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车时不懂这些行话,“入坑”的机率要大很多!收藏起来吧

各行都有各行的规矩,也形成了不少业内人士的术语,但这些术语未必每个人都听得懂,比如修车时。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如果发动机有故障,是没有任何办法来回避的,但是故障判断就尤其考验师傅的经验,师傅之间的交流就是用这些术语,而你要想弄明白这里到底有没有坑,当然要把这些术语听明白,下面就来教大家一些常见场景中那些行话的实际意思。

修车时不懂这些行话,“入坑”的机率要大很多!收藏起来吧

一、拉缸

拉缸是汽车发动机的常见故障之一。但普通车主一辈子也未必能见过一次,所谓"拉缸"是指气缸内壁被拉成很深的沟纹,活塞、活塞环与气缸壁摩擦时丧失密封性,从而导致气缸压缩压力降低,动力性丧失。对应症状:排气管冒烟严重,发动机噪声异常,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熄火。

修车时不懂这些行话,“入坑”的机率要大很多!收藏起来吧

导致拉缸的原因很多,大多是发动机高温引起的,冷却液因泄漏、缺水,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发动机过热;因为机油泵故障,润滑系油道堵塞,发动机积碳过多、超长时间超负荷运转都有可能。或者因为质量原因导致产品本身有重大缺陷。车主在给自己爱车保养时,选择合适的机油就更重要,平时多查看一下油液位置,不要等到故障出现才警觉,大修发动机可是劳神费钱的一件事。

二、叫杆

叫杆,科学的说法就是爆震,汽油在喷入汽缸后没有在预定的时间燃烧做功,而是提前就点燃,发动机内部的活塞与缸体碰撞就会产生的碰撞金属响声,对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以及功率、油耗、机油等等都是有影响的。一般积碳过多引起的发动机叫杆,需要清理积碳。

修车时不懂这些行话,“入坑”的机率要大很多!收藏起来吧

很多时候是因为所加的汽油标号不适合,或者汽油在运输、贮存过程中,添加剂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反应的结果,再加上本身汽油的品质,就容易生成胶状物质。这些胶状物质有些可以燃烧的,有些燃烧不了,不可以燃烧的就是沉积物了。实际上汽油也是有保质期的,像现在的乙醇汽油的常规存放也就20天到一个月左右,才能保障有效添加剂的稳定性。

修车时不懂这些行话,“入坑”的机率要大很多!收藏起来吧

三、抱轴烧瓦

“瓦”,实际就是曲轴轴承和连杆轴承的统称,它起到轴承的功能,并有油道或油孔。 “轴”即是曲轴,发动机核心部件,作用就是把所有的功转换为旋转力并通过飞轮输出。

修车时不懂这些行话,“入坑”的机率要大很多!收藏起来吧

抱轴烧瓦与拉缸的很多原因是相同的,比如因为缺水造成高温,或者因为机油泵故障导致失去了润滑油油膜保护,接触面出现了干磨以及极限的高温,进而使得大小瓦与曲轴出现咬死、烧蚀、烧结等严重问题,导致发动机无法运转。

修车时不懂这些行话,“入坑”的机率要大很多!收藏起来吧

常见的原因,多是由于碰到假冒劣质机油,或者是发动机气缸垫油气水串通、水套腐蚀、汽油雾化不良等各种原因导致机油与水,机油与汽油混合,破坏了机油成分或稀释了机油,也会造成“烧瓦抱轴“。所以目前出现机油乳化以及机油增多的几个车型将会是高危选手。比如全新1.5TCRV,虽然停产了,但是老车主不少,也没有看到很好的解决问题,目前也仅仅是车主通过勤换机油来防范,冬天来了,机油也该涨了!

修车时不懂这些行话,“入坑”的机率要大很多!收藏起来吧

总结:

爱车的人,只要平时多观察全车的油液状态,一般车辆都不会发生这种状况,只有那种常年在路上超负荷运转的车辆才有可能,但是如果发生了故障,我们去修理的时候能懂得更多,入“坑”的几率就会小很多,理解了各种故障的原因,也能很好的指导我们用车养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