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型團隊,如何做好產品交付流程?

本文來源於我所在公司的產品交付流程,比較適用於其他中小型團隊。目的主要是介紹一下產品交付過程中涉及到的幾個關鍵步驟,大家可以參考本文並結合自己團隊的實際情況,進行查漏補缺。

在中小型團隊,如何做好產品交付流程?

本文目錄

第1步:需求評估和接收

第2步:產品立項

第3步:測試用例評審

第4步:開發/測試溝通確認

第5步:上線前準備

第6步:上線後收尾

第1步:需求評估和接收

工作一:需求評估

工作描述:

需求討論,需求方描述現狀和表達期望,產品進行引導,結合場景進行需求描述,使得在需求前期能考慮到各種場景,一方是避免場景遺漏和未滿足情況;另外一方面結合場景可以較快的識別需求真偽。

需求評估,涉及到評估2個部分:一是需求是否合理;二是需求優先級。

進入需求池,將已明確的需求放進需求池內,標明需求優先級。之後高優先級的需求,會優先進入技術可行性討論階段。

涉及部門:產品(主導)、業務部門;

時間節點:V1.0版本提測-N1天;

關鍵產出:更新的需求池文檔;

備註:進入需求池前需要進行需求篩選和優先級初步判斷,這個環節也依賴於數據分析,通過數據來判斷需求場景多大、影響面多廣,從而綜合的進行需求篩選和優先級確定。

工作二:技術可行性討論

工作描述:將待可行性討論的需求彙總,然後與技術進行討論以確定實現方案。這裡需要產品初步評估什麼樣需求需要進入技術可行性討論階段,避免增加無效的討論。技術可行性討論的結果主要是需求能否實現、實現成本。

涉及部門:開發(主導)、產品;

時間節點:V1.0版本提測-N2天;

關鍵產出:完成需求方案(原型、流程圖);

備註:這個環節前提是產品和開發明確好技術實現方案,之後產品才需要完成原型邏輯、流程圖以及相關數據統計模型。

工作三:接收需求

工作描述:需求明確可行或者需求因為技術限制做了變動方案,這時候需要和需求方溝通確認,最終讓需求方正式下達業務需求通知。主要是需求描述(現狀期望)、需求目的、需求預計上線時間等。

涉及部門:產品、業務部門(主導);

時間節點:V1.0版本提測-N3天;

關鍵產出:需求單(word文檔);

備註:在需求單下發之後,產品上線之前,若存在需求變更,則需要需求方提供相應的需求變更單。

第2步:產品立項

工作一:視覺確認

工作描述:主要是涉及到C端產品相關視覺,需要產品和業務部門共同進行確認,產品主要是確認原型上元素和交互,視覺是否已經呈現。業務需要確認現有視覺是否優化調整。

涉及部門:UI設計(主導)、產品、業務部門;

時間節點:V1.0版本提測+N4天;

關鍵產出:視覺交互稿

工作二:項目啟動會

工作描述:V2.0版本項目啟動會,主要是確定V2.0版本有哪些需求、預計上線時間以及各個關鍵節點時間。

涉及部門:UI設計、產品(主導)、QA、開發;

時間節點:V1.0版本提測-N5天;

關鍵產出:V2.0版本需求列表、接口定義列表、需求任務;

備註1:當產品兼顧項目時,需要給開發進行需求任務新建,若是跨開發組任務,則需要將跨組項目進行關聯。

備註2:底層接口提前上線,目的是跨組項目風險性較大,底層接口提前上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小項目延期風險。

備註3:業務數據統計也屬於需求範圍,提前告知數據統計邏輯,有利於開發進行表結構設計,避免上線後無法有效的通知到業務數據。

第3步:測試用例評審

工作一:參與測試用例評審

工作描述:測試用例評審主要是QA針對於V2.0版本需求進行用例整理,以及解答QA和開發對於需求理解存在的細小疑問。即使是細小的邏輯遺漏,在開發中發現時可能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進行修復。提前進行測試用例評審的目的是:讓開發更清楚需求、減少因為需求邏輯不清晰導致的項目延期風險。

涉及部門:產品、QA(主導)、開發;

時間節點:V1.0版本發佈+N6天;

關鍵產出:測試用例文檔;

備註:主要是需求缺漏補充和影響面確認,以及對接口定義列表進行二次確認。

第4步:開發/測試溝通確認

工作一:開發和測試過程中溝通確認需求

工作描述:這個階段主要是進入到開發和測試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針對異常情況的確認和溝通。前期需求明確的越清晰,這個階段需要產品確認的異常情況會越少。產品可以利用這段時間進行下個版本需求的整理。

涉及部門:產品(主導)、開發、QA(主導);

時間節點:V2.0版本開發/測試中;

關鍵產出:原型邏輯和需求文檔完善;

備註:如果產品是兼顧項目工作,則在開發和測試階段仍需要關注項目整體進展,這個階段是產品上線主要階段,風險較大。

工作二:風險評估

工作描述:若前期需求足夠清晰,那這個階段主要是關注“人”,因為“人”這個因素會影響到事和時間,最終導致項目產生較大的風險。

涉及部門:產品(主導)、開發、測試;

時間節點:V2.0版本開發/測試中;

關鍵產出:項目進度表、產品自查表;

備註1:項目進度表是呈現項目進度情況,主要是關注開發/測試過程中的關鍵時間節點,避免因為這個環節的關鍵時間節點延期導致整個項目的延期。如果存在延期的話,那需要風險應對計劃,是進行刪減需求還是加班加點處理,這些都需要產品進行明確風險應對計劃。

備註2:產品自查表,主要是產品在項目上demo後進行模擬自查,主要是明確產品交互符合期望,另外確認產品流程基本正常,避免上線後才發現產品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

第5步:上線前準備

工作一:數據埋點

工作描述:數據埋點主要是針對客戶端產品進行,客戶端產品的埋點需要在發版之前完成。不過越來越多的數據分析工具已經支持事前無埋點,事後定義事件名。

涉及部門:產品(主導)、開發;

時間節點:V2.0版本提測+N7天;

關鍵產出:埋點事件列表;

備註:需要確認開發是否完成埋點,以及是否正確的進行埋點,避免開發出現漏埋點和錯埋點的情況。

工作二:操作手冊和FAQ

工作描述:項目複雜度較高、跨業務部門多、影響業務主要工作的需求,在產品上線前,需要提供給不同的業務部門操作手冊以及相關FAQ,避免產品上線後大量業務反饋不瞭解需求的情況。

涉及部門:產品(主導)、業務部門;

時間節點:V2.0版本提測+N8天;

關鍵產出:系統操作手冊、FAQ文檔;

第6步:上線後收尾

工作一:上線內容通知

工作描述:通知需求影響的各個業務部門產品上線的通知,特別是客服部門,另外在通知中提供系統操作手冊和FAQ文檔。

涉及部門:產品(主導)、業務部門;

時間節點:V2.0版本發佈+1天;

關鍵產出:上線通知郵件;

工作二:數據分析及迭代方案

工作描述:產品上線後需要進行數據分析,分析的目的是為了檢驗產品上線效果和發現存在的問題。

涉及部門:產品組(主導)、數據分析;

時間節點:V2.0版本發佈+1天;

關鍵產出:數據分析報告、產品迭代方案;

備註1:數據分析報告需要結合業務數據和用戶行為數據,而不能單一隻看某一類數據。

備註2:通過數據分析,應該要發現產品的問題或者是可優化點,針對性的給到產品迭代方案,使得產品通過多個版本迭代達到最優的狀態。

總結

以上主要是適用於中小型團隊的產品交付流程,其中以下幾點大家也需要額外關注的:

需求過濾:對於業務部門來說,需求都重要、都緊急,所以產品更應該以專業的角度評估需求合理性,敢於給業務部門提建議和說“不”。一味的委曲求全,並不會得到業務部門的尊重;反而向需求方展現出自己的專業性,更能得到業務部門的尊重。

需求前置:上述N1、N2、N3……這些時間點雖然不確定,但是想表達的就是需求前置。至少有1個版本在進行中、1個版本已立項、1個版本需求大致已確認,這樣的產品規劃迭代週期對於產品來說,會是有條不紊的狀態。

持續性關注:主要是項目複雜度高且開發水平較弱、測試不熟悉業務的項目需要持續性關注,避免因為人的因素導致項目延期。

跨開發組任務:為了避免項目延期的話,儘量讓底層接口提前一個發佈週期上線。(同樣依賴於需求前置)

以上是基於我們公司現有的產品交付流程進行整理彙總,可能存在一定的侷限性,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多交流學習!

#專欄作家#

董小白,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喜歡研究各類好玩好用的APP,關注出行、電商等領域;擅長整理和分析APP亮點功能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