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共讀,知者不惑

【共讀內容】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導讀學者】

孫悟湖: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院 教授

梁中和:四川大學哲學系 副教授

【共讀筆記】

柳慧:

【論語共讀】第932天

孫悟湖: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本章內容是憲問篇的刪減版。14·28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智仁勇三者,乃君子之道,亦即君子之德,故《中庸》中有:“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在《論語》其他篇章中亦可佐證:12·4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4·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如何做到智仁勇?《中庸》中說: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智者、仁者、勇者的表現:6·22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6·23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成為智仁勇者,為何就不惑、不憂、不懼了呢?如朱子所言:“明足以燭理,故不惑;理足以勝私,故不憂;氣足以配道義,故不懼。”智者能洞察人情物理,故不惑;仁者克己愛人,處處出以公心,事事顧全大局,無個人之憂;勇者一身正氣,勇於改過自新,具有堅強意志,不懼困難。愚以為,智仁勇三者,缺一不可,如仁者,若卻智,不免“可逝”和“可欺”,勇者若缺仁和智,難免“勇而無禮則亂”。

梁中和:

9.2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1,丁師有言:有所不明則“惑”,不足以為智者也;有所慼慼然則“憂”,不足以為仁者也;有所氣餒則“懼”,不足以為勇者也。三“不”字,皆“必不”之意也,故,此章之所謂知、仁、勇,皆充極而言,此之謂“三達德”,而非言尋常之智、“先難”之仁、徒逞之勇也。充極而言,則智者極明睿,仁者極安詳,勇者極充實。而智、勇如此,又非仁者不能也,故,依於仁者有上智、據於仁者有大勇,不仁,雖“智”而必有“憂惑”、雖“勇”而必有“憂懼”,適以敗智、勇之義也。2,相關經文及其他文獻:《論語》:仁與勇:14.5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仁、知、勇並提:14.30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孟子•公孫丑上》昔者曾子謂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孟施捨之守氣,又不如曾子之守約也。《申鑑•雜言下》君子樂天知命,故不憂;審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懼。若乃所憂則有之。憂己不能成天性也。懼己惑之,憂不能免天命無惑焉。3,“五達道”與“三達德”《中庸》第二十章: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評析:從否定意義上講有“三不”,肯定意義上講又有“好學”“力行”和“知恥”,從發用上講又有“修身”“治人”“治天下”的次第推擴。因此三達德經由三大道而成就自身與他人、國家,可以說是人根本的德性,也是人之為人能夠達到的最寶貴的境地。三達德的關係並非平行,根本而言,仁是德性的基礎,知為認知和判斷能力,勇為積極有為的行動力。仁者必勇必知,以其全德後能仁,孔子尚自稱不能三月不違仁,可見仁之難和根本。而智者未必(注意不是“一定不”)仁勇,因其修身未做推擴,不及於他人;智者未必勇,以其認知與行動之間的距離未被克服;勇者未必智,因其思慮少,決斷快,未必無惑,行動力超出了認知速度;勇者未必仁,因此目的、旨趣不定,或為逞強好勝之習,不盡能成人成己。因而,仁知勇若能都達到,則無疑是君子,雖然人人皆知很難做到,但並不因此而否認其理想性、實現的可能性和實踐中的有效性。

當然,從達德意義上講,真勇者必也智仁,真智者必也仁勇,方才是就習成上、次第上講。

達德均在事上磨練,非一日之知,一時之勇,片刻之仁。

馬震宇:

四十不惑,四十而知(智)?

張楠:

@馬震宇 還是不妥

張弛弘弢:

道者,仁之居所。智者,知道不惑道;仁者,悟道不憂道;勇者,行道不懼道。三達德者,三居道者也。

馬震宇:

@張楠 為何?

張楠:

@馬震宇 智者不惑和不惑者智本身就是完全不同的啊[呲牙]

可以結合起來看但是肯定不能一樣

張弛弘弢:

@馬震宇 四十依然惑於道,五十隻能還啃老,不足畏。

不惑,不是沒有(不應該)迷惑,而是對……不再迷惑。對什麼呢?(先王)之道也。

本章不找出一個賓語(或介賓)來,總是要惑的。

李偉東:

由仁生智,由仁生勇。仁智勇三位一體。

張楠:

@張弛弘弢 我認為是一種狀態要加個賓語容易理解但是讓智者仁者勇者狹隘了

馬震宇:

@張弛弘弢 智(知)者不惑,不惑什麼?四十不惑,惑什麼?最終回到道上了。

@張楠(志願者) 惑惑中。。。[捂臉]

張楠:

@張弛弘弢 可道之道可是為大道?

正是因為是大道才不該加賓語@張弛弘弢 可道之道可是為大道?

正是因為是大道才不該加賓語

張弛弘弢:

@張楠 道,大道,都狹隘了,何謂之廣?

張弛弘弢:

@馬震宇 萬事萬物皆歸於道,理一之功也。[呲牙]

李偉東:

大道唯一,諸學同源,人類一家。

張弛弘弢:

@張楠 概念不可偷換。說道說道的“道”,非此道也。

馬震宇:

這個惑是,總想不依道而行,俗話講聽人勸吃飽飯,總想全面拋棄前人經驗,重新搞一套,當然會惑。

張楠:

@張弛弘弢 我是覺得硬要加個賓語大道或許是合適的但是加個大道加賓語可以理解為沒有加

@張弛弘弢 要這樣說也可以

張弛弘弢:

@張楠 非道加賓語,是道暫做了賓語,是你沒看懂?還是我沒說明白?此,吾之惑也。

馬震宇:

@張弛弘弢 但是道表現出的說法太“虛”。。。

張楠:

我是覺得我明白您的意思才說的不必加啊[偷笑]

張弛弘弢:

@張楠 不能因為吃了個饅頭,飽了,又說,那個饅頭,白費了。成相聲了。[呲牙]

張楠:

@張弛弘弢 並不是這個意思

而是說我吃飽了需要說我是吃食物吃飽的麼

並不是白費了而是白說了[偷笑]

張弛弘弢:

饅頭,非食與?非物與?[調皮]

非食物與?[呲牙]

張楠:

不說吃食物並不代表我可能吃其他東西吃飽啊

而且這個例子不恰當啊饅頭太具體了而道是抽象的

張弛弘弢:

所以說,我們說的,都是廢話,還是溫習原典去吧!

張楠:

文字遊戲罷了

說的沒啥區別

馬震宇:

@張楠 饅頭這個詞也很抽象,[耶]

劉國慶:

謝謝各位老師導讀[玫瑰][玫瑰][玫瑰]我說幾句個人看法,敬請各位師友指正[握手][握手][握手]

本章和《憲問》中的一章重複。那一章的原文是: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憲問》)把知、仁、勇,作為君子的三項“道”。但在《禮記中庸》中,知、仁、勇又成了“德”,那一章說,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那麼,智仁勇三者,是“君子之道”,還是“天下之達德”呢?我們需要理清楚在儒門中,道、德的不同含義。

“道”在論語中有四種涵義。第一個意義是“說”,就是“娓娓道來”的“道”,比如子貢所說的“夫子自道也”,或“樂道人之善。”。第二個是道路的道,比如“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第三個是“引導”的導。如: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導”和“道”是相通的。因為你引導別人,必定是按照某一條道路(方式)的。同時,用語言來引導一個人,開導一個人,也和“說”的含義相通。第四種涵義,是“道德”的道。現在我們把“道德”二字連言,用來表示個人的良好的品質。在古代,道是道,德是德。意義雖然緊密關聯,但卻有特定的意涵,很多時候不能混用,這兩個字連用,帶來了很多我們想象不到的後果,我們需要釐清這兩個概念。

在《尚書》中,我們見到大量的論述“德”的文字,但在抽象的意義上使用“道”這個詞的,卻只有很少的幾次。其中一次是在被疑為晚出的《洪範》一文:“無偏無陂,遵王之義;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會其有極,歸其有極。”另一次是在《康誥》中,那裡“道”的意義是法律:王曰:“嗚呼!封,敬明乃罰。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終自作不典,式爾,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殺。乃有大罪,非終,乃惟眚災,適爾,既道極厥辜,時乃不可殺。”“既道極厥辜”,是按照法律(道)處(極)他(厥)的罪(辜)。王說:“啊!封,對刑罰要謹慎嚴明。如果一個人犯了小罪,而不是過失,還經常幹一些違法的事;這樣,雖然他的罪過最小,卻不能不殺。如果一個人犯了大罪,但不是一貫如此,而只是由過失造成的災禍;這是偶然犯罪,可以按法律給予適當處罰,不應把他殺掉。”

疑《洪範》之文晚出有很多理由,我們僅僅補充一個旁證,即它與《墨子兼愛下》思想的高度重合:且不惟誓命與湯說為然,《周詩》即亦猶是也。《周詩》曰:“王道蕩蕩,不偏不黨;王道平平,不黨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厎。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視。”若吾言非語道之謂也,古者文、武為正均分,貴賢罰暴,勿有親戚弟兄之所阿。即此文、武兼也,雖子墨子之所謂兼者,於文、武取法焉。不識天下之人,所以皆聞兼而非之者,其故何也。而墨子中這一段,卻很明顯來源於《詩經·小雅·穀風之什·大東》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眷言顧之,潸焉出涕。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來,使我心疚。西周初年,“三監”叛亂,殷商後裔武庚聯合東方舊屬國奄(今山東曲阜)、蒲姑(今山東博興)及徐夷、淮夷起兵反周。周公東征,經過三年戰爭,誅武庚,黜“三監”,攻滅奄等十七國。繼而,遷殷頑,封建姬姓大國(魯、齊、衛、燕)監視東方各小國,實行分區經營。距鎬京較近各小國統稱小東,較遠的各小國統稱大東。從鎬京到東方各國修築一條戰略公路,據《逸周書》:“闢開修道,五里有郊,十里有井,二十里有舍。”即所謂“周道”,或稱“周行”。這條路,從《大東》來看,是政府專用道。“君子所履,小人所視”。小人不能夠走在這條“周道”上。

但在墨子那裡,這首詩的“周道”,就抽象到了“王道”,不僅如此,還增加了至關重要的四句話“王道蕩蕩,不偏不黨;王道平平,不黨不偏。”即變成了公正的王道,這與《康誥》中把“道”解釋為法律,完全合一了。論語中,正處於“道”的客觀性、公共性被發現,同時被普遍化的過程中。我們能夠觀察到在這個過程中的種種過渡現象,及其過渡的語義。大多數時候,論語使用“道”這個詞是把“行”從“行走”,普遍化為“行動”,擴展“道路”的含義到行為的所有方面。“道”就從道路,普遍化為“道理”,或者“方式”。比如: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這裡的“道”,用於射擊比賽。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父之道,既從形象上說,就是父親所走過的路,也是兒子“行”的路。但從其外延來說,這裡的“行”,已經是“行為”,不是“行道”。

但“道”是相對於目的地的路徑。“道”這個詞的內涵,不可分割地與此種方式所能夠達到的目標相連。不同的目的地,就需要走不同的道路。論語中很多時候還保持著對道和目的地關係的思考:知道這條道、踐行這條道,以實現目標,就是“有道”。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這裡的“道”,是“其”道,即“富與貴”之道。可見道是實現特定目標的路徑。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這裡的“道”是“出”的道路,“出”是目標。既然“道”是目標,就有各種各樣的道,以實現各種各樣的目標。子曰:“衣敝韞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目標就有大小,大目標由小目標組成,而且需要更長的時間去實現。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這裡子夏認識到“道”有大小,是一個進步。但他卻同時犯了一個錯誤,認為大道不是由小道組成的。不走小道,就可以到“大道”。這其實是“道”的形象帶來的誤導。

在這裡,作為物理的道,和作為成就理想的方法的道,就開始混淆在一起了。作為事物原理的道,一物有一物之原理,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各自研究各自的規律,沒有大小之分。但對於成就人工的事物來說,因為一個人造的事物可能由其他事物組成,這中間就有一個互相包含的關係。比如,你要造一輛汽車,就需要會造車輪、底盤、發動機、車廂;你要會造車輪,就需要會造輪胎和輪盤。要造輪胎,有需要先造橡膠,再買模具。這是一個層層包含的關係。大的目標包含著若干個小目標。小目標又包含著若干個更小的目標。除了自然原理、人的技術這兩種道之外,還有第三種道,即是人和人合作的規則。自然之道,我們面對的是沒有意識的物。而人和人的合作,面臨的是能夠互相認識、互相合作、互相防範的個體,而每個個體既有自己的感覺和評價,因而需要讓自己的生活境況得以改善,又需要在競爭中讓自己的團體生存下去。這個公共相處之道,為一個群體(邦或天下)共同的道。這個道存在,每一個人可以經由這條道實現自己的目標,則天下太平。如果這個共同的道失去了,每個人無法經由合作的方式實現自己的目標,就會採用非合作的方式,如偷盜、欺騙、搶劫等方式實現自己的目標。這時整個群體即陷於混亂之中: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當邦無道的時候,即整個人群失去秩序的時候,孔子力求恢復秩序: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問題在於,孔子想怎麼樣恢復秩序?他唯一的辦法是輔佐君王。“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但如果“君”本身無道呢?這個時候,孔子誇獎的君子之德,是遽伯玉之德。可是遽伯玉並不是能夠恢復秩序的。“君子哉遽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卷而懷之。”對於不論君本身如何,都直道而行的史魚,孔子讚賞,但自己卻不冠以“君子”之德,實際上是不希望學生們去學: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

事實上,在春秋時,王室衰頹,賴齊桓晉文之力,華夏抵抗荊楚、戎狄的入侵,並保證了社會的基本秩序。《孟子告子下》中說:五霸,桓公為盛。葵丘之會諸侯,束牲、載書而不歃血。初命曰:“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再命曰:“尊賢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無忘賓旅。”四命曰:“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專殺大夫。”五命曰:“無曲防,無遏糴,無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但孔子對於齊桓公會盟諸侯的做法,內心中是很矛盾的。既認為是“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又承認“管仲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因而對於這種諸侯維護“道”的責任,孔子說:“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逸民:

公羊家的說法,實與文不與

劉國慶:

論語中有一章極為特別,既不是孔子的話,也不是孔子學生的話,甚至也不是孔子自己或者他學生們的行為。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論語的作者們把柳下惠的話記錄下來,其實是把柳下惠的話當成了孔子教誨一樣尊崇。柳下惠在這裡,以“直道”對“枉道”,尤其是當我們知道尚書中的“道”就是“法”,而柳下惠是“士師”也就是“法官”,因而他口中的“直道”,就是獨立司法,而他口中的“枉道”就是“枉法”,我們也就知道孔子的後學,對孔子“邦無道而卷而懷之”的做法是有微辭,而欣賞“直道而事人”的司法公正傳統的。對於共同體秩序的破壞,一種類型是內亂,一種是外部戰爭。而平民自主參與對外戰爭,鄭國有弦高犒師,魯國有曹劌論戰。《左傳·莊公十年》記載: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孟氏使陽膚為士師,問與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極為特異的是,曹劌所說的“忠”,與我們平常理解的完全不同,不只是臣忠,而是君忠。而曹劌認為君忠的原因,正是莊公對於司法的認真態度,“必以情”,交換了曹劌支持莊公作戰的決心“戰則請從”。可見,邦之道,或者說,邦的法律,本是公道,而不是私道。因而,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守護,而不僅僅是君子才有責任守護。天子、公候,固然有守法職責,但因為法律是公器,在天子、公候不能守法時,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糾正天子、公候的行為,讓他們守法,或者,選擇能夠守法的人。

“道”有如此多種含義,那麼說“知、仁、勇”是“君子道”,這裡的“道”究竟是什麼含義?顯然,不是言說、道路、引導的含義,只能是道理的道。而道理的道有三種含義:自然規律、操作方法、合作規則,又是哪一種呢?顯然不是自然規律。君子不是自然的,而是人的意志自我塑造的,而且時時惕勵的。也不是合作規則,因為“智”、“仁”、“勇”都不是具體的規則。因而,這裡的“道”只能是“操作方法”的含義,即塑造君子人格、砥礪學生成為君子的辦法。那麼,如何鍛鍊學生們的智、仁、勇,以成就君子呢?《中庸》中有明確的做法: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即通過鼓勵學生們好學、力行、知恥,就能讓學生們更為智慧、仁愛、勇敢。作為“好學、力行、知恥”的結果,“知、仁、勇”,也是學生們自身的人格的一部分。按照朱熹的說法“德之為言,得也,行道而有得於心也。”因而,“智仁勇”也是“德”。它們既是“君子之道”,又是“君子之德”,是指它們既是形成君子人格的手段,從智、仁、勇能夠產生出更為豐富的人格來,同時它們也是君子人格的一部分,需要通過好學、力行、知恥來修煉。

張弛弘弢:

@劉國慶 多年前,我讀過一本蘇聯的短篇小說集,其中一篇,題目是《蛇》

劉國慶:

正是這個學習過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讓每一個人的經驗成為他人的財富,帶來知識的擴散及普及,從而造成族群和族群之間、個人和個人之間知識的一致性不斷增加。有效的知識保留下來,無效的思想被淘汰掉,全人類共享同一個知識庫。學道不分東西,就是因為東方人、西方人都具有學習能力,都會思考對方的成功經驗是否會適用於自己,並在可能的情況下加以運用。

張弛弘弢:

注:竟然獲得了一等獎哦。

劉國慶:

@張弛弘弢 是啊。我和您看法一樣。這個問題太糾結了。

張弛弘弢:

糾,易結,不易解呀!

劉國慶:

是啊。有一些基本概念,道、德、仁、義、禮,有一點點的偏,就會“失之毫釐,謬之千里”了。而要在汗牛充棟中把那一點找出來,實在費心思

李偉東:

大道唯一啊

所以,夫子說: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丁躍偉:

[強][強]@劉國慶 在太公兵法等謀略書裡,確實寫作道、德、仁、義、禮

李偉東:

文以載道。如果文不能載道的話,或者我們的解讀偏離大道的話,文就把人給害慘了...[偷笑]

劉國慶:

道、德分開,才能夠建立尋求共道的機制,而不是認為某些人“體道”了。

道德連言,以德遮蔽了道。這是我們這個民族大多數人思維的誤區。

馬震宇:

體即為實踐的一種方式。

張弛弘弢:

耶穌說,愛我,就得道了;老子言,無為,就得道了;佛陀示,放下,就得道了;孔子曰,復禮,就得道了。

馬震宇:

重在實踐非(邏輯)分析,邏輯分析的越完美其實距離“道”越遠。

崔茂新:

@劉國慶 道,或曰至道,是絕對真理,是無止境追求的目標,德,是行道有得的生命體驗。道德,實際上是趨向於道且見道之光的人格追求與生命體驗。

劉國慶:

老子之偏,在於以自然之道理解人文之道。

馬震宇:

老子哪裡理解或講人文之道了[捂臉]

李偉東:

道如樹根,不可見;德如樹幹,根生之,可見。故言,無行無德,無道無德。八德之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皆為可見之德。

劉國慶:

我是覺得應該把道這個詞分為三個:原理、技藝、規約;德這個詞倒不用動,現在所說的“修養”就可以了。

張弛弘弢:

@劉國慶 道和德,本來就是分開的,真正連用成一詞,並具現代意義,是唐(大概)以後的事情了。

劉國慶:

@張弛弘弢 是,在論語中是分開的。

馬震宇:

老子的德道與孔子的道德完全不同層面的事。

李偉東:

老子言天道,孔子言人道,天道蘊含人道...

張弛弘弢:

@馬震宇 這,正證明瞭:道,無處不在。

小閻: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馬震宇:

是呀@李偉東 @張弛弘弢 這是用現代漢語理解古代文字。

張弛弘弢:

@馬震宇 更正:把理解改成解釋[憨笑]

馬震宇:

@張弛弘弢 這裡不解老[捂臉]

張弛弘弢:

喻老乎?

馬震宇:

@張弛弘弢 理解是自己的事,解釋是給別人聽的?回頭喻

李偉東:

不執於名相,惟真理是求。

劉國慶:

@張弛弘弢 管子中就有多處道德連言的

“可正而視”言察美惡,審別良苦,不可以不審。操分不雜,故政治不悔。“定而履”,言處其位,行其路,為其事,則民守其職而不亂,故葆統而好終。“深而[表情]”,言明墨章書,道德有常,則後世人人修理而不迷,故名聲不息。(《宙合第十一》)

李偉東:

指月之手,旨在月乎?旨在手乎?

劉國慶:

戒第二十六是故聖人上德而下功,尊道而賤物。道德當身,故不以物惑。

馬震宇:

連著寫就代表一個詞。。

劉國慶:

是故道德出於君,制令傳於相,事業程於官,百姓之力也君臣上第三十

是故別交正分之謂理,順理而不失之謂道,道德定而民有軌矣。

篇目同上。

還有些,不刷屏了

張弛弘弢:

@馬震宇 對!他悟自悟兩重天,解論無需一家言。每晨一點小感悟,自是心悅賽神仙。

@劉國慶 [強]道,定路;德,定軌。道德即定,軌跡出矣![玫瑰]

馬震宇:

論語云知者不惑,如今“知”者大惑。

劉國慶:

@張弛弘弢 [握手][握手][握手]

小閻:

智者不惑,知者大惑[憨笑]

丁躍偉:

道德二字,大概自漢始合而為一。道德二字的內涵,非常認同崔師解讀。————道,或曰至道,是絕對真理,是無止境追求的目標德,是行道有得的生命體驗。道德,實際上是趨向於道且見道之光的人格追求與生命體驗。

馬震宇:

道與真理有關係?這關係有多大,道分陰陽,有真假嗎?

張弛弘弢:

當下,雖高鐵橫行,但缺人生之路,鮮人德之軌,是謂人心不軌。[呲牙]

丁躍偉:

德者,得也,行道而後有德(得)也。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夫子對道德的理解,要比我等深刻許多

馬震宇:

走路太少了。。

劉國慶:

“道”的幾重含義,不分開,永遠是亂源。

原理、技藝、理想、規約。

丁躍偉:

@張弛弘弢 [呲牙][強]高見

馬震宇:

道是實踐的,不是分析的。。。

丁躍偉:

讀心理學再論“道”[偷笑]

張弛弘弢:

@馬震宇 咱們中國人,就是長於實踐理性嗎,沒毛病!

@閻筱璇大連 從嬰兒心理學開始……

《論語》共讀,知者不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