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死後,朱元璋還不忘噁心他,在他墓前題四字,讓其不得安寧

歷史上技術含量最高的農民起義莫過於元末農民起義,各地義軍打著明教的旗號,紛紛揭竿而起割據一方,從一介流寇成長為了一方諸侯。並且形成與蒙元政權南北對峙的局面,而且政府軍十分忌憚南方各諸侯,任憑他們如何鬧騰都不敢管。在各諸侯中,堪稱當世豪傑的除了洪武大帝朱元璋外,就只有一代梟雄陳友諒了。在明太祖眼中,他最大的對手既不是張士誠、韓林兒,也不是蒙元政府軍,而是和他一樣有著相同野心的陳友諒。

陳友諒死後,朱元璋還不忘噁心他,在他墓前題四字,讓其不得安寧

朱元璋如此忌憚陳友諒並不是沒有原因的,陳友諒這個人,若是生活在和平年代,充其量也就是個地痞惡霸。但若是放到亂世當中,他絕對是像曹操一樣的亂世梟雄。陳友諒有野心,也狠心,為了自己的野心他什麼都幹得出來,什麼都敢幹。他一介漁民,十幾年摸爬滾打一路成長為義軍領袖,凡是擋他路的人他從沒有手軟過,他是一個天生的政治家,也是一個純粹的野心家。他跟朱元璋其實很像,朱元璋有的品質他都有,而且他做的比朱元璋更極端,而就是陳友諒這種極端的性格,讓其敗給了朱元璋。

陳友諒死後,朱元璋還不忘噁心他,在他墓前題四字,讓其不得安寧

陳友諒最初只是倪文俊手下的一員小將,而倪文俊也算不上割據諸侯,他只是徐壽輝帳中的將領,陳友諒在倪文俊手下熬了打六年沒見有出頭的指望,本想改換門庭,沒想到倪文俊突然背叛徐壽輝想自立門戶,陳友諒逮住了這個機會,他果斷了宰了倪文俊,再連續攻佔江西、安徽、福建等地,最後架空徐壽輝,全盤接管了徐壽輝的地盤。1360年,陳友諒地位穩固後,便殺了徐壽輝,建立大漢政權,自立稱帝了。

陳友諒死後,朱元璋還不忘噁心他,在他墓前題四字,讓其不得安寧

一時間陳友諒成為南方地區最大的諸侯,而此時的朱元璋根本入不了陳友諒的法眼。朱元璋知道自己還不是陳友諒的對手,於是決定避其鋒芒、韜光養晦,但他知道自己終將面對他,朱元璋必須翻過這座擋在他一統天下之路上最高的山峰。決戰就在三年後的鄱陽湖,1363年朱文正守住洪都後,南方地區最大兩股勢力正面交鋒了。陳友諒的水師號稱全世界最強,當然他說的沒錯,當時最強大的艦隊確實在陳友諒手中,可惜陳友諒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竟然使用了鐵索連舟的愚蠢做法,可能是因為書讀的少吧,歷史上那麼多鐵索連舟的敗績陳友諒竟然視而不見。朱元璋當然不會錯失良機,一把火燒的鄱陽湖上火光通天,也燒掉了陳友諒的所有家當,自此大漢政權敗局已定。

陳友諒死後,朱元璋還不忘噁心他,在他墓前題四字,讓其不得安寧

陳友諒死於鄱陽湖之戰,死後由於找不到屍體,只能在蛇山附近立一座衣冠冢,陳友諒在此長眠了數百年,如今這裡已經修建了武漢長江大橋,整日裡車水馬龍,你可能會認為這樣豈不是打擾陳友諒清修。其實這是多慮了,因為自陳友諒死後次年起,陳友諒就沒有安寧過,因為朱元璋於這一年在陳友諒的墓前題了“人修天定”四個字,要說明太祖也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即使陳友諒敗下陣來還不忘噁心他一下,話說大夥都是出來打天下的,哪有什麼天命所歸,你朱元璋不過是僥倖贏了,如果再來一局,鹿死誰手尤未可知。陳友諒生前心氣頗高,如果知道朱元璋如此噁心他,估計棺材板怕是壓不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