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为什么说感觉统合训练是孩子的必修课!

「儿童教育」为什么说感觉统合训练是孩子的必修课!

有些家长往往表现出很焦虑,他们的问题通常都是在说“我们家孩子一到新的环境就哭”、“我们家孩子不和别的孩子玩,就自己玩”、“我又被幼儿园老师留下来了,说我们家孩子打人”、“我们家孩子不敢滑滑梯、不敢荡秋千、不敢走平衡木……”、“我们家孩子总乱跑,一刻也静不下来”、“我们家孩子经常发脾气”、“我们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家孩子运动能力总上不来”,等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疑惑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家长,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时候就要考虑孩子是不是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能力对儿童将来的生存和发展会产生的影响

1、影响自身的日常生活和生存质量

2、影响自身的学习活动

3、影响自身的心理状态

4、影响个体间的人际交往

5、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儿童教育」为什么说感觉统合训练是孩子的必修课!

感觉统合的功能

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l、组织功能

我们身上的不同感官,把内外世界的众多感觉刺激传递到脑中,这众多的感觉刺激各有各的传入和传出通道,在此情况下,人要根据这些信息顺利进行活动,大脑就必须把这些感觉信息组织好。

2、检索功能

输入人脑的感觉刺激是非常多的,感觉统合把各种信息中最有用、最重要的那部分从中检索出来,以供脑使用。大脑对统合过的主要信息进行反应,就更为准确、及时。

3、综合功能

感觉是局部的、分散的,而外部世界常常是以整体的形式呈现给人的,感觉统合的功能便把各种感觉综合,形成整体。由眼睛、鼻子、嘴巴、皮肤、手指以及关节等各种感觉器官共同来完成的。

4、保健功能

如果一个人的感觉统合很好,他就能很好地适应内外环境,人就会产生胜任、满足等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感觉。

「儿童教育」为什么说感觉统合训练是孩子的必修课!

前庭觉是人类学习的枢纽

前庭感觉系统和大脑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前庭系统机能正常时,人的一生中对重力(地心引力)会有持续性的信息输入,这些感觉信息会与其它感觉信息以不断重叠的方式输入大脑,所以这些重力感的讯息由于相当持久和稳定,在它输入神经系统后,便会成为眼睛及其它身体感觉在判断讯息时的重要参考资料。

头部转动或弯曲时,前庭感觉接收器的碳酸钙晶体,会离开原来位置,改变前庭神经系统的传达流程。这种现象在跳跃、跑步、摇晃时更为严重,会使中耳半规管中的惯性液体流动,感觉接收器立刻受到很大的影响。其他像走路、乘船或头部有轻微振动时前庭感觉也会立即有反应。

在我们所有感觉器官中,前庭接收器最为敏感,其讯息能否对环境产生正确的反应,也最为重要。前庭随时在告诉我们头和身体的方向,我们的视觉讯息也才有意义,所以前庭讯息处理不良的孩子,视觉便很难跟着移动的目标,也很难将双眼由一点移到另外的一点。眼肌和颈肌上的讯息反应处理也会发生问题,促使眼球的移动不平稳,常会以跳动方式去抓住新目标,造成孩子在阅读、玩球和划线上的困难。

此外,前庭神经会将信息由脊髓锥体神经体系,传达到身体各部分通知肌肉的收缩和运动,同时也会将这种肌肉和关节的信息传到前庭神经以及小脑。如果这方面功能不佳,便无法达成感觉的统合,小孩子会常常跌倒或撞墙动作上也显得举手笨脚甚至害怕行动更造成感觉信息的严重不足,影响身体的协调能力。

前庭体系中的网状组织作用在帮助大脑保持清醒和警觉状态。所以当身体快速转动时,前庭系统必须迅速调节才能让我们保持适度的清醒,如果前庭系统活动量低,调整的作用便会呈现不良,孩子出现多动及注意力散漫的现象。

前庭感觉不良,也会产生无法判断视觉空间的现象。空间感来自于身体和重力感的联系,缺乏重力感的孩子很难有空间透视感,因此常无法判断距离和方向,写字时常把数字、字体或偏旁部首写反,甚至前后反读;在人多的地方容易迷失方向,也会因太靠近人或碰撞他人而造成人际关系的严重不良。

前庭感觉不良会使儿童经常遭遇挫折,丧失信心,更容易养成恐惧、伤心、生气、过度兴奋等感觉无法有效压抑及协调,使人格和情绪的健全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儿童教育」为什么说感觉统合训练是孩子的必修课!

触觉是对外界反应的基础

人类皮薄毛少,对触觉刺激的分辨能力最为多元化,这也是人类大脑特有的分辨、分析及组织能力的基础。人类有别于其它动物,而拥有广泛细腻的学习能力,和人类触觉学习的多元化及复杂化有密切的关系。触觉的复杂性,也使大脑神经中感应触觉的部分最多,因此触觉神经和外界环境协调不足会影响大脑对外界的认知和应变导致触觉敏感(防御过强)或触觉迟钝(防御太弱)。

触觉敏感的儿童对外界的新刺激适应性较弱所以会固执于熟悉的经验上表现为粘人、怕陌生人、不喜欢拥挤、缺乏自信、常固执于熟悉的环境和动作中,对任何新的学习都会加以排斥、不喜欢他人触摸、在团体中容易和别人争吵朋友少,常陷于孤独中,他们经常会喜欢某种特殊熟悉的感觉,所以容易有偏食、吸吮手指和触摸生殖器的习惯,不喜欢被人拥抱,却喜欢拥抱别人,经常出现很多令人无法理解的行为。

触觉反应迟钝的儿童表现为:

反应慢,动作不灵活,大脑的分辨能力差,所以发音或小肌肉运动都显得笨拙、缺乏自我意识、无法保护自己、学习能力也很难发展。

目前触觉敏感的儿童日益增多,这和生产环境和婴幼儿生长的环境有关。剖腹产或产钳的生产方式使胎儿出生时没有经过产道或产道挤压力量较弱,都会使儿童的触觉学习比正常生产的儿童少所以触觉敏感的机会自然也较高。

家庭生活环境的改变不但使儿童活动的空间减少,身体接触的地方也少了。户外玩沙土、玩水及草地上打滚的游戏也不多了,甚至晒太阳、吹风的机会也都很少了,儿童在触觉学习上的严重不足是触觉敏感最主要的原因。

在所有感觉信息中,触觉刺激的频率最高,从肌肉关节到全身皮肤,每天都有无数不断的触觉;触觉输入大脑。脑干将这些信息加以过滤一些对大脑思考及反应不重要的信息被压抑下来。因此通常我们对衣服、微风、一些不重要的碰撞都不产生反应,也使大脑不至于太紧张和忙碌。

这种过滤、整理到选择反应的过程就是感觉统合的能力。感觉防御太强的儿童,这方面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对任何信息都会急着去做反应,大脑动荡不安自然注意力就不可能集中,对衣服或周围一切接触都会去做不舒服的处理,自然也就很难专心的传入大脑皮层了。

「儿童教育」为什么说感觉统合训练是孩子的必修课!

本体感就是学习能力

我们不用看阶梯也能轻易上下楼梯,不用照镜子,也能用手摸到眉毛或鼻子,开车时不用低下头,踩油门的脚随时可以换踩刹车、蚊子叮身上任何位置不用眼睛看便可用手打蚊子,这就是本体感觉的作用。

本体感觉医学上又称人体的深感觉,是全身肌肉关节的感觉输入。正常的骨、关节及肌肉张力的感觉输入使人能够保持正常的站姿、坐姿及全身的灵活运动。

本体感觉在英文称为Bodymap身体地图,有人称为身体形象,好像我们大脑中有一张自己身体的地图,所以不用重新看,大脑可以随时掌握身体的任何部位。本体感是一种高度复杂化的神经应变能力,也是大脑可充分掌握自己身体的能力。

本体感的成熟最慢,除非前庭平衡及触觉发展正常,本体感才可能正常。从简单的吃饭脱衣服、写字、骑车到高难度的体操盈体能动作都需要本体感的功能。本体感不成熟的儿童常常表现为站无站像、坐无坐像、缺乏自信、挫折感多、没有创造力等等。

「儿童教育」为什么说感觉统合训练是孩子的必修课!

感觉统合三阶段教学简介

第一阶段 基础能力打造阶段 (调整)

训练项目:通过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视觉空间、听觉感知等基础训练,调整八大运动功能, 平衡、肌力、方向、韵律、 协调、松懈、速度、变化。进而达到身体机能的提升。

第二阶段 加强基本能力的掌握阶段(改善)

训练项目:通过第一阶段积累训练,在八大运动功能调整的基础上,增加球类运动、手眼协调,双侧协调,大脑整合、运动企划,提升视知觉、(视觉辨识、视觉记忆、视觉顺序、 视觉广度)及手部肌力训练等项目,来达到学习能力及专注力的提升。

第三阶段 全面提升内在成就动机训练阶段(提高)

训练项目:把前两阶段空间训练所建立的能力转化成平面能力、通过结构化教学,提升注意力、 记忆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互动合作、个人目标、社会自理、语言发展(听觉辨识、 听觉记忆广度、语言广度、听觉顺序) 家庭配合实施状况检视等。全面提升儿童竞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