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为营口民营经济护航:“四基地一中心”成吸引投资“产业磁场”

新发展理念为营口民营经济护航:“四基地一中心”成吸引投资“产业磁场”

一个东北的城市竟以民营经济发达而闻名全国,这个城市就是被称作“关外上海”和“北方温州”的辽宁营口。

10月11日,全国民营企业合作大会在港城营口召开。由于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又是习近平总书记刚刚为新一轮东北振兴确定航向的历史节点,此次全国民企老总相聚营口,就被经济界解读为具有观察中国民企发展方向和活力的标志性意义。

新发展理念为营口民营经济护航:“四基地一中心”成吸引投资“产业磁场”

行走在营口,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产业集聚带来的澎湃动力和强劲脉动。

“十一”假期,营口沿海最南端的仙人岛经济开发区,中海石化700万吨/年DCC项目施工现场,沉闷的巨响此起彼伏。一字排开的强夯机械把22吨重锤砸向地面,为30多公顷的原料油灌区夯筑基础。原料油灌区,则是这个530亿元民间资本巨舰项目的基础。

强夯机的臂架上的一个空鸟巢,透露着这台机械曾被搁置的事实,就像这个一度搁浅项目的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去年9月,中元融通投资有限公司入辽,一举并购重组27家公司,中海石化项目被定位为在辽宁长远发展的“实体产业中心”。政府“新人理旧账”,兼顾既成事实和新的发展变化,用“新思路”处理“老大难”,项目短短几个月就获得重生。

紧邻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主管线、毗邻640兆瓦华能热电厂、近拥30万吨级原油码头,经过多年有厚度、有质量的沿海开发,这片土地赋予大型石油化工项目的基础优势,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可比者寥寥。辽宁转身向海全面振兴和中国石化产业世界性崛起的脚步在营口合拍,营口也将“石油化工基地”作为“四基地一中心”产业新格局的重要板块。

立下生态优先的规矩,实现高质量发展,把握“新时代的重要机遇已到辽宁”的辩证法,营口响亮提出:全力打造“四基地一中心”,即铝制产品产业基地、钢铁及镁制品深加工基地、石油化工基地、粮食食品饮料加工贸易基地以及物流和旅游中心。

忠旺集团最初在国内3个城市同时签约建设新工厂,营口市签约最晚,但开工最快,投产最早。眼下,目前一期投资约708亿元的高精铝、挤压型材、板带箔、轻量化汽车车厢等9个项目全线推进,初具规模。忠旺是“铝制产品产业基地”的龙头,营口围绕在此基础上建链、补链、强链,上下游企业“大集聚”势头显现,而大集聚又将孕育出更大的产业规模。

曾以“轻纺城”闻名的营口,后来靠“重化”重塑传统实体经济形态。凭借每年超千万吨的精品钢生产能力,营口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钢铁重镇,“钢港联姻”为营口承接外地产业转移升级、本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基础优势。

“重化”有成也有窘,营口的结构调整让优质的民营企业脱胎换骨、超越自我。大石桥有“中国镁都”之誉,然而“镁都”不美,烟尘弥漫曾是常态,“镁产业供给侧改革”是政府决心,更是民企的共识和自觉。企业坚决化解落后产能,大力发展镁合金、镁化工、镁建材等精深加工产品,一幅绿色镁工业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图谱正在营口拼接完成。

由轻到重并不是营口产业结构调整的全貌,轻重共旺,营口两翼同张。“中俄粮食走廊”项目已于7月落户营口,以粮食、食品等优质资源为代表的多领域国际经贸合作,将打开广阔的产业空间。同时,数年间在营口迅速聚集的无限极、太古精炼糖、百威啤酒、可口可乐等企业,拉开了营口食品工业的发展框架,也拉动着冷链物流、包装等产业。

新发展理念为营口民营经济护航:“四基地一中心”成吸引投资“产业磁场”

“物流和旅游中心”,显示着营口向现代服务业和消费升级要新动力的理性和主动。营口依托港口优势,乘“一带一路”东风,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和东北亚物流之都,发展货物运输、节点供应、仓储配送、中转代理、配套加工、信息服务等功能齐全、运转高效、辐射范围广的物流经济;营口树立“河海牵动、温泉支撑、山区崛起”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打造海滨娱乐休闲、辽河口商埠文化休闲、温泉康养度假、“三山一库”生态旅游的丰富主题,挖掘底蕴和优势做美、打破区域边界做大、吸引项目投资做厚,从旅游资源富矿走向旅游产业强市。

参加全国民营企业合作大会的经济专家认为,营口这座城市对民营经济的“聚合效应”正在形成。把脉新旧动能转换,厘清产业发展方向,不仅实现了产业结构有序调整,而且通过调整结构的增量再牵动吸引新增量,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支撑一流营商环境——这是“马太效应”,这是富有吸引力的“营口磁场”。

新发展理念为营口民营经济护航:“四基地一中心”成吸引投资“产业磁场”


稿源:营口市委宣传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