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中應如何申請法律援助?(上篇)

民事案件中應如何申請法律援助?(上篇)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一些弱勢群體遇到糾紛,卻沒有經濟能力聘請律師,那這個時候怎麼辦?其實,我們是可以向當地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是我們國家專門給這些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保障制度。也就是說,如果您經濟困難,遇到的事情又必須通過訴訟途徑來解決問題,那這樣的話,您是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不僅訴訟費會直接予免除,就連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也是免費提供服務的。就算您不涉及訴訟的案件,那也是可以獲得免費法律諮詢的。所以今天給大家說的這個法律援助,您一定要好好看,我希望大家看了以後,對您有所收穫和幫助的同時,您也可以將這樣的法律制度傳播出去,幫助更多的人。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民事案件中哪些人可以享受免費的法律援助?什麼情況下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民事案件中應如何申請法律援助?(上篇)

一、 哪些人可以享受免費的法律援助?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享受免費的法律援助。在民事案件中,當事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也就是說,當事人只要滿足經濟困難和沒有委託代理人,就可以申請了。

但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比如未成年人因家暴要申請法律援助的,可以由法定代理人代為申請。但若是與法定代理人有糾紛的,可以由與糾紛無利害關係的其他法定代理人代為申請。比如精神病人因妻子遺棄想申請法律援助的,可以由他的父母代為申請。

那怎麼算經濟困難?經濟困難的標準並沒有統一的規定,主要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進行規定。舉個例子:以北京為例,經濟困難的條件就需要按照北京市低收入家庭認定標準執行。北京市民政局最新發布的城鄉低收入家庭認定標準就為家庭月人均2120元。那麼,只要滿足這個條件就可以向當地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了。

那這個經濟困難的證明怎麼出?經濟困難的證明一般由申請人住所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出具。證明應當包括申請人家庭人口狀況、就業狀況、家庭人均收入等信息。

經濟困難的證明是不是必須要的呢?這個呢,每個地方規定不一樣。還是以北京為例,就有幾種情況,法律援助機構可以直接認定經濟困難,不需要提供經濟困難的證明。比如屬於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的,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或者生活困難補助金的,在社會福利機構由政府供養的,重度殘疾或者患有重大疾病且無固定生活來源的,人民法院給予司法救助的。當然了,農民工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工傷賠償、因實施見義勇為行為自身受到損害申請法律援助的時候,就不受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

如果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準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準不一致的,怎麼辦?就得需要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準來執行。舉例說明:申請人是北京居民,依照北京的經濟困難標準就是家庭月人均2120元,但是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在山東濟南的,依照山東濟南的經濟困難標準就是濟南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每人每月596元,那麼就得需要依照山東濟南的標準執行,也就是家庭月人均低於596元的,才可以向山東濟南司法局申請法律援助。

民事案件中應如何申請法律援助?(上篇)

二、什麼情況下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民事案件申請法律援助是有限制的,並不是任何情況都可以申請。我們國家規定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一共有五種情況,比如請求國家賠償的,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請求發給撫卹金、救濟金的,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主張見義勇為受損害的,都是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

但是各省規定法律援助範圍還不一樣,具體情況還得需要按照各省規定執行。你比如說,北京市公民,除了國家規定的五種情況外,還可以因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導致合法權益受侵害的,因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醫療事故、產品質量事故以及其他人身傷害事故造成人身傷害請求賠償的,都是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

今天內容小編就分享到這裡,我們下期將繼續為大家講解申請法律援助需要準備什麼材料?以及申請時具體的過程是怎樣的?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