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为什么普遍对元朝的仇恨度远低于清朝?

漸漸地我們發現自己塊老樂


元朝和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两个王朝之间仅隔着一个明朝,元朝短暂而清朝享国较远,但为什么今天的我们普遍对元朝的仇恨度要远低于清朝呢?原因其实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元朝入主中原统一全国相对比较顺利,而清朝在统一的进程中采用血腥的手段对南方进行武力统一,引发南明极大的民族仇恨。元朝的前身蒙古帝国崛起于蒙古高原,其建立之初要面对的头号劲敌就是实力强大的金朝,在经过20多年的拉锯战后,蒙古帝国采取非常血腥的手段“屠城”消灭金朝和其附庸西夏,此后的二次西征“屠城”之事也经常发生,但唯独对南宋,蒙古帝国显得要“温和”很多,究其原因一来南宋曾允许蒙古人借道四川攻打金朝,蒙古帝国对南宋的“慷慨大义”还是比较感激的,二来宋蒙曾有同盟之约,南北合力攻打金朝最后一座“坚城”蔡州并最终联手灭亡金朝。第三点早在襄阳之战中蒙古就已经窥知南宋的真实实力,强弩之末不成气候,因此元朝的统一进程较为平稳,1279年临安被攻破后,元朝将谢太皇太后及恭帝等皇族宗室送往北京,没有对赵宋后人赶尽杀绝,因此得以在短时间内稳定民心,恢复生产。



二:元朝没有强制汉人剃发易服,而清朝却强制汉人剃发易服,试图将汉人满化,这在短时间之内激起了南明汉族的强烈抵制,“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清朝屠杀汉人的惨案皆发生在剃发易服谕旨颁布期间。元朝没有强制汉人剃发易服,很大原因是因为在当时以元朝为中心加上四大汗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剃发易服实施起来难道巨大,不仅可能会激起民族大反抗甚至还有动摇国本的危险,这对于刚刚统一南方根基并不稳的元朝来说是不可取的事情,因此终元一朝汉人衣着发型依如遗宋。而清朝则采取完全不同的方式,其入关打下北京后,在汉族降臣孙之獬的建议怂恿下,摄政王多尔衮很快就颁布了“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八字警告激起了南方汉人对“剃发令”的强烈抵制,这种带有民族歧视的政策使短时间内民族矛盾变的空前巨大,“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对汉人泯灭人性的大屠杀皆因为“剃发令”而引起,1683年最后一任延平王郑克塽降清之后,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汉制服装便彻底的退出了历史舞台,汉服的断代消亡其最大的元凶就是清朝。



三:元朝的统治时间较短,在97年的统治时期没有发生丧权辱国的事情。而清朝享国达276年,清朝统治中后期外国列强纷至瓜分中国划分实力,通过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达160多万平方公里,战争赔偿无以记数,乃史上最屈辱,最无能的王朝。从1271年忽必烈定都大都改国号为“大元”开始,到1368年元顺帝北遁漠北,元朝共立国97年,在这97年里元朝内讧不断,皇位更迭频繁,民间怨声载道因此民变四起,但终元一朝,国家是完整的,没有定屈辱条约割让领土。而清朝到了中后期,闭关锁国与世界脱轨,最终在两次鸦片战争的船炮轰隆下国门洞开开始了一段长达百余年的屈辱历史,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甲午战争惨败给日本,两次鸦片战争赔银数以亿计,签订大量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160多万平方公里,这些事情全部集中在思想顽固愚昧无知的清朝中晚期,让人们对清朝的好感荡然全无。

总结: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距今灭亡不过百余年时间,这种代入感基于时间上的接近,也是造成我们对清朝没什么好感的一个主要原因,个人的见解各不相同,大家也不必对号入座,历史早已经帮我们给出了答案。


大国布衣


一、元是蒙古人自己打的天下,他们的土地不顾大宋管辖。灭亡大宋只能说大宋不行。努尔哈赤是大明的将军、李如松的家奴,属于造反篡位,得国不正。

二、元虽然没有自己成熟的文化,但是它不排斥先进的文化,也没有对中华文明进行毁灭。比如:他们自己在文章中称呼自己“蛮夷”。没有进行愚民文化统治。满人也没有自己成熟的文化但是很狂妄自大以为能打天下他们的文化就是唯一,不接受先进文化,强行改变主体民族文化、习惯,进行蛮夷通知。

三、元造成的伤害已经在洪武帝和永乐帝手里付出了代价。满人造成的伤害因为很多原因到现在也没有付出代价,就像现在日本人没在我们手里付出代价所以对侵华战争还是狂妄、否定的态度。这就是很遭人恨了。

四、他们的相同点都是杀了很多汉人,对不投降的城都是屠城杀光了。没有什么元没有杀人屠城攻打全国比较顺利一说。这都是血淋淋的历史,不能忘记。


崤函客



就说一个最简单的,元朝再霸道,逼着其他民族剃发易服了吗,没有吧。

清朝的满汉全席说的再好,能把剃发易服的事情改变了吗?能把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等行为抹杀了吗?

而且关键是你剃发易服就剃发易服呗,反正世界一直是弱肉强食的,像英国当年殖民诸如印度啊北美洲什么的,甚至使殖民地的语言同化为英语。但你搞的好好一个泱泱大国落后,被打成狗又是几个意思呢?

虽然自明朝中期开始,中国在科学技术等方面已经逐渐落后,但是直到明朝末年中国同西欧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不大,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朱由检统治时期还孜孜于引进西方科技,特别是火器和历算,不少士大夫也抛除睑域之见,注意吸收西方的新知识。

光是这种学习精神清朝比得了吗?

明朝没有被西方打成狗都知道学习。清朝第一次鸦片战争被打成狗,举国上下无动于衷,继续意淫为天朝上国。十几年以后第二次鸦片战争,被人打入帝都,逃跑天子咸丰帝自暴自弃死后,才开始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这种学习方式差距有多大呢?

当然清朝的疆域功劳还是要肯定的,一码归一码。

但是部分人拿这个说个没完没了,无限夸大也是没意思了。说的好像那个大一统王朝巅峰时期的疆域就差清朝很多似的,别忘了王朝有巅峰疆域和衰落疆域,多对比对比。

所以简单来说,清朝逼一个民族剃发易服不说,还自我封闭,导致了全面落后。被打成狗十几年以后没办法了才被动学习,开百年之国耻,还真是让人不得不骂。

当然任何王朝都有缺点,所以该骂的地方就骂,该批评就批评。当有功劳的地方还是要记住,做到尽量客观就好。


宋安之


悟空问答,寅哥解惑!元朝和清朝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都不是“正统”!这就决定了两个王朝难以获得汉族知识分子和百姓的认同。但两者在历史上个老百姓心中的地位确是天壤之别!这又是为什么呢?

1元朝是忽必烈建立的,最后灭掉南宋统一中国的。元朝是历史上最大疆域的王朝!而且以武建国,是一个很强盛的帝国。清朝则是为后世的耻辱历史所累!两者相较之下,清朝能不被后世大家批判吗?

2我们都知道元朝把国家人口分为四类人,实行种族歧视政策。但实际上生活在元朝,尤其是南方的百姓们基本上是自治性质的!元朝只是派一个蒙古人做最高领导,下面的都是汉族官吏来管理,而且元朝对原南宋统治区的老百姓征收的赋税并不重!在看清朝,一个剃发易服就把汉族人从头到脚得罪了个遍!动不动就屠城,比起元朝前期还要差劲的多!怎不会受到老百姓的鞭笞呢?

3元朝很长时间没有科举制度,这是限制了汉族知识分子上进的空间,但并没有限制民间的思想和学习热潮!元代的小曲和小说都是有历史地位的存在。到了清朝,专制下的白色恐怖遍及学术界!文字狱大行天下,老百姓都噤若寒蝉,生怕说错了话,文化贡献几乎为零!编个《康熙字典》《四库全书》毁了多少古籍?这是对中国文化最大的摧残!这样的清朝能不被历史所唾弃?




郑寅础


这个问题我们要看元朝政府做了些什么,蒙古军队做了些什么然后再比较清军及清政府做了些什么,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称,自会衡量优劣。

首先 我们看元吧。

第一,元政府制定了一个四等人制度。

这可以说是人为的制造矛盾,有压迫民族之嫌。他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对民族进行分化,人为的制造民族等级。

如规定:"杀蒙古人的偿命,杀色目人的罚黄金四十巴里失 ,而杀死一个汉人,只要缴一头毛驴的价钱。汉人如当兵则不许充宿卫,如当官也往往只能做副贰(虽然实际上存在很多例外情况)。

虽然说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因素,但是影响是恶劣的。不仅使人民在心理上是一种灾难,而且对元朝的统治也心生厌恶,使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矛盾加剧,你想说你低人一等,你舒服吗?必然会有强烈的抵触情绪,这样的话,政府就无形中拉远了与人民的距离,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这样,在元朝末年,各民族起义不断。那么我们再看清朝,他和汉人的距离不是比元近多了吗?他虽然强行剃发不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他是想把汉人和满人混合在一起,而不是拉开等级,距离拉大。清朝这样做客观上缩小了满汉之间的距离。一样的服装,一样的装饰,不是吗?

第二,文化差异。

元帝国是蒙古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他们一般不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致使蒙古人“多不谙政事,不能文字,不习刑名,不解公牍”对于中原的统治更是一无所知。而且他们对汉文化的学习也不像满清那样深入。他们元朝同时采用西亚文化与中华文化,但是他提倡蒙古至上主义,极力推崇藏传佛教,在政治上大量使用色目人,儒者的地位大大下降,读书人不受重视,那么你想一下宋代是什么情况,读书人的天堂一样,宋代科举录取率高,而且一上榜就能当官,当上官了俸禄高,文官国家承诺不会因进谏而杀头。多么好的天堂生活呀。可是到了元朝呢?科举长时间没有,所以这个落差谁接受得了,再加上是少数民族当政,那能不反感吗?传统的社会秩序崩溃,人们有重重的失落感。于是才转到了艺术上,杂剧才有了。谁不想有一番事业呢,学而优则仕,这千百年来的路给元朝统治者堵死了。那么你看清朝有吗?

第三,屠杀政策。

他对中原的战争,相当残酷。大量的地区在城破之后被屠杀和奴役,无数财产被掠夺损毁。

忽必烈屠杀了中国人达1800万人,中国北方90%汉族平民惨遭种族灭绝。四川在蒙古帝国屠杀前,估计有1300-2000多万人,屠杀后竟然不满80 万人,几乎成了无人区。在蒙古人杀戮和统治下,中国丧失了近7000万人口。蒙古帝国在中国境内的种族灭绝,作为世界记录放在《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 1985年版。

那么清朝有吗,当然也有,但是有这么多吗?当然你会说有嘉定三屠,但是数量上呢?是远远达不到元朝的记录的。

第四,再说说远灭宋给汉人留下的阴影。

1279年那场崖山海战,南宋就此灭亡。那意味着什么,有人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国。那种阴影非同寻常。太深了!

那是中国少见的大海战。最终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没,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何其悲壮!中华文明在宋朝是何其富足与辉煌灿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令人们翘首,自豪。

有人说,宋朝的灭亡让中国从农业帝国向商业社会转型的一次尝试化为泡影。

可是在弹指之间,被元军毁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百感交集,悲愤不已,……

那么清朝呢?他学习了中华文化,并发扬光大。很早就有人学习看到努尔哈赤门前有对联,迹处青山,身居绿林。可见他很早就认识了汉字。而且他“好看三国,水浒二传,自谓谋略。”他还命人将《明会要》《素书》等翻译成满文。而到了皇太极时期,更有了进步,清太宗皇太极“

性耽典籍,谘览弗倦”让文馆翻译宋辽金元四史。翻译《三国志》《通鉴》等汉文书籍。而入关后,他们更孜孜不倦的学习汉文化。

而有清一代,许多的满族人都兴起了学习汉族文化的热潮,很多的王公贵族都有着极高的文化素养,一些满族学者在汉文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那么大家看,汉族还会那么厌恶他们吗?

雍正皇帝曾有一段话,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及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可以看出,他的说法是让中原与清为一家,让人民有归属感,是一家人,这比元朝人分四等实在是高明的多。正是统治者的提倡,满汉民族间的差异越来越小,逐渐有了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心理,促进了民族的融合。这和元朝相比,不是温情多了吗?

第五,我们再说说给人民生活的影响。

元朝各级地方,正职不能由汉人充任。行省以下,各级地方政府,都设置蒙古人或者色目人担任的达鲁花赤,规定汉人充任的总管要听命于达鲁花赤。而掌握军机的枢密院中的要职汉人不能染指。这样许多的贤能之士,郁郁不得志。

在考试方面,后来恢复科举,要求其他民族要比蒙古人和色目人多考一场,题目难度要加大。另外在法律方面,杀了汉人与杀了蒙古人,那处罚是不一样的。打死汉人,只罚凶手出征,而打了蒙古人,那是重刑。再说经济上,元朝通过括马,来搜刮财富,汉人和南人要上交,而蒙古人则不用上交。

第六,夷狄之辨的思考。

我们看这个民族是不是中华文化,要看他们是不是纳入到中华文化中来了。从这个角度看,清朝不用说,学习汉文化之深,有目共睹。而元朝呢?史书中说,“不惟帝王不习汉文,即大臣中习汉文者亦少也”他们从草原中来,有着很深的草原游牧民族的情结,而且统治幅员辽阔的广大国家,所以他们不把中原文化像清朝那样崇拜,就像到了别的地方一样,他们觉得是客人,忽必烈就曾发出疑问:“

汉人惟务课赋吟诗,将何用焉?”他们觉得没有什么用。而不是用心去学习,他们对此不屑一顾,那么,这又怎么能拉近中土人士的距离呢?正因为他们的草原情结,他们认为,草原是蒙古族人民的根,是蒙古族的本,是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动摇、不能替代的。所以,这也是当时不能和中原融为一体的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人们对元朝的认可度远低于清朝。

好了,关于元朝与清朝的比较,我们就说这么多吧,欢迎关注我们,历史上那些人那些事,谢谢大家,再见!


历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儿


对于蒙元,汉人刚开始恨还没有来得及狠揍他,他就远遁大漠了。而对于满清,汉人准备了二百多年要揍死他,结果还没有动手,就找不到人了,只剩下恨了因此,对于蒙鞑子没有恨,对满大人恨的多而久,毕竟他近呀。


DL南山樵夫


年代久远了。我们今天已经不记得宋朝的国恨家仇了。宋朝之恨蒙元,甚于今日之恨于日寇。甚于大明之恨于满清。但是今天只记得日本的烧杀淫掠,已经把满清的罪孽,蒙元的恩怨忘的一干二净了。虽然有人会说影响中华团结。但是我想说历史就是历史,曾经我们的祖先就是经历过那样一个人间炼狱,我们不会选择报仇,但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化干戈为玉帛,才能避免将来再一次被欺负,再一次互相伤害


星之所在48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显啊,元朝存在的年代距现在已有大约700年的历史了,这之间还隔着一个明朝和清朝;清朝的情况不一样,如果以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王朝的终点,那也不过是100多年前的事。

从历史记忆的角度讲:人们肯定对近的事情记忆清晰,抱有的情感也更猛烈;对时间较远的事情记忆模糊,情感也相对淡漠。

但这还不是问题的本质原因:重点在于我们的教科书如何诠释昔日清王朝的历史,这才是影响人们对清朝评价的关键。

毕竟,多数人其实是不读书的,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局限在中学时期所接受的历史知识。这些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着19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情绪的主导。下面举两例子来说明:

1、闭关锁国论。这个论调其实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传统。例如,马克思本人在《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Revolution in China and in Europe)中说道:

欧洲各国从十七世纪末为了与中国通商而互相竞争,它们之间的剧烈纠纷曾经有力地推动了满洲人实行这样的排外政策,这是毫无疑义的。可是,推动这个新的王朝实行这种政策的更主要的原因,是它害怕外国人会支持很多的中国人在十七世纪的大约前半个世纪里即在中国被鞑靼人征服以后所怀抱的不满情绪。由于这种原因,外国人才被禁止同中国人有任何来往,要来往只有通过离北京和产茶区很远的一个城市广州。

因此,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思想的国家,中国的历史学者在编纂教科书时,也就沿用了这个观点。

2、迫害汉族论。这种观点的姊妹篇就是清朝是否为中国之辨。事实上,如果了解19-20世纪历史的人,就会非常敏锐的发现,今天所有网络上就此问题对清朝进行责难的人,他们的观点不超过章太炎、梁启超那些人的言论,因为晚清时期章粱等人的话,正是近代汉民族主义广泛传播的有力推手。

闭关锁国论×闭关锁国论=清朝的负面评价的根源,最终影响到人们对清朝的情绪。


HuiNanHistory


第一、元朝时候,汉族人基本杀完了,还有几个汉族人去恨?

第二、元朝时候取消了科举制度,汉族没了文化,即便恨,也写不出来。恨在心里了!

第三。清朝初年,清政府得罪了文人,这个很可怕,剃发,文字狱等,都是从文人开始,那么文人就会想法攻击清朝,所以感觉人们更恨清朝

综合上述,对元朝蒙古的恨在心里而无法表达,对清朝满族的恨表达在文字里了


海纳百川158493579


对元朝仇恨度低?!你这是没睡醒?!只是时间久淡化罢了!加之刻意宣传的疆域问题,给人的感觉就从表面上看,更好些而已。要说仇恨度的话,都不会差太大的。这个仇恨度主要是相对汉人而言的,现在毕竟讲民族团结嘛,不会刻意提这个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