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药物效果讨论

细菌性结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眼部感染性疾病。 该病患者占结膜炎患者总数的5%。该病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但青壮年人罹患该病的几率相对较高。该病患者可出现结膜充血、眼睑肿胀、流泪及眼内有异物感、烧灼感等症状。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探讨和分析用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本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 2016 年 10 月至 2017 年 10 月中医院眼科收治的 111 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细菌性结膜炎的诊断标准,均存在结膜充血、眼睑肿胀、流泪等症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氯霉素组(43 例)和加替沙星组(68 例)。在氯霉素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 24 例(占 55.81%),女性患者 19 例(占 44.19%);其年龄为 19 ~ 51 岁,平均年龄为(31.01±2.37) 岁 ;其中, 有右眼患病的患者 23 例( 占 53.49%), 有左眼患病的患者 20 例( 占 46.51%)。 在加替沙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 37 例(占 54.41%),女性患者 31 例(占 45.59%);其年龄为 18 ~ 50 岁,平均年龄为(30.01±2.95) 岁 ;其中,有右眼患病的患者 36 例(占 52.94%),有左眼患病的患者 32 例(占 47.06%)。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 P >0.05。

1.2 方法

用加替沙星滴眼液对加替沙星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用此药对患者进行滴眼,1 滴 / 次,8 次 /d,尽量每 2 h 用药 1 次,连续治疗 4 d。从第 5 d 开始,将用药量降为 1 滴 / 次,4 次 /d,再治疗 10 d。用氯霉素滴眼液对氯霉素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用此药对患者进行滴眼,1 ~ 2 滴 / 次,3 ~ 5 次 /d,共治疗 14 d。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 :经治疗,患者结膜充血、眼睑肿胀、流泪等症状基本消失,其眼内无脓性分泌物。有效 :经治疗,患者结膜充血、眼睑肿胀、流泪等症状明显减轻,其眼内的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无效 :经治疗,患者结膜充血、眼睑肿胀、流泪等症状未减轻,其眼内的脓性分泌物未减少。

1.4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其病情复发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用 SPSS22.0 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 % 表示,用 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x ± s ) 表示,用 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加替沙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97.06%,氯霉素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72.09%。加替沙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氯霉素组患者(P <0.05)。详见表 1。


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药物效果讨论


2.2 比较两组患者病情复发的情况

对两组患者进行 3 个月的随访得知,加替沙星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2.94%(2/68), 氯霉素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23.26%(10/43)。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细菌性结膜炎是眼科的常见病。引起慢性细菌性结膜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和假单胞菌属。引起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病原菌主要是 Koch-Week 杆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病原菌主要是奈瑟淋球菌和奈瑟脑膜炎球菌。

有报道称,细菌性结膜炎本身对患者视力的影响不大,但若患者眼内的炎症反应持续加重,波及其角膜,就会对其视力造成影响。因此,临床上应及时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在本研究中,笔者用加 替沙星滴眼液对 68 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加替沙星滴眼液属于第四代喹诺酮类抗生素。用该药治疗细菌性结膜炎,不仅能发挥抗菌的作用,还可缓解患者眼部痒痛、干涩等不适感。

综上所述,用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效果较为理想,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结膜充血、眼睑肿胀等症状, 且能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

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药物效果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