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坦克巔峯:M7「牧師」自行火炮,戰場上的布道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的鐵蹄踏遍波蘭、橫掃西歐、進攻蘇聯,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合眾國卻在“坐山觀虎鬥”。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美國才正式對日宣戰,緊接著,美國又對德國和意大利宣戰。

1941年3月,美國國會通過了《租借法案》,是一個重要的事件。從此,美國的軍火工業和戰爭機器開足馬力生產各種武器,從而使美國成為二戰中盟軍最大的軍火供應者,而獲得美國武器最多的國家是英國和蘇聯。

本來,美國有強大的海軍,但是,“偏安於一隅”的思想,使得二戰前期美國陸軍和空軍的發展嚴重滯後。有了《租借法案》和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刺激,美國的陸軍和空軍一下子膨脹起來。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陸軍的坦克裝甲車輛和自行火炮一類,才有了火箭般的發展速度。

早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美國陸軍就有了“野戰炮兵部隊自行化”的想法。但是,由於需求不旺,各方面都不積極。直到二戰爆發後,美國軍方預感到潛在的威脅,才重新關注起自行野戰炮的研製工作。

二戰坦克巔峰:M7“牧師”自行火炮,戰場上的佈道者

1940年6月,美國陸軍兵器局下達了“研製自行野戰炮的指令”。一開始,試驗過多種底盤,包括:輕型坦克、輪式裝甲車和半履帶式裝甲車的底盤。但是,當M3中型坦克研製成功之後,為了使自行野戰炮具有與中型坦克同樣的機動力,決定採用M3“格蘭特/李”中型坦克為底盤,使自行火炮的研製工作走向正規。

開始製成的兩輛樣車,稱為T32式105毫米榴彈炮武器運載車。在阿伯丁試驗場進行的行駛試驗和射擊試驗表明,這種自行火炮的性能很好,主要缺點是缺乏高射武器。於是,很快在車體頂部右側安裝了一個突出的圓筒和環形機槍架,用於安裝12.7毫米高射機槍。

由於這個機槍架的形狀很像教堂裡的教壇,很快就有了“牧師”的別名。1942年4月,改進後的T32被正式命名為M7式105毫米自行榴彈炮,也稱為M7“牧師”自行榴彈炮。由於“牧師”的命名,不太像武器的命名,國內也有人譯作M7“普利斯特”自行榴彈炮。

二戰坦克巔峰:M7“牧師”自行火炮,戰場上的佈道者

有趣的是,以神職人員來命名一種裝甲戰車,還有同一時期加拿大的“教堂主持”自行火炮。這兩種自行火炮可以算是“哥倆好”。二者都是以M3中型坦克或M4中型坦克為底盤;都以神職人員來命名;兩種自行火炮都活躍在二戰中後期的西歐戰場上,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所不同的是,“牧師”上裝的是105毫米榴彈炮,而“教堂主持”上裝的是英制25磅火炮(88毫米口徑)。在國內,由於“教堂主持”這個譯名不像是一種武器的命名,故多數音譯為“雪克斯頓”自行火炮。

M7“牧師”自行榴彈炮的生產廠家為美國機車車輛公司、軋鋼有限公司和聯邦機械和焊接公司。三家公司分別生產了3314輛、826輛和126輛M7“牧師”自行榴彈炮。

開始階段的M7自行榴彈炮,採用的是M3中型坦克為底盤。後來改用M4A3中型坦克為底盤,稱為M7B1/B2自行榴彈炮。二者最主要的外部識別特徵有兩點:一條是M7型的車體前部裝甲為三部分鑄造裝甲,並由螺栓連接而成;而M7B1/B2型為整體鑄造裝甲板。另一條是M7B1/B2型的安裝機槍架的圓柱型筒的位置較高。掌握了這兩條,就不難將二者區分開來。

M7自行榴彈炮的總生產量達到了4267輛,是盟軍中第一種重要的自行榴彈炮。根據戰時《租借法案》,它首先提供給英軍。在北非阿萊曼戰役中,英軍號稱“沙漠之鼠”的第7裝甲師用M7自行榴彈炮來PK德軍掩體中的88毫米火炮,佔有明顯優勢,深受英國大兵的喜

愛。之後,英軍和美軍的M7自行榴彈炮參加了意大利戰役和諾曼底登陸戰役。不過,英國士兵和加拿大士兵更喜歡換裝25磅火炮的“教堂主持”(“雪克斯頓”)自行榴彈炮。諾曼底登陸戰役之後,M7自行榴彈炮的性能已顯落後,盟軍往往把M7自行榴彈炮的火炮去掉,改裝成裝甲輸送車,稱為“牧師·袋鼠”裝甲輸送車。

二戰之後,在朝鮮戰場上美軍也使用過M7自行榴彈炮,作為火力支援武器使用,為了適應朝鮮的山地地形,美國還特意做了適當改裝,將火炮的最大仰角提高到65度。不過,由於朝鮮路網不發達、多山地地形,M7自行榴彈炮發揮的作用並不大。同時,由於M7自行榴彈炮為頂部敞開式結構,在現代戰爭中的防護性能差,20世紀50年代後,便被頂部密封的M52式105毫米自行榴彈炮所取代。不過,M7自行榴彈炮在土耳其、巴基斯坦、巴西、墨西哥等國的軍隊中,一直服役到20世紀60~70年代。

由於M7自行榴彈炮採用了M3中型坦克為底盤,所以,其基礎底盤部分最大限度地保留了M3中型坦克的總體佈置,動力艙在車體的後部,發動機的動力通過一根很長的轉動軸傳遞到車體前部的變速箱→差速器→側減速器→主動輪,推動履帶,使坦克前進。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這種佈置方式的最大優點是:坦克總體的縱向平衡比較容易,機件容易佈置,二戰前期和中期的坦克多采用這種總佈置方案。它的突出缺點是:傳動軸要通過戰鬥室,抬高了整車的高度,二戰後期直至現在,多數坦克摒棄了這種佈置方案,而採用動力-傳動裝置後置的總佈置方案。

二戰坦克巔峰:M7“牧師”自行火炮,戰場上的佈道者

105毫米榴彈炮佈置在車體的中前部稍偏右的位置上,其右側有被稱為“教壇”的機槍架圓柱形突起,成為識別M7自行榴彈炮的主要特徵之一。105毫米炮彈,主要佈置在火炮的兩側,位置比較暴露。此外,頂部敞開式的結構,也是它的一大特徵。這反映出M7自行榴彈炮屬於早期自行榴彈炮的原始性,只不過是簡單地將榴彈炮裝到車輛上的“大炮車”而已。但是,即使這樣,由於使榴彈炮有了良好的機動性,可以迅速轉移陣地和前進,有了簡單的裝甲防護,使自行榴彈炮比起牽引式榴彈炮有了質的飛躍。車體的後部開有後門,是供乘員上下車和向車內補充彈藥的通道。

M7“牧師”自行榴彈炮的戰鬥全重為23噸,車長為6.02米,車寬為2.87米,車高為2.946米,顯得“人高馬大”。乘員為7人,有時6名乘員也能進行戰鬥。7名乘員中,除了車長和駕駛員外,其餘為炮班人員。駕駛員席位於車體前部左側,車長席位於火炮的左側,炮長(瞄準手)位於火炮的左側,4名炮班人員左右側各兩名。戰鬥室的6名乘員中,除了炮長有旋轉座椅外,其餘5名乘員都是摺疊式座椅。必要時,車長還可以進入圓柱形“教壇”內操縱射擊高射機槍。

M7“牧師”自行榴彈炮推進系統的部件和M3中型坦克或M4中型坦克的部件相同。動力裝置為“大陸”9缸、風冷、航空汽油機,最大功率為350馬力(247.4千瓦)。變速箱為帶有同步器的機械式變速箱,有5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

M7“牧師”自行榴彈炮行動裝置採用平衡式懸掛裝置,每側6個負重輪分為3組,兩兩相連。雖然行駛的平順性較好,但負重輪的動行程並不高。每側履帶有79塊履帶板,履帶板的著地面以M4有橡膠墊塊,可以在鋪裝公路上行駛。炮車的最大速度為38千米/小時,最大行程只有138千米,越野平均速度為24千米/小時。總的看來,M7自行榴彈炮的機動性能一般般,但總比牽引式火炮要強得多。

整車是鋼裝甲焊接和鉚接混合式結構,車體正面下部的裝甲最厚,為50.8毫米,其餘部位為12.7~38毫米,僅能防輕武器和炮彈破片的攻擊。不過,M7自行榴彈炮為炮兵支援火力,一般佈置在陣地的後方,防護性上暴露的問題並不大。最要命的是,它那頂部敞開式的結構,日曬雨淋不說,頂部完全暴露在敵機攻擊之下,不能不說是它的重大缺點。

無疑,M7“牧師”自行榴彈炮的主要威力所在,是它那M1A2型或M2型105毫米榴彈炮。

這種105毫米野戰炮的原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繳獲的德軍野戰炮兵的105毫米炮。1920年,美軍將這種炮拿回美國,進行了發射美製105毫米炮彈的試驗。1928年1月,美軍在此基礎上研製成功M1型105毫米野戰炮。1939年,又進一步改進為M2型和M2A型。這幾種105毫米榴彈炮,僅在細微處有若干差別。裝車後,也未作大的修改。例如,其後坐距離高達1067~1118毫米,而當今主戰坦克的120毫米滑膛炮,由於炮塔內空間的限制,其後坐距離僅為400毫米左右。兩相比較,可以認為,將這種105毫米火炮裝上車,還是比較倉促的。

這幾種105毫米火炮介於加農炮和迫擊炮之間,是一種有較高射角的中初速火炮,身管長為22.5倍口徑,帶有半自動橫閂式炮閂,火炮的高低射界為-5度~+35度,方向射界為左15度~右30度。炮長以手動方式操縱高低機和方向機,賦予火炮一定的射角。火炮瞄準後,炮長甚至要用拉繩方式來擊發,可見其“原始性”。

所用的彈種包括:M1型榴彈、M60型黃磷煙幕彈、M48型底排煙幕彈和M67型破甲彈。發射榴彈時,最大射程為11.16千米,榴彈的彈丸重量為13.6~15.9千克,由於採用分裝式發射藥,可裝不同的發射藥來改變射程,也可利用改變射角來改變射程。彈種的配比是:榴彈,45%~50%;破甲彈,35%~40%;煙幕彈,10%~20%。彈藥基數為69發。最大射速為8發/分,持續射速為4發/分。火炮的瞄準裝置為M16A1C型直接瞄準鏡和M12A2型全景式直接/間接式瞄準鏡。利用這兩種瞄準鏡,可以實施直接瞄準射擊,也就是說,可以發射破甲彈來攻擊德軍的坦克。間接射擊時,要利用M4象限儀和M4A1瞄準鏡進行概略瞄準。輔助武器是一挺12.7毫米高射機槍,可高平兩用,由車長操縱,彈藥基數為300發。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研製的自行火炮種類多,生產數量較大,和二戰中蘇聯及德國的自行火炮並駕齊驅。不過,美國研製的自行火炮中,以自行反坦克炮(即坦克殲擊車型)居多,如M10、M18、M36坦克殲擊車等,生產數量都在幾千輛以上。

在自行的炮兵支援火力中,早期的稱為“武器運載車”,有M3型75毫米武器運載車和T12/T19型105毫米武器運載車。T12/T19型為半履帶式,以M3半履帶式裝甲車為底盤,總生產量在2000輛以上。這兩種武器運載車,基本上就是把火炮裝到裝甲車上了事,比起

M7“牧師”要簡陋得多。

二戰中後期,美國研製出多種口徑的自行榴彈炮。除了的M7“牧師”自行榴彈炮外,還有

75毫米的M8自行榴彈炮、155毫米的M12自行榴彈炮、T92型240毫米自行榴彈炮和M40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等。其中,M40型被美國大兵親切地稱為“遠程湯姆”,共生產了304輛,二戰後期用於進攻德國和沖繩戰役中。M12和M40自行榴彈炮開創了世界上155毫米級自行榴彈炮的先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