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美食“永城三宝”做法

一、薛湖牛肉水煎包

中国传统美食“永城三宝”做法
中国传统美食“永城三宝”做法

始于北宋年间,永城薛湖集有一人在东京开封府皇宫主厨,一次皇后寿诞,宴请群臣,厨师曾献上家乡煎包及豆粥,群臣尽食一空,宋王大喜,予以重赏,御赐特封为“二品包子”。使用特制精粉、黄牛肉、红薯粉条、十八味中药材调馅、用钢板平锅煎制而成,开口露馅,皮身晶润,底色焦黄,尝之外酥里嫩、滋香满口。

制作方法:

①将面粉加入温水和成面团,等面醒以后上案,揪成小块,逐个擀成小圆片(比饺子皮厚点)。

②把牛肉与粉条剁碎,放入精盐煨起,再将切碎的姜丝、葱丝、花椒粉(看个人口感)芝麻油等一起放入肉里拌匀成馅。

③用皮包上馅成大饺子形,摆放在刷匀油的深底的平底锅上,摆满为止,盖上锅盖煎到油沸,倒入一碗面水(面 水,和牛奶查不多就行),面水倒入时要均匀,尽量避免面水淋到包子上。盖上锅盖5分钟左右即可,当煎包底部呈焦黄色时即可出锅食用

二、永城豆粥

中国传统美食“永城三宝”做法

永城豆粥是用绿色食品大豆、小米、经沸水浸泡,然后用石磨人工细磨,多遍过箩,取其精华汁液,用地锅熬制而成。有“稠而不粘、满而不溢、谷色谷香、暖胃健肾”之美誉;曾被汉武帝封为“二御粥”。。

做法:

① 大豆泡一夜,泡完用豆浆机把豆浆打出来,打好的豆浆有沫,把沫去掉

②糯米量和泡过的豆子,体积一样即可,也放在豆浆机里打,打出汁液来,但是切记

③豆渣和糯米渣都需要去掉,尽量去除干净

④ 现在可以上火了,先熬豆浆,等豆浆煮开了 在把糯米汁液一勺一勺的放进去煮开后,在煮一会,这样会去除生豆子味道,非常香

三、永城潵汤

中国传统美食“永城三宝”做法

潵(sá)汤(古通撒,即撒汤)汉族风味小吃。肉不见肉,不腥、不膻,不腻、状若王浆,色似淡酱,味美鲜香。色、香、味具佳,冬夏皆宜。曾被乾隆皇帝御封为”天下第一汤",天下名扬。

做法:

一般经选料、制汤、成糁三步。主要用料以肥老母鸡肉、麦米、葱、姜、五香粉、盐、面粉等。以鸡糁为例,通常以300碗糁为一制作单位,需用母鸡10只,麦米250克,葱750克,姜1500克,五香粉150克,盐750克,酱油1000克,胡椒粉150克,面粉5000克,味精120克,水及点碗用的香油、醋适量。制作时,将火攻至发响,加入鸡和麦米,熬煮3至4小时,把鸡捞出拆架,再把葱、姜、盐、胡椒粉、五香、酱油放入盆碗中搅拌均匀,连同鸡一起投入甑中,用小火吊十几个小时,吊出高汤来。开锅后,将面粉加水调成糊状,入甑。再开锅,即成。饮用时,将味精放入搅拌。在碗中放熟鸡肉丝,用糁汤浇上,点上少许酱油和醋,便成了汤薄味浓的鸡肉糁。这还不算,蛋花不是煮熟,而是用滚热高汤直接冲开。为了避免留下生蛋的腥气,师傅得有足够臂力和准头,把煮沸的高汤举到半米高空,手腕一扬间,沸汤如飞流瀑布急冲直下,高温与速度兼备,一碗蛋花简直冲得气势如虹。有的还加进砂仁、公丁香、陈皮、肉桂、紫豆(去皮)、八角茴、小茴、玉果、广桂、白芷、良姜、花椒等药料,以增加温脾健胃功能。

中国传统美食“永城三宝”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