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主要还是体制问题” 吴向东出走华润揭秘


“离开主要还是体制问题” 吴向东出走华润揭秘

中房报记者 方圆丨北京报道

真相一直扑朔迷离。

这几日,华润置地“隐秘掌舵者”吴向东出走的消息甚嚣尘上,几方都以模糊的表态博弈着。

最新的消息来自华润。10月17日,一则吴向东参加深圳罗湖木棉花酒店开业仪式的通稿挂上了华润置地的官网,这是一家老酒店升级改造之后的开业仪式,似乎并不值得吴向东亲自站台,但这则信息却在特殊时期充当了某种媒介,意味非常。

不过,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从多位华润置地、中国平安人士处所获消息来看,吴向东将大概率离开华润。

“他是国庆节前自己跟集团请辞的。”一位华润置地高管表示。另一位接近吴向东的人士也表示,“吴向东觉得自己在华润集团内部提升概率不大,不想呆了,这是主因。于是,他接过了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兼CEO马明哲抛来的橄榄枝,做出改换赛道的选择。”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也就此事问询过吴向东本人,但截至本报截稿,对方未予回应。

从目前的发展与管理架构来看,吴向东的离开,对于华润集团而言,在人事和业务上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对华润置地的影响也不大,原因是吴在具体事务已参与不多。“主要的影响应该是在心态上,毕竟吴向东曾经是一面旗帜。”

“离开主要还是体制问题”


“离开主要还是体制问题” 吴向东出走华润揭秘

10月17日,罗湖木棉花酒店开业仪式在深圳举行。华润集团助理总经理、华润置地执行董事吴向东,华润置地高级副总裁孔小凯、华润物业总经理包燕飞等参加了开业仪式。

“他是国庆节前自己跟集团请辞的。2015年配合调查回来基本上就不大露面了,只是在一些感兴趣的具体项目关心一下,协调一些事情。置地基本是老唐(华润置地董事局副主席唐勇)在操盘。”上述华润置地高管表示。

“离开主要还是体制问题。现在体制不一样了,吴向东那个级别等同于公务员管理,现在政治逻辑不一样了,经济规律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主要依据。”上述接近吴向东的人士表示,现在的华润集团常委班子里基本是这一两年从中核、电网、五矿等其它央企调进来的人,沟通方式基本是通过会议,委里的方向也基本是左转弯,人事制度按公务员管理。

一位中国平安的核心高管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承认了吴向东加盟的信息。不过,吴向东的具体任职还没有明确,大概率是负责平安的地产业务,至于会不会派驻华夏幸福尚未明确。“离任审计都没做,距离正式离职还早着呢。”

确切的消息是,华润置地财务总监俞建将会先一步加盟华夏幸福出任副总裁分管财务和融资工作。俞建已经完成离职审计。

据华润置地内部人士透露,俞建一年多前就打了辞职报告,集团和吴总都在挽留,拖了一年多没批,国庆节前刚批了。

“俞总是融资高手,资本市场很认可,是集团财务部派去置地的,在集团就管资金。”该人士指出,华夏幸福因为资金问题希望他去,没想到吴总也提了辞呈。

也就是说,吴向东此番提离职和俞建去职加盟华夏幸福是两个独立事件,只不过凑巧赶一块了,并都跟华夏幸福挂上了钩。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过渡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敢创新,各种项目领域都敢涉猎”

“离开主要还是体制问题” 吴向东出走华润揭秘

万象城如今已成商业地产领域的重要项目。

“以前吴的工作风格还是很猛的,敢创新,各种项目领域都敢涉猎,他不认为只做一种领域比如住宅能有大出息,而是要涉及城市生长的方方面面。主管期间做了很多综合体、旧改、体育场市政公园之类的,应该说功不可没,打了很好底子。哪怕今天一套房子不卖,这些项目持续盈利应该都稳定在百亿元之上,抗周期能力很强,惯性也很大。”上述人士评价说。

筹建深圳木棉花酒店的时候,华润置地内部不乏质疑或反对的声音,觉得这个形象并不起眼、位置并不显赫、只有116间客房的小型商务酒店肯定要赔钱。但建成后,它的入住率一直都在95%以上,真的“客似云来”,还曾当选“最能代表25年深圳形象的深圳名片”。

木棉花酒店是万象城购物中心的一部分,万象城是华润中心的核心部分。木棉花酒店开业那年的10月,由华润集团投资40亿港元开发的华润中心在罗湖奠基。这是华润集团在内地进行的最大一笔地产投资,操刀人正是时年35岁的吴向东。

首次做大型商业地产项目,投资大、风险大、回收慢,罗湖并非是传统商圈,而把这个地块全部建成商品房卖掉,赚个20亿元又快又轻松,吴向东坦言质疑声甚嚣。

有利的因素是,有着50年历史的华润集团当时正在酝酿深刻的转型,董事会提出要打造以“业绩第一”为导向的学习型企业,3~5年再造一个华润。还有一个支持决策的实例是香港楼市,当住宅和写字楼的租售价格下跌了50%的时候,抗跌的商铺只微降5%左右。

彼时,凤凰卫视的窦文涛在“锵锵三人行”中不无调侃地说:“华润用40个亿在深圳砸了个‘大坑’”。吴向东说:“经他这么一说,我当时还真觉得这事儿挺吓人。”底气在于,在2000年开始奉命组建华润(深圳)有限公司之后,吴向东到美国、欧洲考察了解大型商业地产,那是一段真正意义的学习之旅。

在2004年1月的预算会议上,吴向东面对全体华润集团董事说:“现在汇报万象城,数字不错,但还只是纸上谈兵。一年之后,如果万象城竣不了工、开不了业或者真实实现的数字同现在的预算相比有较大差别,我应该不会再在这里向各位汇报工作。”

这一则“军令状”,丝毫不给自己留余地,记忆中的华润置地未来的“国王”,当年激情狂放、谁与争锋。

2004年,万象城如期开业,一“炮”走红,人流如织。无论是出租率、租金水平、营业额、租金收入、利润、回报率等各项指标,都如期或超额完成最初订下的计划。直到现在,都是深圳时尚溯源地,城市新的商业中心。

经此一役,2005年12月16日,华润中心二期全面开工建设。深圳万象城的成功,增强了华润集团在全国范围内投资拓展以“万象城”为主力品牌和主导产品的决心和信心。同年底,华润置地宣布向母公司华润集团收购包含深圳万象城、华润大厦在内的一批优质资产,并确立“住宅开发+持有物业+增值服务”的差异化生意模式,从此,华润置地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负责深圳业务期间,吴向东又为华润拿下了深圳湾体育馆、大冲旧改等项目,直到今天,这些项目依然是华润置地收入的支柱。

屡陷漩涡


“离开主要还是体制问题” 吴向东出走华润揭秘

2013年,华润置地交班,吴向东接棒王印。

虽然曾于2011年年初被爆出“情妇短信门”等引发舆论关注的事件,但此后的吴向东顺风顺水。2013年6月接替华润置地原董事长王印,获委任董事会主席一职。46岁执掌行业前十的大型房地产央企,吴向东走向了职业生涯的巅峰。

担任董事长之初,踌躇满志的吴向东大力推动内部改革,调整城市公司划分六大区域,加强总部管控。不过,好景不长,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案发。2014年11月,吴向东“以个人理由”辞任华润置地董事局主席,消失在公众视野。彼时有消息称,吴向东是宋林的核心心腹之一,通过华润置地旗下公司向宋林情妇杨丽娟输送利益。

在宋林案收卷之后,涉险过关的吴向东于2015年4月回归华润出任集团助理总经理,分管华润置地,重新开始签批上市公司公告文件。

一度郁郁不得志的吴向东本有望再迎转机。2016年6月3日,华润置地周年股东会上,年近知天命的吴向东被重选为执行董事。

不过随后,在那场载入房地产史册的宝万华之争中,吴向东卷入漩涡。2016年6月26日,一则吴向东将被计划推举为万科董事长的消息引爆舆论。“这个消息是宝能放出来的,姚振华跟吴向东熟悉,姚很佩服他,如果让姚选择会是他。”知情人士透露。

紧随其后,万科独董刘姝威公开炮轰宝能与华润的土地开发合作有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甚至还特别点出吴向东在宝能夺取万科股权过程中是关键先生。这种诛心之论对复出的吴向东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毕竟,在中国当今的政商环境里,舆论分对一个国企干部的升迁很重要。

“跟吴关系不大,万科的事是傅董亲自推的,吴当时忙着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最后是委里调停给了深圳市。当然他对集团应对的方法和结果表达过失望。”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与宝能系走得比较近,却影响到了吴向东的职业前景。虽然在名义上,吴向东的地位排在华润置地副主席唐勇之前,但在严谨的央企,没有名正言顺是个大问题。“置地具体事情他已经参与的不多了。”

当烟花升起的时刻,那个曾属于吴向东的时代不会随年华逝去,只会在年华的飘零中常常被记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