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要想打敗日本軍隊,中國軍隊得付出多少倍的兵力?

抗日戰爭中,要想打敗日本軍隊,中國軍隊得付出多少倍的兵力?來看看岡村寧次的回憶錄。

1938年6月,日本大本營為準備武漢會戰,特成立11軍,其11軍司令部位居華中派遣軍和下屬各師團之間,專門用於調度指揮各師團。其司令官就是54歲的陸軍中將岡村寧次。


抗日戰爭中,要想打敗日本軍隊,中國軍隊得付出多少倍的兵力?

侵華日軍

戰前,有下屬聽說他書法好,向他討書法一幅,岡村寫下“敵非敵,地形是敵,征戰我不愛山水”一幅字,令部下不解。

這個老謀深算的中將說,汝等不知,中國兵力再多我從不放在眼裡,九江之戰最大的擔心是地形和天氣。地形,湖北江西山連山,敵人伏擊我被動,十分不利;天氣,酷暑武漢,堪比蒸籠,難保不會中暑折兵,這是我10年前隨孫傳芳當參謀時就知悉的。

屬下說,中國軍隊在長江北岸現在已增至30個師,南岸也達10幾個師了,我們11軍現在才有第6師團、第101師團、第106師團,加上波田支隊和支援的炮兵,也遠遠不抵中國軍隊,我們能勝算嗎?

岡村說,“我少壯時代經常駐中國,深知中國軍隊的素質。根據當時參謀本部內對中國軍隊的習慣看法,一般是我一個聯隊,足抵禦蔣嫡系部隊的一個師;我一個步兵大隊,足抵蔣非嫡系地方軍的一個師。”


抗日戰爭中,要想打敗日本軍隊,中國軍隊得付出多少倍的兵力?

侵華日軍

岡村所說的日本聯隊,其標準整編大概在3800人左右,而蔣嫡系的一個師大概1萬人左右,一個日本步兵大隊更少,800至1500人。

日本軍部就是以這樣的比例來安排部隊的,日中雙方的兵力人數比例,1:2.6,1:6,甚至1:12,對他們來說已經是穩操勝券了。

反過來說,中國想要在戰場上打敗日軍,最少的比例也接近3個比一個,甚至十幾個比一個。而歷史上歷次會戰也正好印證了這一數據。


抗日戰爭中,要想打敗日本軍隊,中國軍隊得付出多少倍的兵力?

侵華日軍


八一三淞滬會戰,中國累計投入兵力70多萬,日軍累計投入39萬,最後我軍傷亡30萬人,成為1937年全面抗戰以來,8年傷亡最多的一次會戰。1個多月後失敗。

南京保衛戰,我方守軍約11萬,日軍圍攻者近10萬,結果18天京城淪陷。

臺兒莊戰役,我方投入近20萬兵力,而日軍僅兩三萬人,中國各路軍摒棄前嫌,同仇敵愾,拼死奮戰,終於痛殲日軍第5、第10兩個精銳師團主力1萬餘人,取得抗日戰爭以來最大勝利。

也因此,臺兒莊大捷後,當日軍以30萬大軍反撲徐州時,中國60萬軍隊不得不放棄了徐州。


抗日戰爭中,要想打敗日本軍隊,中國軍隊得付出多少倍的兵力?

人侵華日軍


有人曾不屑於戰場上撤退,稱之為“跑”。然而特殊情況下,“跑”是必須採取的,不跑全殲,跑則保存實力。

一組鐵的數據告訴你冰冷的現實:七七事變時,中日空軍總數8:1,海軍13:1,工業產值4.4:1,鋼鐵145:1,石油129:1,唯有陸軍人數5.7:1,兩國總人口5.1:1,國土面積131:1。

這樣的條件下硬拼日帝海陸空,後果可想而知。戰備落後的中國軍隊“跑”出的運動戰、游擊戰成功消耗了世界勁敵日帝軍隊,取得了時間換空間的歷史轉折,這何嘗不是中國智慧?


抗日戰爭中,要想打敗日本軍隊,中國軍隊得付出多少倍的兵力?

侵華日軍

臺兒莊戰役,中國人以傷亡5萬比日軍傷亡1萬的比例,靠自己的力量在日軍進攻戰中擊退敵人,打破了“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中國壯舉震驚中外。

淞滬會戰羅店戰役中,中國人高喊“用血肉的長城,來抗拒敵人犀利的火器!”

南京之戰中,259旅易安華負傷堅守光華門,誓言“我是堂堂的中國軍人,絕不忍偷生而負國負民,我誓與將士們同生死,與陣地共存亡”,南京淪陷前夜三面受敵,中彈殉國。


抗日戰爭中,要想打敗日本軍隊,中國軍隊得付出多少倍的兵力?

(中國抗日戰士)

臺兒莊援軍滇軍任嚴家訓團的連長黃人欽,身上揣著新婚妻子的手帕,寫下“萬一不幸,希汝另嫁,幸勿自誤”的遺囑,帶隊戰死鳳凰橋。

雨花臺旅長朱赤率領部隊損失殆盡,最後一刻,他命士兵打開手榴彈箱子,串聯起導火索,待日軍攻來時引爆手榴彈,彈盡力竭與敵人同歸於盡……

為了拯救中華民族不當亡國奴,無數抗日英烈用忠骨鋪就中華大地,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愛這個國家。

本文數據來源:《中國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系年要錄統計薈萃》(海潮出版社1995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