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孚之死的最後一根稻草,舊部的表現令人不解

北洋大時代道德篇(一百):讒夫毀士,如寸雲蔽日,不久自明。

民國二十八年十二月四日,北洋軍閥中最能打硬仗的狠角色吳佩孚,死了。死因的表述是“因牙病致敗血症”,這讓很多人不能理解,畢竟戎馬倥傯半生的“吳玉帥”,因一碗餃子崩了牙齒而喪命。在吳佩孚的後人以及幕僚的見聞中,吳佩孚之死,壓垮這位一代梟雄的最後一根稻草,其實有太多的出入與不符。在幕僚汪崇屏的記錄中,是年十一月中旬的一天,吃飯的時候,吳佩孚對身邊的幕僚說:“牙齒出了毛病,鑲的金葉子有點刮舌頭。”大家說:“那換一個好了。”當天夜晚,就派人將鑲牙的師傅找來,這位鑲牙師還是當初為吳鑲牙的那個人。吳佩孚此時畢竟上了年紀,牙齒上有空洞,當時也並未修補。

吳佩孚之死的最後一根稻草,舊部的表現令人不解

吳佩孚

其後,一天吃餃子的時候,餡裡有碎骨頭,正嵌在牙齒的空洞裡,“吳佩孚儘管當時疼得很厲害,眼淚都不由自主地要流出來,還是強忍著將餃子嚥了下去”。飯後很快就找了一個叫伊藤的日本牙醫給他治療,吳身邊的很多舊部都找他鑲過牙,認為他醫術不錯。不過十二月二日,伊藤在給吳佩孚拔牙時,沒有做好消毒措施,結果病菌侵入,在晚上牙床就腫了起來。在章君榖的記述中,“吳佩孚是吃飯時小石子卡到牙齒,為吳佩孚拔牙的醫生叫作伊東,且有廟堂背景”,這種說法對吳佩孚之死的原因,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章本人卻只是一個“小說家”

吳佩孚之死的最後一根稻草,舊部的表現令人不解

吳佩孚晚年

其實在吳佩孚的牙床發腫後,又得了重感冒,而吳家人卻將吳的老上司曹錕的私人醫生曹某請來診治。這個人是個有名的庸醫,得稱“曹要命”。他草草地開了方子,吳佩孚在當晚10點鐘左右服藥,兩個小時後情況迅速惡化。可以說這位庸醫,也是吳佩孚之死的最後一根稻草。服用曹某的中藥後,吳佩孚先是渾身發冷,蓋再多的被子也無濟於事。一直熬到凌晨2點多鐘,人差不多要完了的時候,大家趕緊找來吳佩孚過繼的侄子吳道時準備後事。沒想到吳佩孚扛到凌晨5點又有好轉,第二天見著幕僚們說:“呵,昨天夜裡險些死了!”

吳佩孚之死的最後一根稻草,舊部的表現令人不解

吳佩孚

吳佩孚身邊的人,都反對再請“曹要命”來治病,不過吳妻張佩蘭很信任他,因為他是曹錕的私人醫生,“曹要命”告訴張佩蘭說:“再吃一副藥就好了。”結果這次的反應與上一次不同,不是發冷而是發熱,冬天將所有的窗戶都打開也不起作用。等到張佩蘭發現其醫術確實不行時,趕忙將東交民巷的德籍醫生史蒂夫斯請來,為吳佩孚做檢查後,發現吳佩孚的白血球太少,情況十分危險,需要立即輸血且進行手術。但到了醫院後,吳佩孚堅決拒絕手術,在打針用藥後返回家中,此時已經是十二月三日深夜,吳佩孚也感覺自己命不久矣,遂招來親信孫丹林交待後事,提到一封信時,已經不再能言語,想要寫字,也不能再提筆。

吳佩孚之死的最後一根稻草,舊部的表現令人不解

吳佩孚寓居北平後的諸事,汪崇屏都有參與,這封信卻不得而知,所以認為可能是“日軍要求吳佩孚出山的最後通牒”。不過吳佩孚在十二月四日,再次迴光返照,吃了一大碗粥,德籍醫生又來要求他入院開刀,吳佩孚仍堅決不肯去。眾人沒有定見,只得將入殮的衣物找出,準備後事。此時吳佩孚的另一位舊部,已經落水的原江蘇督軍齊燮元造訪,帶領兩位日本醫生前來要求看治。吳佩孚反對的態度更堅決,又氣又急的齊燮元對張佩蘭說:“老爺不要日本人給他看病,是怕日本人害死他。” 汪崇屏對齊燮元說:“恐怕這樣不是辦法,他已經不行了,為什麼還要醫生擔此惡名呢,讓他安靜地死去,不更好麼。”

吳佩孚之死的最後一根稻草,舊部的表現令人不解

齊燮元

最終,齊燮元問醫生“怎樣”,日醫表示“或許還可以治”,遂自作主張帶著川本和石田兩位醫生上樓,強行為吳佩孚手術,結果一刀下去,吳就斷氣了。 半輩子宦海逢迎嬉笑的齊燮元,哭著走下樓,吳宅內外頓時哭聲一片,年輕氣盛者,嚷著要打死那兩個日本醫生,川本和石田躲在樓上一動不敢動。汪崇屏對眾人說:“人已經完了,憑良心說,他們也是為吳先生好。”川本和石田兩人被困在樓上大半天才被送走,境況十分狼狽,齊燮元前來趟渾水也確實令人不解。不過一個活著的吳佩孚,堪稱真正的硬骨頭。

參考資料:《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吳佩孚死因之謎》、《菜根譚》、《鐘山風雨》、《銀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