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一萬元以內的二手車,是什麼體驗:我有車了,真開心

我考完駕照後兩年多沒碰車,然後做生意需要一輛車,當時也沒閒錢,就讓我哥聯繫他一朋友說瞅著看有沒有便宜的練手車,半個月後讓我們去市區看車,帶了一萬塊錢,就去了,車是一輛黑色的桑塔納3000,最後才知道是下線車,還拖審了,當時我對這個也不太懂,我哥比較懂,最後試車後成交價8000塊,我就在空地上開了一圈,除了聲音大點,其他感覺還行,然後我哥就開著帶我回家了,不管怎麼說,我有車了,還是比較開心的。

開一萬元以內的二手車,是什麼體驗:我有車了,真開心

回到家直接開去修理廠,該整的整,該檢查的檢查,也沒什麼大毛病,就是開起來車廂有異響,就這樣開始了我和車的生活。

我還是很愛惜我這個破車的,經常洗車,車廂搞的很乾淨,下鄉啊,去市區啊,都給力,唯一有一次把我撂半路了,一天開著開著感覺車有頓挫感,加不上油,就想著直接開去修理廠算了,就沒停車,突然車一頓,停下了,哎呀,前面也冒煙了,剛好停在路中間,後面堵車了,把我給急的,我想完蛋了,就下車打開車門,一手扶方向盤,一手推車,費了好大力氣才把車推到路邊,差點引起圍觀了,真尷尬,後來修車的來把車拉走了,大修發動機花了四千多,唉,半個車沒了,就因為自己大意不會看水溫表,水箱漏水了導致的,其實這破車小毛病還是挺多的,但都是一百左右搞定的事,所以經常往修車鋪跑,跑的多了,對車也瞭解了,這是好事,駕駛技術也大幅提高,後來查車的嚴了,就在信息網上發佈信息把他賣了,還不錯,開了一年多,賣了七千塊,寫了個協議,別人就把車開走了。

開一萬元以內的二手車,是什麼體驗:我有車了,真開心

萬元以下的練手車就是這感覺,車齡長,很多零件都老化了,今天換這個,明天換那個,所以二手車不建議買這麼便宜的。

來自另一位朋友的心聲:

2010年的冬天,兒子上小學了,每天騎摩托車接送,太冷了於是花了5600元從一個拆舊車的人手裡買了一輛不知道幾手的報廢夏利。

那輛車相對於當時的報廢車來說檔次很高了,四缸電噴的發動機,底盤沒有爛的地方,開起來比別人的舒服些。遮風擋雨是夠了。但是後來發現水箱是漏的,換了水箱。油量表是壞的,只能憑感覺加油。後來水泵又壞了,修了。反正就是一直在修。經常天氣不好需要它的時候打不著火。

開一萬元以內的二手車,是什麼體驗:我有車了,真開心

所以我對它的評價就是 :從不雪中送炭,向來錦上添花。因為在農村不出遠門,不擔心被查,但是上路總是擔心,一是擔心拋錨,二是怕出事故。那車把我扔路上四次,有一次突然上坡時沒動力了,嚇一身汗。千萬別出事故,報廢車肯定全責。後來買了新車,賣了1000塊錢。所以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還是不要買這種車。哪怕是最便宜的新車,也比這種車強。

網友們,你們有沒有購買二手車的故事?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