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三大误区”,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罪魁祸首

百病腰为先,因为脊髓是人体第二个中枢神经系统,腰椎部位的周边神经控制着人体的下半身的感觉和运动,所以腰椎一旦出现问题,就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发病缓慢,治疗周期长,症状严重。多数患者病急乱求医,容易陷入各种误区,花冤枉钱,走冤枉路,耽误治疗。以下是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常见的3大误区。

腰间盘突出“三大误区”,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罪魁祸首

误区一、姑息迁就,得过且过

腰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很多20-45岁的高发人群自认为身强体壮,根本不重视自己身体的“小病小灾”,并没有把自己腰部的不适感放在眼里,不预防,也不医治。其实,腰椎间盘突出初期是最佳治疗时期,早发现,早治疗才是正确的方法。

腰间盘突出“三大误区”,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罪魁祸首

误区二、大量吃药,长期注射

口服药和注射疗法是临床上常见的两种缓解方法,无法治愈腰椎间盘突出。

药物治疗多为消炎药,主要起到消除神经根炎症 的目的,但因为无法解除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炎症消除后仍会反复发作,且西药副作用较大,不宜长期服用。

注射疗法,主要通过注射蛋白酶等药物溶解突出或脱出髓核,髓核暂时消失,但纤维环仍然处于破裂的状态,随着髓核的再次生长和椎间隙压力的增加,仍然会再次突出,且此类注射剂容易导致过敏。

误区三、过分激进、盲目手术

通过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非首选,临床上约80%患者不需手术,仅通过保守治疗即可治愈。只有经保守治疗无效,病人疼痛无法解决、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的时候才需要进行手术。况且手术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发症也会有很多。腰椎是人一生中活动较多的部位,经过手术后,其他椎间盘承压发生变化,更容易发生退变,导致椎间盘突出复发。

腰间盘突出“三大误区”,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罪魁祸首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一般采取中药的保守治疗方式,中药温和无副作用,也不会存在手术后留下的后遗症和并发症等情况,不过目前中药市场龙鱼混杂,因此大家一定要选择那些国家保障和认可的,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康复结果。

一级核心学术期刊《中华骨科杂志》中曾刊登过中医古方膏贴——【三川归筋骨贴】

三川归筋骨贴传承于400年明朝正德年间,坚持采用原产地中药材,经过36道工序古法熬制,具有痛经活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功效。经皮给药,能够有效消除神经根无菌性炎症和水肿,疏通经络滋养受损的椎间盘,使其恢复原有弹性,达到椎间盘回缩,解除神经压迫的目的。

经10万临床案例验证,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关节炎、滑膜炎、半月板损伤等骨科疾病,有效率90%以上,获得了中医最高荣誉——国家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作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的正规纯中药膏贴,现在足不出户就能在淘宔上找到,十分方便。

腰间盘突出“三大误区”,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罪魁祸首

生活中预防腰突的小方法:

1. 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把腰部以及身体的各个关节活动开,运动强度从小慢慢变大,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要上来就做大幅度的动作,保证腰部不要受到损伤。

2. 注意腰部保暖,不要久坐冰凉的石凳,特别是现在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吹空调,吹空调时最好把温度调到26度为宜,特别是患上腰突的患者不要使用凉席,竹席等,一定要做好腰部的保暖措施。

3. 注意站姿和坐姿,尽量做到能站着就不要坐着,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一定要保证脊椎是处于一个正常的生理曲度,避免“葛优躺”和“跷二郎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