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瑞姆 人民日報昨天發文了:父母都該知道這個!

昨天,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刷爆了整個朋友圈,故事講述了一位8歲孩子的母親發現孩子偷錢後的處理過程,眾多網友紛紛點贊。

這位八歲孩子的母親,發現放在窗臺的兩百塊錢不見了,在發現了女兒偷錢之後仍在撒謊,並沒有馬上發脾氣,而是不急不躁,通過循循善誘的詢問,女兒最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為許多新手父母樹立了榜樣,我們快來看看她是怎麼做的。

德瑞姆 人民日報昨天發文了:父母都該知道這個!

以下是文章部分摘取:

我開始說:你不要緊張,媽媽不會罵你。

我說,你上學兩年了,撿到過錢嗎?

她:沒有。

我:我們家這麼多年也沒有少過錢,我今天第一次少了200元,你就說你今天就撿了200元。你覺得可能嗎?

我:我昨天問過你有沒有拿,你說沒有。我今天問你有沒有拿,你說沒有。

她:我是......

我:我說完你再開說!

我:你一回家,芝麻大的事都一件一件跟我說,撿到錢你為什麼都不說?

我:媽媽一而再再而三問你有沒有拿,你說沒有。然後說學校裡撿的,還要還給老師,你編故事騙我?你打算編到什麼時候?

她開始哭了:媽媽我錯了,我錯了,對不起,對不起......

然後我繼續說了半天,大概就是一二三。她也說,一邊哭一邊說。

我最後說,今天媽媽批評你,你覺得委屈嗎?

她:我不懂委屈是什麼意思.....

我:你覺得媽媽兇你兇的對嗎?

她:媽媽兇的對,是我不對。

然後我就送他們上床去睡覺了。我親她晚安的時候,她抱著我又哭了。”

德瑞姆 人民日報昨天發文了:父母都該知道這個!

· 01 ·

在經歷了這場風波之後,這位媽媽也有了非常多的感悟,其中她提到很重要的一點,“知道一點心理學是有好處的。”

“當面識破謊言的方法很簡單,就是不停的追問。”

“但這個技巧對孩子不能隨便用,今天是原則性問題,不然我不去戳破她們的小花招。”

德瑞姆 人民日報昨天發文了:父母都該知道這個!

面對孩子犯的一些錯誤,類似於偷錢、撒謊、欺負別的孩子等等,我們作為父母,究竟該怎麼辦?

一味的批評和指責並不能解決問題,可能還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像一位網友的評論:

“自己反思。家長想好怎麼說,第二天再處理。這時孩子內心已經反醒過,很容易承認錯誤,家長也能心平氣和的教育孩子。”

美國著名作家珍妮·艾裡姆在自己的新書《養育女兒》裡這麼說道:“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德瑞姆 人民日報昨天發文了:父母都該知道這個!

· 02 ·

在中國,對孩子關於性與金錢的教育,一直是缺失的。

而這兩點都涉及到人類心理更深層次的個體需求和慾望的滿足。

如果孩子從小就得不到對性與金錢的正確認識和良好體驗,對孩子心理健康的發展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傷。

從小就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是需要每一個為人父母多去考慮的,孩子對金錢的態度需要指引,更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

回憶一下,我們小時候在看到別的小朋友有漂亮的文具盒或者玩具時,是不是也會有想去擁有的衝動呢?

德瑞姆 人民日報昨天發文了:父母都該知道這個!

很多人都有過趁機不備偷拿大人錢出去買玩具的經歷,其實這種錯誤為父母提供了絕佳的教育孩子的機會,可有些父母一聽到這種事情,立馬火冒三丈,上綱上線,將這種事看成孩子的品德出了問題,甚至暴打孩子一頓,沒有給予孩子很好的引導和教育,使孩子內心蒙上了陰影。

關於金錢,最好的方法就是開誠佈公,與孩子大大方方的談論他需要的錢。當孩子有多餘的需求時,父母可以與孩子認真分析這些需求是否合理。

如果合理,就跟孩子商量孩子需要付出什麼樣的努力才能實現,比如考試取得好成績,或者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等等。而如果不合理,就跟孩子仔細討論不合理的地方在哪裡。

這種在明面上的討論要遠遠好過對錢藏著掖著的給予,孩子也更易於接受。

德瑞姆 人民日報昨天發文了:父母都該知道這個!

· 03 ·

故事中關於孩子撒謊的問題,其實在兒童發展心理學中認為,撒謊屬於一種比較高級的認知活動,需要具有一定的同理心和控制能力以及創造性才能完成。

而2014年果殼網的"菠蘿科學獎"心理學獎項得主——多倫多大學兒童研究所的李康團隊,他們的研究結論是:越早撒謊的孩子越聰明!

德瑞姆 人民日報昨天發文了:父母都該知道這個!

該團隊認為撒謊是大腦的高級功能,是孩子認知能力發展的表現,是孩子成長的里程碑。

撒謊的孩子,跟不撒謊的同齡人相比,有更加優越的認知表現,孩子第一次撒謊,跟孩子第一次開口說話和第一次學會走路一樣珍貴。

他們最後說:說謊說得好,說明孩子發育正常,聰明伶俐,日後無論學習工作都能按時完成並且遊刃有餘。

但我並沒有鼓勵孩子撒謊或讓父母縱容孩子撒謊,而是希望家長們能更理性的面對孩子撒謊,引導孩子,讓他明白撒謊是不對的。

美國前總統卡特說:“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比對孩子身體的關心更為重要,孩子只有具備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戰未來,走向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