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爱吃红薯粉 山东老板抛舍千万产业扎根十堰深山13年


因爱吃红薯粉 山东老板抛舍千万产业扎根十堰深山13年


红薯,是一种承载了几代人深刻记忆的食物,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它是再熟悉不过的美食,更充满着儿时的情怀。一碗热气腾腾的三合汤,成了不少湖北老郧阳人早餐必吃美食。


因爱吃红薯粉 山东老板抛舍千万产业扎根十堰深山13年


说起郧阳红薯粉,很多人都会想起山东老板侯升春(上图左一),就是湖北省十堰市某公司董事长。2004年,他在山东开了一个600多人的配件厂,年销售额超过了1000万元,收入非常可观,但突然来到郧阳,“2003年,十堰的客户约我来这边谈生意,饭桌出现了酸辣椒炒红薯粉,颜色如琥珀,非常有嚼劲,这是我第一次吃到,觉得很好吃。”后来得知,这是郧阳特色,因制作手法古老,加上与本地独特的地理、水土等因素,所以口感非常好,不过上市场很难看见。在他看来,这就是商机。


因爱吃红薯粉 山东老板抛舍千万产业扎根十堰深山13年


2004年,侯升春做出大胆决定,来到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梅铺镇发展红薯粉产业,可初来乍到的他万万没想到,眼前是另一番情景,梅铺全镇属于需重点扶持的贫困镇,缺乏年轻劳动力,基本上以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没有什么经济作物。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在这个地方有所作为,“我觉得这么好吃的东西,希望更多人有机会能吃到。”


因爱吃红薯粉 山东老板抛舍千万产业扎根十堰深山13年


初道此地的侯升春,挨家挨户询访古法制作红薯粉的技艺,经历了5个月的寻找,终于在农户家找到了一套古法红薯粉制作工艺,并记录了下来。侯升春觉得,发展红薯粉产业时机到了。他决定离开十堰,回家准备资金,在这里大干一场。临走时,他告诉乡亲们,自己一定会回来。


因爱吃红薯粉 山东老板抛舍千万产业扎根十堰深山13年


在潜心学习大半年后,侯升春回到了山东的家中,试图说服家人支持他,在郧阳区发展红薯产业,但家人非常反对。候升春内心再也忍不住,泪水从眼角一涌而下,“我准备从山东到人生地不熟的十堰创业,家人担心我会失败,那样就变得一败涂地。”在和家人反复商量后,他们最终决定支持了候升春,回十堰发展红薯产业,郧阳已经成了他第二故乡。


因爱吃红薯粉 山东老板抛舍千万产业扎根十堰深山13年


如今,郧阳红薯已经成为鄂鲁淀粉制品有限公司打造湖北名牌产品的优质加工原料,红薯产业成为郧阳区重要扶贫产业之一,侯升春带领众乡亲创造财富。


因爱吃红薯粉 山东老板抛舍千万产业扎根十堰深山13年


公司实施“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农户达到3000户以上,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526户、2782人,带动专业合作社6个。


因爱吃红薯粉 山东老板抛舍千万产业扎根十堰深山13年


2012年,公司投入150万元,成立技术研发攻关小组,研发了无矾自动化粉丝加工技术,并顺利投产,成效明显。公司产品先后通过QS认证,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公司生产的“老郧阳粉丝”审核,予以颁发A级绿色食品证书。


因爱吃红薯粉 山东老板抛舍千万产业扎根十堰深山13年


侯升春非常喜欢吃红薯粉,而作为不怕吃苦的创业者,从2005年开始,他扎根鄂西山区,带领村民大力发展郧阳红薯产业。2009年,该公司带头在郧阳区梅铺镇泉湾村实施鄂薯6号百亩高产示范创建,通过了国家红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国红薯研究所副所长马代夫为组长的专家组验收。平均每亩产鲜薯4454.9公斤,鲜薯干物率为37.8%。每亩增产1500公斤以上,种植农户每亩增收1000元以上,亩均收入3000元以上。自此,郧阳区红薯品种成功改良,湖北省高产高淀粉优品红薯鄂薯6号在全区迅速推广。全区优品红薯种植面积由2012年的5万亩扩大到2016年的10万亩以上,总产40万吨、年产值3亿元以上。


因爱吃红薯粉 山东老板抛舍千万产业扎根十堰深山13年


公司采用传统的公益制作,加上自己研制生产的无矾无添加技术,红薯粉条绿色食品口感好,营养更全面,质优价廉,深受市场认可,多次获得农产品金奖。


因爱吃红薯粉 山东老板抛舍千万产业扎根十堰深山13年


与红薯打了13年的交道,侯升春带动了当地一批薯农创造财富,帮扶了一批贫困农户种红薯增收。去年,公司收购农户红薯60000吨,直接为农户增收4000万元,户均年增收10000元以上。此外,公司安置当地农民工82人在公司上班,其中贫困农户44人(户),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


因爱吃红薯粉 山东老板抛舍千万产业扎根十堰深山13年


红薯粉是当地一种绝佳的美食,是曾上过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节目中的“郧阳三合汤”美食,受到食客喜欢,侯升春正带领当地村民创造更多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