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聽不清你說的話了……」每年3萬兒童因不當用藥而耳聾

一個滿臉憔悴的患兒家長問了華子一個問題,兒童弱聽怎麼治療,藥物導致的兒童耳聾是否可以治好?華子盡力地安慰他的同時,感到非常的痛心。根據《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白皮書》中的數據,

因為用藥不當,我國每年約有3萬名兒童耳聾,有7000名兒童因為用藥不當而死亡。就在2018年初,央視有一則“兒童用藥”的公益廣告刷爆朋友圈,廣告中的小天使說:“我的世界很安靜,沒有一點點聲音。媽媽說3年前,我發高燒,用藥不當後,我的聽力越來越弱……我想對媽媽說話,但著急說不出來,是我把媽媽氣哭了,但媽媽卻跟我說對不起……”

“媽媽,我聽不清你說的話了……”每年3萬兒童因不當用藥而耳聾

所有的成人都會經歷童年,但兒童卻不是成人的縮小版。有很多成年人用的藥物,並不是減量後就可以給兒童服用的。兒童的器官生長髮育未成熟,生理以及病理的表現與成人並不相同,藥物在兒童體內的代謝與成人也不相同,藥物在成人身上所表現的輕微副作用,在兒童身上很可能就是中毒反應。

預防兒童弱聽要注意三點:

“媽媽,我聽不清你說的話了……”每年3萬兒童因不當用藥而耳聾

1、孕期女性注意戒菸戒酒,不要亂用藥物。煙、酒、藥物等物質會影響胎兒發育,哺乳期女性也應留意,有些藥物會通過乳汁分泌,對嬰兒造成不良影響。所以在孕期或是哺乳期一定要多加小心,如果患有疾病,應當在權衡利弊之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對胎兒影響最小的藥物。

“媽媽,我聽不清你說的話了……”每年3萬兒童因不當用藥而耳聾

2、積極做新生兒聽力篩查。在新生兒出生3至5天內可做聽力篩查,目前採用的篩查方法可在新生兒自然睡眠或是安靜狀態下進行,安全無創,客觀快速。對明確診斷為永久性聽力損失的嬰幼兒在出生後6個月內進行科學干預和訓練,絕大多數可以迴歸主流社會。

“媽媽,我聽不清你說的話了……”每年3萬兒童因不當用藥而耳聾

3、不要亂給兒童服藥。正如本文開端華子所言,兒童不是縮小版的成人,很多成人藥品不能減量給兒童使用。比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非甾體抗炎藥、高效利尿藥、抗瘧藥和抗腫瘤藥等皆有潛在耳毒性會造成兒童弱聽甚至耳聾,而且很難逆轉。在3萬名因不當用藥而耳聾的兒童中,有95%使用了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動物實驗證明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對耳蝸前庭毛細胞破壞的程度從大到小依次為:新黴素>慶大黴素>二氫鏈黴素>阿米卡星>大觀黴素。

“媽媽,我聽不清你說的話了……”每年3萬兒童因不當用藥而耳聾

華子提示,為了孩子的幸福,請不要以成人的經驗給兒童用藥。當孩子生病時,請找專業的兒科醫生進行診治,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兒童用藥。不要讓我們的天使只能用文字告訴你:“媽媽我怕,我不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只能遠遠地看著。有時候我大發脾氣,摔東西,媽媽,不是我不乖,只是想對你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