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便利店遭遇“倒闭潮”,单纯依靠资本扩张还能走多久?

“性侵”风波未平,京东便利店遭遇“倒闭潮”的消息又将京东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近日,一则京东便利店遇“倒闭潮”的消息,引起外界关注。其实,从去年开始,网上就频繁流出京东便利店倒闭的消息。持续到现在,虽然没有具体的数字统计,但通过地图搜索“京东便利店”,就能发现确实有一些已经关闭。

京东便利店遭遇“倒闭潮”,单纯依靠资本扩张还能走多久?

对此,京东官方却只用一句合作结束来解释,恐怕难以堵住悠悠之口。与此同时,据北京商报报道,执着于便利店领域的京东,已经组建了新团队,想要在直营便利店领域“发力”。该团队的一部分人员就是京东从老牌便利店品牌711挖走的5位管理层人士。

对此,京东方面的回应是“没有大规模开设直营店的准备”,但此前加盟模式下的京东便利店弊病凸显,京东此举“自救”意图颇为强烈。

去年刘强东“五年开100万家便利店”的豪言壮语还萦绕在耳畔,如今项目却出师未捷,频频被外界“唱衰”。京东这步棋到底错在哪儿呢?

缺乏标准化管理,“挂羊头卖狗肉”的京东便利店沦为“四不像”

在“京东”这个“金字招牌”的加持下,京东便利店一开始的确吸引了不少加盟者。但由于京东对标准化管理的意识不强,京东便利店在后期的的运营过程中,其弊病慢慢显露无疑。

据加盟商对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京东便利店的采访订货、管理等方面基本上是凭借店主个人感觉和经验。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店面形象欠佳、营销手段传统、经营方式落后等弊病。“杂乱”、“乱定价”、“货不全”等字眼在网络评价上随处可见。于是,当顾客推开了外观高端大气的“京东便利店”的门,直观感受到的却仍是杂乱不堪的传统夫妻小卖铺的气息。

京东便利店遭遇“倒闭潮”,单纯依靠资本扩张还能走多久?

定价高,过期食物不退,利润一再压缩,商家夹缝求生

京东便利店和其他品牌的便利店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说起这个问题,恐怕许多消费者脱口而出的第一个字就是贵!

那么售价贵是不是就意味着店家的利润空间更大了?其实不然。京东便利店定价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店家从京东进货本身就不便宜,甚至比从原供货商手中拿货更贵,这样一来便利店的利润就被压缩得很低了。

不仅如此,京东的“不退换”制度也让许多店家叫苦不迭。商品过期了就只能等着扔,比如一瓶酸奶,正常的保质期是一周的时间,但是很少有便利店能够在一周内卖完所有酸奶,因此许多京东便利店陷入了“过期快的商品亏得最多,新品不敢卖”的尴尬境地。

便利店变身物流中转站,靠快递就能生财?店家:人手不够!

京东便利店遭遇“倒闭潮”,单纯依靠资本扩张还能走多久?

一旦加盟京东便利店就可以直接成为京东物流中转站,这样的天然优势让许多加盟者跃跃欲试。店家加盟京东便利店以后,除了传统的盈利方式以外,还能凭借代发快递挣“外快”。操作简单还方便,简直就是“躺着赚钱”,不过现实真的有这么美好吗?

许多店家表示,虽然代发快递来钱快又轻松,但许多用户都要求上门取件,一般的便利店只有一两个人轮班根本走不开,为了维持便利店的正常运营,许多店家也只好忍痛割舍代发快递这块“肥肉”了。

如今,一二线城市各种类型的便利店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毫无疑问,便利店的快速发展已经势不可挡。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但便利店的发展不能完全依靠资本堆砌。零售便利店是一个慢活儿,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运营,管理体系和供应链等环节都完善的基础下,才能将其“玩活”。

欲速则不达,如果京东不能静下心来步步为营,而是一味追求百万这个数字,那么,京东便利店在加盟模式上的悲剧还将继续在直营模式上重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