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預售」的調研,釋放了什麼信號,可怕嗎?

“取消預售”的調研,釋放了什麼信號,可怕嗎?

真是平地一聲驚雷。

估計,很多房地產商看了“取消預售”的新聞都驚出了一身冷汗。

就在大家準備歡歡喜喜過中秋的日子裡,媒體爆出廣東省房地產協會向各副會長單位下發《關於請提供商品房預售許可有關意見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稱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已擬訂了“關於商品房預售許可事項調整”的材料,並將於9月25日上報住房城鄉建設部。

僅從時間上來看,這個通知的確夠緊急的。21日是週五,25日是週二,除去中秋節放假3天,接到通知的單位,必須要加班才能完成任務了。

這樣大的事,為什麼這麼著急?值得深究。

商品房預售模式由香港地產大亨霍英東創立。

上世九十年代,這一制度被引進大陸,隨後還以法律法規的形式進行了確認。

該制度對於開發商加速開發資金週轉、提高資金利用率、降低開發成本、加快市場發展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但是,這一制度也造成了很多的問題,比如工程爛尾、違規銷售,甚至一房多賣等欺詐行為。不僅為炒房者加槓桿提供了便利,部分地區還因為監管不嚴等,導致項目質量或產權證辦理困難等較多遺留問題。

20多年以來,無數的房地產開發商通過這一制度,大碗吃肉,大口喝酒。

目前,在房地產行為普遍資金緊張的前提下,如果取消預售制。突然而至的退潮之後,將會有一大批裸泳者被拍在沙灘上。

儘管隨後住建部房地產市場監管司相關人士也就此出面“闢謠”:向廣東、湖北、四川等各地下發逐步取消商品房預售,全面實施現售徵詢意見情況並不屬實。“沒有,該情況並不屬實,具體我們也在調查處理當中,具體情況不方便透露。”

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樣的“闢謠”顯得很牽強,在否認的同時,又語焉不詳。

最有可能的情況是,相關的調研正在開展。而指向的,正是我們房地產行為賴以生存的預售許可制度。

“取消預售”的調研,釋放了什麼信號,可怕嗎?

當然,我們必須要看到,任何一項政策的出臺和執行都會有一個緩衝期。就像我們的社保政策改革一樣,不可能“一刀切”。

最有可能的是,採取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新人新辦法。在大方向不變的前提下,考慮到市場的承受能力,採取一個折中的辦法。

而現在,所放出來的,無疑是一個明確的信號。房地產行業的拐點真的來了!

前幾天,達州市還對欠繳土地出讓金的幾個開發商進行了處理。如果預售也取消了……

所以,任何的風吹草動,哪怕只是“調研”,都是極其可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