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天下父母心是誰說的,嚴學章到清東陵,發現了奧祕

可憐天下父母心是誰說的,嚴學章到清東陵,發現了奧秘

慈禧的厲害

嚴學章/文

慈禧太后一生好像只寫了一首詩,只有四句,結果就成了經典,成為男女老少婦孺皆知的警句。乾隆帝一生寫了近四萬首詩,他一個人的產量就快趕上全唐詩的總量,結果連一句都沒有傳下來。僅就寫詩,慈禧與乾隆比,乾隆就敗下陣來。慈禧厲害吧?厲害。

盜墓賊孫殿英,1928年的那場東陵大盜,偏偏就選中了慈禧的定東陵和乾隆的裕陵,肯定有他的拷量。一個是清代鼎盛時期最會玩的皇上,執政60年;一個是清代衰亡時期最奢侈的皇后,實際執政近半個世紀。這一皇一後,地下宮殿裡藏的寶貝肯定最多,所以就拿這倆人下手。盜墓賊中的孫殿英,也很厲害。

可憐天下父母心是誰說的,嚴學章到清東陵,發現了奧秘

2018年10月3日下午,我看完了裕陵(乾隆)和定東陵(慈禧),從慈禧地宮裡走出來,已是夕陽西下,陵園染蒼。我突然地把慈禧與乾隆拉扯到一起,比照一番,像黃昏般的慨嘆詩意般的由然眼前:單就寫詩這一項,慈禧當是巨人,乾隆則是婑子,她的一首,打敗了他的四萬首。她厲害。

慈禧的那首《祝母壽詩》,詩云:

世間爹媽情最真,

淚血溶入兒女身。

殫竭心力終為子,

可憐天下父母心。

那年慈禧母親過大壽,慈禧在北京忙於國家大事回不了孃家,便寫了這首祝壽的詩,連同紅包,差人送去。這一寫,一不小心,就成了家喻戶曉人人傳誦的經典名句。“可憐天下父母心”,從此廣為傳播,感動中華,感動天下父母,也感動天下兒女。

誠然,這不過是一首打油詩,論文學價值並不高,為什麼能成為經典廣為流傳?如同慈禧這個人,她一個女人家,為什麼能主宰癌症晚期的大清朝,歪歪扭扭迭迭撞撞地,直至她烏乎哀哉壽終正寢?詩如其人。僅就這首詩的寫作,便可借斑窺豹,反映出慈禧的厲害,這位女人,不一般。

清東陵,是大清朝的皇家園陵。276年的大清王朝,共埋了5位皇帝、14個皇后和136個妃嬪。最後都在這裡集會,生前的恩怨糾葛是非曲直,化為了一柸黃土堆,雖然有的土堆大一些,有的土堆小一些,顯示了地位的不同,畢竟能入得此園,就不是一般的人物。論規模,最大的兩個,首推慈禧的定東陵,其次就是乾隆的裕陵。槍打出頭鳥呀,那孫殿英偏偏就選中這兩個最大個頭的,下盜,洗劫一空。比較一下慈禧與乾隆地宮裡的寶貝,大小多少,也許在伯仲之間,有得一拚,這一點,孫殿英最清楚。

可憐天下父母心是誰說的,嚴學章到清東陵,發現了奧秘

慈禧太后百般權術,禍國殃民沒幹多少好事,到末了,大清朝還是亡了。紫禁城裡的第一方陣,都論資排輩地彙集於清東陵。這一大家子,大團圓了。慈禧太后一生經歷了四位皇帝: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地下宮殿常相逢,便生出許多的感嘆。皇帝們感嘆道:不是怪我們無能,而是您慈禧皇太后太厲害了;慈禧老佛爺也變得仁慈謙虛:不是我老衲太厲害,而是你們一個個太不給力了,你咸豐駕崩的太早,你同治歲數又太小,你光緒又正巧趕上我死的前一日走了,至於同治同志,雖在我走之前被指定接了班,當時世道實在太亂了,過不了多久就是民國了,我老佛爺再厲害,也管不了啦。四位皇帝面面相覷:還是她厲害。

慈禧的那首詩能家喻戶曉,皆因那詩動了真情,觸動了天下父母兒女心中那個最柔軟最敏感最深刻的神經。父母情重,兒女情長,是人的本性本能。然而,最是無情帝王家。在皇權與兒女情長之間,厲害的帝王絕對以皇權為重。為了皇權,毫不猶豫地拋棄兒女,最為典型的是武則天,弒子以上位。而慈禧太后老佛爺,也以同樣的方式,要了親生兒子光緒帝的命,以保善後。誰教你光緒不聽老孃的話,不懂老孃的心,搞什麼變法維新,真的變了法維了新,老孃還垂什麼簾聽什麼政?小子,休怪老孃無情。慈禧皇太后,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踐行了“可憐天下父母心”的宮闈定律,她的詩,確實是有感而發呀!

慈禧的詩,能以一抵萬,皆因已跳出了為詩而詩的小格局,具有直指人性的廣度深度,是帝王級別的。比慈禧更厲害的帝王詩,是劉邦的《大風歌》,只有三句話,根本就不是詩,卻成千古絕唱雄霸天下。只因,他是真正的帝王,他一生只寫一首,就夠了。你看那唐後主李煜,詩詞確實寫的地地道道,一讀他的詩,便知他不是一個好皇帝,最終,他丟了江山,成了詩人。至於乾隆帝,皇帝當的好好的,偏要寫上幾萬首,結果呢,還趕下上慈禧一生只寫一首。這就是慈禧的厲害。

話說回來,撇開慈禧太后的那首詩,如果讓慈禧與乾隆同朝,慈禧還能這般厲害嗎?

2018年10月5日於漢海堂

可憐天下父母心是誰說的,嚴學章到清東陵,發現了奧秘

可憐天下父母心是誰說的,嚴學章到清東陵,發現了奧秘

慈禧的一筆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