住持和方丈有什麼區別?

大家去寺院,或者看電視劇,經常聽到“住持”、“方丈”、“長老”這幾個稱呼,但這幾個稱呼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分別,估計能搞清楚的不多。

於是,反正都是尊稱,大家就只好稀裡糊塗的隨意而稱之了。

雖然無傷大雅,但畢竟有些不妥,今天古文化傳承者就簡單介紹一下這幾個稱呼的意義和分別,希望幫大家多瞭解一些佛教常識。

住持和方丈有什麼區別?

一,住持。

寺院裡的一把手。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無論寺院大小,都需要有一個當家的來負責,這個當家人就是住持。住持的主要責任就是弘法,講經、早晚課、告香、嚴明寺規戒律等,然後是僧眾修持、行政寺務、財務開支,以及其他日常事務等等。底下一般還有八大班首,負責具體工作事物,一個寺院只能有一個住持。

“住持”一詞,本是動詞,“安住之、維持之”,住持佛法的意思,後來被引申為“代佛傳法,續佛慧命之人”,成了名詞,後又逐漸演化成對一個寺院當家師父的尊稱。

住持和方丈有什麼區別?

什麼人才可以擔當住持一職呢?

1,要有足夠的佛法修持,形態端正,沒有明顯缺陷。

2,要德高望重,得到寺院長老以及其他叢林寺院的認可。

3,需要佛教協會認可才行。

住持和方丈有什麼區別?

二,方丈。

寺院裡的精神領袖,是住持的升級版。方丈是個名詞,原指住持的臥室。因為印度僧人的居所一般都是一丈見方,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以來,住持的臥室或客殿就叫做“方丈室”、“方丈”,後來就逐漸演化成對寺內住持、師父的尊稱。

“方丈”一詞,最早見於《維摩詰經》,“維摩詰居士,其臥室一丈見方,但能廣容大眾”,意思是維摩詰居士的居室雖小,但他修為很高,接引的人很多。

住持和方丈有什麼區別?

要想成為方丈,還需符合以下三點:

1,有足夠的資歷和佛法修為,一般是接受傳法的和尚,有法卷可證明其傳承。

2,所在的寺院叢林制度健全,上一定規模,大寺院要求僧眾五百以上,有三座大殿,小寺院僧眾起碼要有三百以上。

3,具備一定的影響力、知名度,一般必須由當地的宗教管理部門或者佛教協會批准備案才能生效。

住持和方丈有什麼區別?


三,長老。

退休後的住持或者方丈,都稱為長老,只要還在擔任住持和方丈一天,就不能稱呼長老。比如《西遊記》裡經常稱呼唐僧為長老,這種叫法是不對的,因為唐僧還沒有退休。

住持和方丈有什麼區別?


總結;

1,一個住持只能管理一所寺院,但一個方丈可以兼任多個寺院。

2,方丈一定是住持,但住持不一定是方丈。

3,無論大小寺院,都會有一個住持,但不一定有方丈。

4,方丈需要由當地佛教協會任命,住持則由選舉產生。

5,住持傾向於職務名稱,方丈則更傾向於榮譽稱號。

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明白住持、方丈、長老的區別了,以後再去寺院可別再叫錯了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