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诗人地图|他们在饭局上读诗 就像有人在饭局上谈房子

南京诗人地图|他们在饭局上读诗 就像有人在饭局上谈房子

南京诗人地图|他们在饭局上读诗 就像有人在饭局上谈房子
南京诗人地图|他们在饭局上读诗 就像有人在饭局上谈房子

南京诗人地图

日常生活中,南京有很多诗歌活动,南京不乏这样的传统。

叶兆言在他的《南京人》中也有对南京诗歌活动的论述:这是个可以容忍诗人的城市,无论是在漫长的历史上,还是在当下的现实里……诗出江南再自然不过,在这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江南的诗人都赶来了,“都”字似乎不准确,还有很多诗人没来,其中包括熟悉的,也包括不认识的……诗人们纷纷登台亮相,朗诵,烟雾缭绕,太多人在抽烟,在说话,甚至都听不清楚还有人在朗诵。灯光太暗,显然我已习惯用眼睛去看,不习惯用耳朵去听。

南京诗人地图|他们在饭局上读诗 就像有人在饭局上谈房子

5月19日,南京理工大学如期举行了一年一度的“五月诗会”。诗人们从南京的各个地方聚集过来,读诗,说话,甚或聊几句八卦,再各行散去。他们当中有人一直活跃,有人短暂潜行,也有人自此沉寂,可是,南京的诗歌活动还是会如同这五月的雨来得平常而又热烈。

一所“诗歌大学”的五月诗会

南京理工大学因每年二月兰的共期而享有盛名,成立有二月兰诗社;同时,南理工也有“诗歌大学”的美誉,拥有一批重要的诗歌创作和研究人员,如张宗刚、马永波、黄梵、江雪、树宁,等等;“南理工诗人群”的崛起,也已成为当今诗坛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与文化现象;由南理工诗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原创诗歌读本《江海诗人》也已于日前问世。而每年的“五月诗会”为南理工赢得“诗歌大学”的美誉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南理工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宗刚博士指出,南理工近年在诗歌活动、诗歌教育、诗歌创作、诗歌研究等方面独领风骚,一年一度的五月诗会,致力于弘扬诗教传统,传递诗坛正能量,已被公认为金陵文坛盛事,广具影响。

5月19日当天的“劳者歌其事·五月诗会”活动由《青春》杂志社、吴晓波南京书友会和南理工诗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冯亦同、方政、陈永昌、兰兰、路东、马铃薯兄弟、黄梵、海马、杜立明、陆新民、顾耀东、雪丰谷、白小云、刘畅、小草、竞舟等50余名诗界大咖,以及来自美国、土耳其的诗界同仁出席了诗会。此外,《江海诗人》名誉主编张世元、执行主编吴向洋还联袂主持了《江海诗人》首发式。

南京诗人地图|他们在饭局上读诗 就像有人在饭局上谈房子

冯亦同和他组织的鸡鸣端午诗会,是南京众多诗歌活动中的一个品牌

从一场诗歌活动,不难发现南京诗歌界的一种包容,诗人们鲜少会有争论,所以,在活动中,既有二月兰诗社集体朗诵的原创诗作《420米深处》,以诠释劳动者悲欣交集的心路历程;有90后美国诗人梁道本朗诵的用汉语创作的《南京九乡河》,90后土耳其诗人纳狄朗诵的他翻译的王家新诗歌《在山的那边》;更有LESS诗歌天团合诵的《LESS四重奏:声音》。

四位女诗人组成的诗歌天团

LESS诗歌天团是南京当下非常活跃的一个诗人团体,它由南京女诗人孙冬、刘蕴慧、刘畅和束晓静四人组成。其中,有两位诗人的姓是L开头,即刘蕴慧和刘畅,另外两个诗人的姓则是S开头,即孙冬和束晓静。

孙冬,现在南京财经大学任教,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的翻译与研究,在国内外各类期刊上发表诗歌上百首并翻译成英语、法语、土耳其语罗马尼亚语等;曾应邀参加印度、土耳其和罗马尼亚国际诗歌节。近年,孙冬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诗歌创作中,出版诗集《残酷的乌鸦》和《破乌鸦》等。

束晓静出版有诗集《彼岸盛放》等,她是著名诗人杨黎的女友。据了解,2015年4月,杨黎追随束晓静从北京移居南京。2016年的1月1日,二人在国外度假,他们突发奇想,要为他们的爱情一天写一首诗,从男女不同的角度,用诗的形式记录他们的生活,作为一项诗歌行为艺术,持续写作一年。这一年,他们的诗每天公布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上,成了许多网友围观和追捧的目标:情侣写作,每天发表,创下了一项诗歌写作的新纪录。这些诗作后来成为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写一年》:既是他们这一年作品的精选,更是生活的原汁原味的再现。

在南京,刘畅不但写诗,还因画画和拍摄艺术家肖像而为人所熟知。

南京诗人地图|他们在饭局上读诗 就像有人在饭局上谈房子

LESS成员,从左到右依次为:刘畅、刘蕴慧、束晓静和孙冬

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刘蕴慧则是南京当下非常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一位女诗人,在很多活动中都有她的身影。长期以来,作为LESS中的成员之一,刘蕴慧和她的朵上文化空间已经聚集了南京诸多青年写作者,这就是南京青年诗人俱乐部,他们以“诗歌”为主要研讨对象,又不局限于诗歌,力求以严肃而不失幽默的方式聚焦南京青年写作者的作品。

据了解,该俱乐部由南京大学文学院傅元峰教授倡议,刘蕴慧担任主席,俱乐部采用轮值负责人制,不定期举行一些活动。这些活动得到了南京诗歌界的大咖,包括胡弦、黄梵、马铃薯兄弟、何平、傅元峰、育邦、梁雪波、何同彬、李章斌等诗人和批评家的指导。

LESS在南京话里是“来斯”

四个与诗歌有关的南京女人,就这么组成了一个诗歌小组,其目的就是大家都想好好做点事,“作为女性,我们想搭建一种有价值的生活。”

LESS在南京话里是“来斯”,就是有戏,神气,有腔调,来事儿,2018,一起“来斯”。据了解,LESS,是基于少,小,次要的一种责任担当,正如她们所倡导的那样:“女性的微弱光芒汇集一起也许可以刺穿黑暗,突破第二性的叙事和结构。也许充满感性的女女女女组合可以回返到抽象的核心的地带,寻找一个女性的独特的表达方式,我们希望,LESS可以成为一个文字现象,又不仅仅限于文学。”

到日前为止,LESS团体每天发表的诗作已经到第89期,当然并不是每个成员每天都有作品,其行为的持续性与作品的稳定性已经赢得越来越多写作者的关注,LESS变得越来越响亮。

南京是个包容诗人的城市

“在南京,或者在全国,写诗的群体很多,在各行各业都有人写诗。在南京,写得好的,也有几十个人。南京其实有很多诗歌的活动。南京高校就有诗歌的传统,像先锋书店、万象书店这样的文化空间,也常会有活动。所以,从文化空间到刊物到诗人,彼此都有好的流动。”南京90后诗人熊森林对南京的诗歌群体有着非常清晰的了解。

南京诗人地图|他们在饭局上读诗 就像有人在饭局上谈房子

90后诗人熊森林

这些南京的诗人们,常常会在一起吃饭喝酒,这在诗人们看来是非常接地气又非常重要的沟通。“南京的氛围很好,大家写作的风格都不一样,彼此能容。”所以,在南京不会像有些地方,个体的概念比较强,互相会争论。在南京,大家聚会就是一些馆子,或者大排档,“我们常常喝酒,什么都聊,有时聊到凌晨。”甚至在服务员端着盘子上菜的时候,常会碰到有人正好在念自己最近写的诗。在诗人们看来,这很自然,就像其他人在饭局上讨论着自己的爱好,比如谈着股票房子一样,诗人们也不过就是聊些自己的爱好。

他们有个共同的身份:南京诗人

在诗歌活动之余,每位诗人都在自己的生活里安静地生活、写诗,在这些南京的诗人中,除了韩东、胡弦、朱朱、黄梵、代薇、育邦、李樯,还有朱庆和、雷默、陆新民、雪丰谷、江雪、厚清、愚木等名字不断被人提及。

毫无疑问,在这些名字中,韩东、朱朱、胡弦等人名气更响:

朱朱早年居住在仙林的一座别墅里,和爱人罗玛过着神雕侠侣般的生活,在评论家看来,朱朱非常安静,和诗歌界和诗人保持疏远的距离,他的力作《清河县》却为他在国内外诗坛赢得了重要诗人的地位,被称为“南京硕果仅存的诗人”。

南京诗人地图|他们在饭局上读诗 就像有人在饭局上谈房子

诗人朱朱

胡弦刚刚获得“2017·星星年度诗歌奖”中的年度诗人奖。胡弦是首个将研讨会开到北京去的江苏诗人。从徐州一个小城来到南京的胡弦,用语言在隐喻中完成了两种存在——人与自然的合一。

陆新民,有时会用笔名在时发表作品。他写诗很早,出手也快,而质量又很稳定,曾获金陵文学奖,诗歌界一直盛传他当年因诗歌创作上的成绩而被领导赏识的佳话。

雷默,是南京一家大型公司的企划总监。

南京诗人地图|他们在饭局上读诗 就像有人在饭局上谈房子

诗人韩东

南京诗人地图|他们在饭局上读诗 就像有人在饭局上谈房子

诗人胡弦

张厚清,笔名青三,是省级机关工作人员,其对诗歌的警醒态度,加上他长期居住在江宁,与诗歌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此外,由于南京高校有着不错的写诗气氛,从南大,到南理工,到南农,高校团体诗人近来涌现出了诸多90后诗人,包括毕业于南京大学的熊森林;毕业于南理工的炎石,很早就在全国青年诗人中有一席之地,是一个常在工地的工程师;1992年的兰童,是开心茶馆的一名相声演员;1991年的朱慧劼,以前在南农读社会学,后来读了南大的社会学博士。

(紫金山记者 王峰)

永恒的青春,引领我们上升

《青春》文学月刊

定价12.5元,全年12期

电话:025-83611931,

13057586099,徐老师

邮局订阅价:150/年

邮发代号:28-11

订阅2018《青春》 关注青春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