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日本近現代海軍戰術思想發展背後的故事

優質權威的軍事圖書出版機構

用閱讀鑄造軍迷的作戰空間

歡迎關注公眾平臺“battle-space”

後續精彩不斷

--------------我是分割線---------------

幾次海戰中,日本人的民族特性暴露無遺。本文來自於西風文化軍迷俱樂部粉絲投稿。

1887年,為發展海軍戰術,日本組建了一個委員會,以調研世界各國的海軍作戰策略。在同一時間,還成立了一所海軍參謀學院,由來自英國皇家海軍的約翰·英格爾斯上校執教。他提倡採用縱隊式的新型編隊策略,以克服日本人所聲稱的其海軍在面對在速度、火力和炮術方面佔據優勢的敵軍時所具有的缺陷。

你不知道的日本近現代海軍戰術思想發展背後的故事

然而,可能早在英格爾斯在日本教書期間,縱隊戰術已經被充分地建立起來。在黃海海戰(1894年9月17日)中,日本海軍曾採用縱隊(其中包括兩個中隊,由快速巡洋艦組成的機動中隊擔任先鋒,引導主力中隊)逼近採用大體上採用楔形編隊的中國清朝海軍。據認為,日本船隻遠遠快於中國船隻;它們駛過中國艦隊的前鋒,轉身攻擊它的側翼。隊形緊湊的日本中隊得以集中火力在幾艘中國船隻上。日本海軍有大量的速射炮,有助於這一戰術的實施;他們在黃海海戰中學到的最主要經驗是速射炮可使敵軍艦船缺乏保護的上層結構甚至一艘重型軍艦的上層結構亂成一團。不過,當時的日軍無法重創敵船,更遑論擊沉與之對陣的兩艘中國戰列艦。即使是這樣,中國人還是被迫退回了旅順港。

你不知道的日本近現代海軍戰術思想發展背後的故事

1901年,日本發佈了第一份海軍作戰守則。到那時候,日本海軍戰爭學院正在進行跟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一樣的訓練。到1902年,日本人瞭解了英國人的橫跨敵艦隊行進路線的部署觀念;日本相應地開發出多種戰術,其中包括欺騙性的機動,以迫使敵人被迫接受己方採用“T字橫切”戰術。

黃海海戰中兩個中隊的使用看來使得日本的海軍戰略家相信,一個力量平衡的艦隊應包括相當部分的裝甲巡洋艦中隊,以對戰列艦中隊進行支援。因此,在1896年開始的海軍軍艦建造項目要求建造4艘威力強大的戰列艦加8艘巡洋艦。

你不知道的日本近現代海軍戰術思想發展背後的故事

黃海海戰中,日本人還嘗試了另一種方案,選擇與中國艦隊齊頭並進,這種戰術可以大大限制敵方任何一艘艦船的火力。日本人在他們的下一場戰爭——反對俄國的戰爭——中繼續採用縱隊。

戰爭開始時,俄國的遠東艦隊,在規模上是稍大於日本艦隊的,駐紮在旅順港,就像十年前的中國軍隊一樣。日本人以一場針對旅順港內艦船的突然魚雷襲擊開始了戰爭,這又一次突襲跟十年前的做法沒什麼不同,只獲得了有限的成功。戰爭早期的最重要事件可能是一次成功的佈雷行動,該次作戰炸沉了俄國海軍的旗艦“彼得羅巴普洛夫斯克”號,並殺死了艦隊司令海軍上將馬卡洛夫。一旦俄國人被封鎖在旅順港,陸地作戰成為決定這場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日本陸軍設法帶著攻城炮包圍基地,擊沉除一艘戰列艦外的所有俄國戰艦(倖免的這艘船“塞瓦斯托波爾”號在俄國人投降前被拖進深水並鑿沉)。

你不知道的日本近現代海軍戰術思想發展背後的故事

你不知道的日本近現代海軍戰術思想發展背後的故事

俄國人決定派他們剩餘的(相當多的)艦隊去救援旅順港,在旅順港失陷後,這支艦隊仍舊繼續前來。在日本和韓國之間的對馬海峽,日本海軍統帥東鄉平八郎所部遇到了俄國艦隊。他將他的艦隊分成兩隊縱隊,驅逐艦處在後面,可以隨時派出去實施夜間攻擊。

你不知道的日本近現代海軍戰術思想發展背後的故事

為了讓敵人進入火炮射程,東鄉必須讓己方艦隊的前進方向旋轉180度,然後不斷接近俄國人。在理論上,在轉向的過程中,每艘日本船都可能與整個俄國艦隊遭遇,從而面臨毀滅性的結果。東鄉是幸運的;俄國人曾設想組成齊頭並進的隊形,每艘船舶分別轉向,去迎擊與他們的行進方向交叉行進的敵軍。在密集的火力下,俄國人的隊形被打亂了。

你不知道的日本近現代海軍戰術思想發展背後的故事

對於日本人來說,日俄戰爭留給海軍方面的主要一課是隻要團結一致、戰術得當而且擁有比如鏈式水雷這樣的巧妙的武器,他們就能克服自己的弱點,戰勝一個更加強大的對手。日本海軍思想家將這場戰爭看作決定性戰役致勝主義的證明;在日俄戰爭中,俄國人放棄了這場戰爭,雖然他們仍然擁有大量的資源尚未調動。日本人還有一種與此相關的信念,認為單獨一場巨大的失敗會使得更強大的對手放棄對抗,這種信念使得日本人對於在戰爭前進行一場足以扳回劣勢的戰鬥產生了濃厚興趣。第三個結論是,單艘船舶和單種武器的優勢對於戰爭勝負的作用可能是決定性的,這相應地導致了日本人後來對特種武器(比如在戰鬥中投入的極小潛艇、24英寸“長矛”式魚雷)產生了濃厚興趣。

你不知道的日本近現代海軍戰術思想發展背後的故事

日俄戰爭之後,日本海軍的注意力從俄國轉向美國。一場像對馬海戰那樣的壓倒性的勝利,會對戰爭起到決定性的影響——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日本人在二戰中忽視像商船隊保護這樣的問題也是符合邏輯的。但商船的航運保護在一場漫長的戰爭中是至關重要的。可能很明顯,從一開始,至少對於日本的海軍領導人來說,已經認識到脆弱的日本經濟不可能支持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在1906年已經幾乎崩潰——因此一切都取決於戰爭的初始行動。當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聲稱他能讓日本在頭6個月取得優勢,但在那之後“白宮將同意和平”時,他並沒有說出什麼跟很多高級日本軍官所想不同的意見。

你不知道的日本近現代海軍戰術思想發展背後的故事

夏國祥,文史作家,軍事書譯者,擅長以文字寄寓對於人生的領悟和情懷,文字數百萬,散落於各處。著有《文字的由來》《元素的故事》等,譯有《MP5衝鋒槍:特性、裝備和研發史》《伯萊塔M9式手槍》《M14:全能戰鬥步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海軍武器》等。

你不知道的日本近現代海軍戰術思想發展背後的故事

想了解更多,歡迎瞭解《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海軍武器》:諾曼·弗裡德曼/著,夏國祥、金存惠/譯,海洋出版社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