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我总是要飞的——读林徽因的《悼志摩》

徐志摩:我总是要飞的——读林徽因的《悼志摩》

年少时,读徐志摩的诗,被他深深迷住,一个人能把诗歌写到那样好,着实让人佩服。

他诗歌表达的情感意象直抵人心,无论是《再别康桥》,还是《雪花的快乐》,也不管是《莎扬娜拉》,还是《偶然》等,都写得洒脱、自然、深情而又委婉,让人读完忍不住再去读、再去读……

从字里行间细品文字的魅力和诗歌里流露出来的自然情愫和超美的意境。

徐志摩:我总是要飞的——读林徽因的《悼志摩》

再后来,知道了他心尖上的白玫瑰——林徽因。也知道了他们之间偶然发生但却穿越千古的生死恋情。

今日小雨,适逢周末,闲居在家,翻开一本《林徽因文集》,读到的第一篇便是《悼志摩》。

他们相识十年。徐志摩死时只有34岁。林徽因在自己最美的芳华里遇到了徐志摩,徐志摩也在自己最青春、最动人的年龄碰到了心中盛开的一朵白莲。

徐志摩:我总是要飞的——读林徽因的《悼志摩》

他被称为“吻火”诗人。林徽因说他是“纯净的天真的诗人”。

他的死,只为自己“诗意的信仰”。他的一生是为诗歌而存在的,也为诗意的爱情而死去。

他为了参加心中女神的演讲会,匆匆乘邮政飞机,从南京起飞,途径济南,因上空雾大,飞机撞到济南的白马山爆炸,正副两个驾驶,还有他一共三个人,全部遇难。这不仅仅是偶然,偶然因素内面肯定有必然的因素存在。

徐志摩:我总是要飞的——读林徽因的《悼志摩》

他接到小曼不断催他回上海的信,从北京刚回来没多久,本来可以不必这么匆忙再乘有风险的飞机去北京。

临行前,他和小曼吵嘴了。他的两个朋和他开玩笑,说他这次去北京会有危险(“明天可能会出事”)他的朋友韩湘眉似有所感的说。

朋友又问起他此行有没有告诉小曼?(“小曼说,我若坐飞机死了,她作MerryWidow(风流寡妇”)徐志摩这样回答他的两位朋友。

徐志摩:我总是要飞的——读林徽因的《悼志摩》

人之将死,会有迹象。之前,他南飞时,给林徽因留下便条:“定明早六时飞行,此去存亡不卜……”

爱情足够让他烦恼的了。陆小曼花钱如流水,吸光了他身上的心血,他父亲又断了他的财路。

他抛弃了结发夫妻张幼仪,追逐着心中梦想的爱情。然而,他的爱,林徽因却是嫁给了梁思成。他的内心也一定是慌乱的吧!

徐志摩:我总是要飞的——读林徽因的《悼志摩》

林徽因在《悼志摩》中,一直称呼他为“我的朋友”。可见林徽因是一个沉得住气的人,即便她心爱的人逝世了,她作文写悼念性的文字时仍保持着冷静的心(其实她预感到出了事,当胡适找来晨报,确准他已经逝世时,林徽因当场就晕倒在地)。

她写出志摩不仅仅是一个性情中人,一个爱情诗人,还是一个具有同情心的人,一个热爱一切艺术的人,天文、绘画、数学、自然风光、事物的色彩……

在志摩的眼中,这一切都是神秘的、美丽的,引诱着他的,林徽因还赞赏志摩小时候就表现出超常的聪明才智。

英年早逝。飞蛾扑火。他不是一般人。林徽因在文中写道:“他只是比我们近情,近理,比我们热诚,比我们天真,比我们对万物都更有信仰,对神,对人,对灵,对自然,对艺术!”

徐志摩:我总是要飞的——读林徽因的《悼志摩》

不作死就不会死。“他站在雨中等虹,他甘冒社会的大不韪争他的恋爱自由;他坐曲折的火车到乡间去拜哈代,他抛弃博士一类的引诱卷了书包到英国,只为要拜罗素做老师……”

没有这些诗意的天真,也不会有他那些率真而情致动人的诗歌,从林徽因所举事例可以联想,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参加林徽因当天晚上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节演讲的中国建筑艺术会,纯属于诗人诗意、随性的行为。

他有理想的翅膀,他说:我总是要飞的。

没有翅膀的诗人,脱离了实际的引力,他飞起来,他就变成了残骸。

徐志摩:我总是要飞的——读林徽因的《悼志摩》

飞机的残骸,林徽因一直收藏在身边,直到自己去世。林徽因没有嫁给他,没有和他一起飞翔,他们两个是属于两个世界里两种不同的人。

他的飞是孤独的,林徽收藏着飞机失事的残骸,也是珍藏着一份旷世的孤独,一份无法言说的忧伤以及对没有结果的爱情永远的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