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里,爲什麼有些差額人員沒有考勤獎?

夢陽103216531


在事業單位,混編現象普遍存在。特別是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這種現象尤其嚴重。一個單位,可能會存在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三種財政供養形式的編制,加上臨時聘用人員,就有四五種不同身份性質的職工。由於編制和身份不同,工資待遇自然就不一樣,彼此存在的差距也比較明顯。

像小公在調任之前的單位,就是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單位裡在編的全額、差額、自收自支三種編制,非編的有單位聘、部門聘兩種,加起來一共5種人。每種人待遇都有區別,全額撥款的普遍收入到手5000+(8年前),差額和自收自支的稍微少點,但也有4000+,最慘的是聘用人員,單位聘好點,有3000左右,部門聘的只有1800左右,最高和最低相差3000多元,很多人對此頗有異議。然並卵,還是照樣有很多人搶著進單位,哪怕是部聘也在所不惜,只為圖個穩定。

國家一直在強調同工同酬,然而事實上,在體制內的很多單位短期內都不太可能實現這一目標。有些時候,就認命吧。不認命,就努力考個更好的身份。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諮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80後小公


《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必須按勞分配,同工同酬。因此,差額人員、自收自支人員、臨時工、合同工、勞務派遣工在同一崗位付出相同的工作量之後,應該要求和正式職工獲取一樣的報酬,不分地域、年齡、性別等限制條件。

因此,事業單位中的財政差額供給人員應該和全額供給人員一樣,享受相同的工資、福利、津貼、補貼,以及年終獎、績效、精神文明獎等等。這是法律賦予勞動者的權力。

可是,實際上,臨時工永遠不能和正式職工同工同酬。乾的一樣的活,待遇卻千差萬別。因為一紙編制,限制了正式職工和其他用工方式人員所獲利的報酬不同。公車補貼、獎金、績效等都要求必須是“在編在崗”人員才可以領取,不在編,永遠沒份,頂多只是照顧性參照發放。

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事業單位不能混崗混編。這意味著,全額事業單位,不能有差額或者自收自支、自定自籌人員,不然就是混編。這只是編制部門監督協調解決的事情,與個人實際收入、獎金等沒有影響。)


真寧腔調


一紙編制的限制,導致了不平等的客觀存在,各種補貼、獎金、績效,只有在編在崗人員才能享受,只有考取了編制才是解決問題之路,除此之外別無他法!相信隨著改革的深入發展,這種不合理的現狀將有所改善解決。


用戶64077389477


全供人員是上等人,記得有次單位福利發魚,全供人員每人十斤,夫妻倆就二十斤,我們臨時工每人五斤,幸好,五斤一家人也吃了一天,但心裡當然不是滋味,做的事比別人多,享受就天差地別,現實就是這麼嚴峻。


又見杜鵑紅


我國的事業單位種類繁多,具體到每一個事業單位裡面人員的性質又是千差萬別,有全額撥款、差額撥款、工人、合同制工人、臨時工等等。具體到每一個地方、每一個單位,各自的規定和執行又各不一樣,所以會出現有些待遇不一致的情況。


未若柳絮輕風舞


吃皇糧的官和吏的區別,自古就有,官坐轎,吏走路,檔次低的要抬驕。


穿過65式軍裝的兵


差供事業編還帶點創收性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