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面對戰斧式困局,只有先發制人!

大國面對戰斧式困局,只有先發制人!

現在,除了美軍本身在我國周邊大量部署攜帶戰斧導彈的飛機和艦艇,特別是隱藏在水下的巡航導彈俄亥俄外,周邊的日韓也在積極尋求和研發裝備戰斧式導彈的能力,甚至對岸都準備搞,以求以武拒統的目的。

戰斧在海灣戰爭中一戰成名、震驚世界以來,全世界都在討論對戰斧的防禦問題,我們自然也不例外。海灣戰爭後,國內軍事媒體上曾經掀起探討攔截戰斧戰法的高潮,大討論後的結論是:戰斧飛的慢,用肩扛導彈和高射炮背對著要重點保護的對象,就能比較有效的攔截。這個結論,現在看來,似乎還不是特別離譜。

不過更多的是土法上馬:有人建議用黑布罩住要保護的建築物,讓景象匹配抓瞎!有人說在重點目標上空多掛氣球帶上角反射器,干擾戰斧的雷達!有人建議在大橋旁邊的河裡點篝火船,讓紅外末制導戰斧往火堆打!還有人說可以集中一個團的高射機槍和衝鋒槍,就能防住戰斧了!

等我們自己也有了中版戰斧後,回頭看看當時的大多數建議,才知道是多麼不靠譜!

大國面對戰斧式困局,只有先發制人!

從歷次現代戰爭的實踐,以及通過超級計算機模擬來看,超大規模的戰斧齊射,真不是那麼好防!把來襲戰斧當做慢速民航客機,本身就是錯的。另外,來襲戰斧群到底要打哪裡?除了極個別的重點目標,其他的基本靠猜。誰也不可能把所有固定目標的周圍,都提前預備一大堆高炮和肩射導彈,等著戰斧來打。戰斧低空飛行,目標特徵受到地面雜波的掩蓋,防禦一方若沒有強大的預警機群,僅靠少量地面雷達,連早期預警都做不到,防線自然是漏洞百出,對來襲戰斧真正難防禦的是早期預警。上百枚戰斧規劃好各條隱蔽路徑會讓空防不成體系的一方防不勝防!沒有早期預警,就算瞎貓碰上死耗子式的攔下幾枚,也不妨礙攻擊方整體完成戰略任務。

那麼,高炮和近防導彈系統,究竟能不能攔戰斧?現代化的雙35自動高炮和陸盾2000這些自動化火控系統,配合高效殺傷彈藥,部署在要地,是可以實現有效點防禦的,而且效費比很高。但是,若想一次性對付幾百枚戰斧的齊射,美軍承認,他們自己也沒什麼好的辦法!而現在中俄也有了成百上千的戰斧式的武器。就算中俄和美國人相互大規模齊射,互相能攔截下來的數量概率也很難超過50%!

大國面對戰斧式困局,只有先發制人!

因此被動挨打永遠不是辦法。在敵我雙方都有戰斧式武器的情況下,誰先發射誰有優勢,誰準備的基數大誰有優勢,誰有能干擾對方的衛星體系誰有優勢。提前打擊和殲滅對方的戰斧的發射平臺,至少驅逐到戰斧的發射距離之外,誰有優勢。當然,把中短程彈道導彈和戰斧一起用,這種優勢會更大,這種體系,目前只有我們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