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內幕解密:一桶石油,見證了日本帝國主義的覆滅

如果將一個人渾身上下的血液抽離乾淨,那麼這個人會怎麼樣呢?毫無疑問最終會變成一具乾屍,生機全無。同理,對於整個國家而言,這樣的血液同樣重要,只不過國家的血液並非人身上的血液,而是這個世界應用最廣泛的能源之一—石油!

二戰內幕解密:一桶石油,見證了日本帝國主義的覆滅

機械化戰爭又稱現代化戰爭,發軔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機械化程度已有了極大的提高,歐、亞、非三大戰場上都展開了大規模的機械化戰爭。機械化戰爭對石油的依賴是勿庸置疑的石油保障程度如何,不僅影響軍隊機動性和戰鬥力,而且已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條件之一。

日本,作為二戰中的主要元兇,是世界上典型的貧油國,其本土石油蘊藏量和開採量極少,那麼石油因素在日本的對外政策及對外戰爭的決策中佔有一個什麼樣的位置?是如何影響其戰爭進程乃至戰爭後果的?

石油是使日本瘋狂,不惜冒險一搏的動機之一

近代日本是一個具有濃厚封建性的帝國主義國家,其侵略的本性及明治維新以來的對外政策,是爆發日本對外戰爭的最終根源,在這裡不多加評述。

1929~1933年席捲全球的經濟大危機給日本帶來了較其他國家更為深重的災難,也使日本更加強烈感到缺乏資源和受制於日益縮小的國際市場的危險。軍方認為這是西方大國故意約束日本,使之淪為二流國家的陰謀,當時在國內民眾甚至學童中都受到如此宣傳的煽動,都認為美英中荷即被稱為“ABCD”的四國如何合謀斷絕和扼殺日本帝國。

日本的軍方蠢蠢欲動以擴張為使命,企圖以戰爭擺脫危機,他們最大的榮耀莫過於在戰場上為天皇而死。但通過對一戰中德國的研究,認為德國經濟不堪一擊,缺乏原料,不能抵禦協約國的海上封鎖是德國失敗的關鍵原因,因而他們抑鬱的認識到,日本的條件還遠遠不如德國,面臨的問題比德國更突出。雖然石油在它全部的能源消耗中僅佔7%,但卻極具戰略意義,石油主要用於軍方和海上運輸。30年代末,日本80%的石油從美國進口,10%來自於荷屬東印度群島。這種能源消耗模式困擾著政府及軍方。

日本在1930年代侵佔中國東北,為擴大侵略戰爭的需要,加緊建設煤煉油工廠、頁岩油工廠、國內大搞人造石油,基本能做到以戰養戰,加之與英美關係尚好,維持戰爭的石油還能及時補給到,也正是由於這一原因使日本海軍的“南進論”一直不能佔上風。因為南進意味著作戰方向指向南洋一帶。與英美為敵,意味著戰爭生命線將由此中斷。所以20世紀30年代以前的大多數時間裡日本的戰爭指向便是不斷北上。

然而當1939——1940年希特勒打敗歐洲諸國家——亞洲各國的宗主國後,極大刺激了日本的南進慾望,認為富饒的南洋已是海外棄兒,煤、錫、鎢、橡膠、石油等都是丟在大街上的寶物只等日本人去揀拾,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終於等到了,於是慣於冒險賭博的日本軍方調頭南向,直指英美傳統的勢力範圍,走向了與英美為敵且萬劫不復的道路。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為了獲得石油資源。石油是其瘋狂和冒險一搏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國對日石油政策的改變成為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扳機

現代石油工業自誕生以來,美國一直是一個生產大國,不僅提供自己所需的石油,而且出口到世界許多國家。

日本在亞洲太平洋的擴張使美國處處感到壓力,一些有識之士已敏感地認識到日美必有一戰,但鑑於國內孤立主義情緒及經濟第一的政策,使得在1923年時已不信任日本人的羅斯福總統總是在極矛盾的心理驅使下一邊出售石油(不願中斷與日貿易),一邊又想禁運石油(以遏制日的侵略步伐)。

美國羅斯福總統認為:如果我們不給日本一滴油,就會逼他們進攻荷屬東印度群島,那就意味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給日本的禁運不應過頭,可以把石油作為外交工具,而不是通向戰爭的扳機。禁運不能破壞微妙的平衡,我們要使日本人下決心攻打的是蘇聯而不是荷屬東印度群島因為他不想讓美國同時打兩場戰爭。維持太平洋的和平,對於我們控制大西洋極端重要,太平洋每發生一件事,我們在大西洋就會少幾艘艦艇。

1940年1月美國廢除了日美通商航海條約,試圖逐步加強對日本出口石油限制,5—6月又宣佈禁運辛烷值87以上的航空汽油和某些鐵礦、廢鋼,這一限制既可以保證美國軍隊的汽油供應,因為美國空軍使用辛烷值100的航空汽油;它又不影響日本,因為日本飛機使用辛烷值87以下的汽油。但這不僅沒有抑制日本的野心,反倒使日本危機感增強,大幅度增加石油的進口,買下他們當時所能得到的一切石油、鑽井設備、儲油罐散件和其他物資。禁運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

二戰內幕解密:一桶石油,見證了日本帝國主義的覆滅

1941年6月美國宣佈對日本全部採取出口許可制,1941年7月24日日本軍艦公然進攻法屬印度支那,7月25日美國政府果真命令凍結日本一切資產,8月1日美國正式宣告對日全面禁運石油,完全斷絕了日本從美國進口石油的一切渠道。日本的石油供應瀕於絕望、

沒有石油意味著就要不戰而降。石油禁運的威脅不但沒有遏制住日本戰爭的步伐,反而成為進一步擴大戰爭的動因。

石油是日本的阿基里斯之踵

空襲珍珠港不過是日本為攻打東南亞各國獲得荷屬印度尼西亞石油資源而進行的首要戰鬥之一。從1941~1942年開始,日本以蕞爾小國橫掃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斯里蘭卡等國及東太平洋的許多島嶼,以實際行動應驗了丘吉爾的那句“主宰是對冒險的最大獎賞”的至理名言。

二戰內幕解密:一桶石油,見證了日本帝國主義的覆滅

1942年1月日本向荷蘭宣戰,2月初攻下荷屬東印度群島,佔有了那裡的大油田、大煉油廠。印度尼西亞原先在島上的英荷油工,雖在日本人到來之前,進行了一些破壞活動,但並沒有給日本人帶來太多的麻煩,日本立即著手恢復那裡的石油工業,鑽井隊、煉油工人和設備紛紛被帶到這裡,在短期內大約4000名油田工人(佔國內石油工人總數70%)乘船南下。

到1942年修復後石油產量已達2590萬桶/天,1943年時達到4960萬桶/天,相當於戰前水平75%。在1943年的第一季度日本從海外運回國內的石油已達到1941年同期的水平。日本人做到了按計劃及時補充他們的石油儲備,荷屬東印度群島取之不盡的石油將使日本的艦隊隨時獲得補充,飛機可以自由昇天。

日本的軍事計劃就是企圖以此來彌補貧瘠的日本列島資源之不足,印度尼西亞的石油資源可以使日本強大得足以維持一座“太平洋長城”,憑藉這座長城,日本就能夠同英美長期抗衡,消磨他們的意志,逼他們求和,由此建立日本人所幻想的“大東亞共榮圈”。

日本人準備征服的地區構成一個大三角形:東邊北起千島群島,通過威克島,以達馬紹爾群島;南邊橫越太平洋,從馬紹爾通過東印度群島(印尼)達東南亞;西邊從馬來亞始,通過印度支那,沿著中國海岸再回到日本。在此地區有豐富的資源可供日本利用,於是日本人可以不怕西方國家的反攻,也可以進一步征服中國。

二戰內幕解密:一桶石油,見證了日本帝國主義的覆滅

這項戰略如同日本人的每一次軍事活動一樣極具冒險心理和賭徒心理,因為這預示著日本必須要絕對保證海運系統的健康運轉。

日本戰爭之際只擁有兩年油料儲備,超過兩年以後就得全部依靠東印度群島的石油,命系一脈,孤注一擲,就是冒險,就是賭博。最後恰恰就是在這裡出現問題。日本運油的油輪遭到來自美國強大的潛艇部隊的打擊,越到戰爭後期油輪幾乎是有去無回。

日本的油輪是美國潛艇最喜歡襲擊的目標。到1944年美國潛水艇異常活躍,美國飛機襲擊前進基地的情況也更劇烈,從南洋運回的石油日益減少,本土儲備日趨枯竭,到1945年美軍佔領沖繩時,完全切斷日本與南洋的海上運輸線,最後B-29轟炸機投下的水雷把日本連接大陸的僅存的海上通道也封鎖了,到8月戰爭結束時,日本的石油儲備只有37萬千升,而海外的石油來源已全部中斷,意味著日本已經進口不到一滴油了。

二戰內幕解密:一桶石油,見證了日本帝國主義的覆滅

現代戰爭沒有了石油意味著生命線被切斷。勝負之數已在不言之中了。機械化戰爭的血液便是石油,依賴大兵團越過海洋,從這個大陸到另一個大陸作戰的日本為打擊敵人,在陸海空都展開了以內燃機為動力的機械化戰爭,太平洋戰場上主要是海上與空中的角逐。

日本後期不能保證石油的充足供應,致使在爭奪制海權和制空權的戰鬥中處於劣勢。例如在一些海戰中日本艦艇因燃料不足而未能參戰;在戰爭期間日本曾將一些現役船隻改為煤動力,雖然一時保障了燃料供給,但也意味著失去了速度和靈活性。另外在具體戰術上日本也是捉襟見肘,顧此失彼,在1944年的馬利亞那海戰中,為節約油料,日本的航母不再是迂迴而是直接接近美軍,因為採用較長迂迴的航線,將會耗用太多的油料,而直接出擊卻是一種代價高昂的作戰方式,結果在戰鬥中日軍損失飛機173架,而美軍只損29架。這次戰役的失敗使美國人進人了日本防衛的內圈。

軍用油料的缺乏使日本海軍決定採取一種神風式空襲的激烈手段——犧牲世界上最大的戰略艦、作為日本人驕傲的“大和”艦,直接撞上前來增援進攻沖繩部隊的美國軍艦,以造成儘可能大的破壞,結果1945年4月6日,“大和”號在沒有飛機護航,只帶單程燃料的情況下出港了。4月7日,在300架美軍飛機的猛烈轟炸下,象徵“日本帝國命運”的“大和”號沉沒了。

二戰內幕解密:一桶石油,見證了日本帝國主義的覆滅

為了解決日益惡化的石油供給,日本人想出了許多別出心裁的運輸辦法,例如把石油灌入尺寸各異的鐵桶和帆布容器,把它們置於貨輪的甲板上攜運,或者用拖船拖橡膠袋的方式運輸,巨大的膠袋每隻可容納300桶至500桶汽油。但後來發現此種方法根本不適用,有巨大的油口袋拖後腿,前面的拖船行動不便,成為極好的空襲目標。

油料短缺還嚴重限制了日本空軍的行動。1944年日本飛行員訓練時問從必須完成60小時減少到30小時,隨著油料短缺情況的進一步惡化,航空訓練被幹脆取消了。質量要求較高的航空汽油只能來自於松脂,而且煉成的油中越來越多的摻加酒精,其質量可想而知劣質燃料、缺乏訓練的飛行員、未經嚴格檢驗的飛機,三者合一導致了災難性的後果——還未參戰,從一個基地到另一個基地就損失40%的飛機。日本飛行員神風行動亦與此有關,這種“大無畏”的行動無疑造成更大的破壞,其精神還能鼓舞士氣,使敵人聞風喪膽,當然,對於一個油料、飛機和熟練飛行員奇缺的國家來說,也是為一個很實際的目標服務,不打算返航的飛機可以減少一半的所需燃料。

也許從純軍事的觀點來看,二戰中的日本自上而下知所趨赴的意志與決心是無與倫比的,然而現代戰爭無法擺脫的石油因素是日本走向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當然戰爭的得失是不能僅從軍事上分析,日本從近代以來所奉行的窮兵黷武的政策及其多行不義必自斃的歷史規律是其走向滅亡的最終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