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便怎麼辦?是痔瘡、肛裂還是大腸癌?

血便是臨床上很常見的問題,從輕微便秘引起的痔瘡,一直到嚴重的大腸癌,都有可能發生血便的症狀。因此血便一旦出現,有時會讓人過度擔心,但有時卻又過於輕忽,這都不是醫生樂見的結果。電視及網絡媒體上常會報道血便是大腸癌的前兆,或出現血便已是大腸癌末期之類的標題,這類的報導有時反而讓民眾在發現自己有血便後,過度擔心自己得了大腸癌,甚至因此不敢去就醫求診。

其實血便中的血液,可以來自消化道各段不同的部位,其中大家最擔心的大腸癌,反而佔血便發生原因不到1成的比例。實際上,多數血便是由比較良性的各種腸胃道疾病所引起,所以一旦發現血便,請不要立刻出現人生的跑馬燈,務必保持冷靜的心情,尋求醫生進一步的鑑別診斷與治療。

血便怎麼辦?是痔瘡、肛裂還是大腸癌?

哪些疾病會造成血便?如果血便伴隨不適的症狀時,我們該如何緩解症狀?各個疾病引發的血便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將在這篇文章,完整解說關於血便你該知道的正確知識!

血便為什麼會發生?到底是痔瘡、胃出血還是大腸癌?

血便是什麼?直白的說,血便就是有血的糞便。當我們咀嚼併吞入食物後,食物通過消化道不同的部位消化,最後形成了糞便。消化道從口腔開始計算,一直延伸到肛門口,總長度是身高的4-5倍。消化道通常可分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其中各個器官分別有:

上消化道:口腔、咽部、食道、胃部及十二指腸上段

下消化道:十二指腸下段、空腸、迴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及肛門

下消化道中的結腸,會負責吸收食物殘渣所留下的水分以形成糞便。結腸一天能吸收1.5公升的水分,但正常狀況下也不能把水分吸收得太乾,一般糞便能保留0.3公升的水,避免有便秘的情況發生。

糞便形成後會在直腸內暫存,累積一定的量就會有想排便的感覺。糞便由恥骨直腸肌及內外肛門括約肌這三條主要的肌肉來控制其排出。這幾條肌肉雖然小,但是非常重要,如果人體沒有這些肌肉的話,糞便會時不時就漏了出來,光想像這畫面就有點尷尬了。

血便就是有血的糞便,但血便的外觀上可能截然不同。有些是看起來鮮紅色,有些則可能是深黑色,甚至是黑到發亮的顏色。所以千萬不要誤會血便看起來一定要是紅色的!但一樣是血便,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顏色差異呢?這就要回到剛才講的生理結構了!

血便該如何初步判斷是痔瘡還是胃出血?要不要緊急就醫?

血便的外觀和顏色有很多變化,伴隨的症狀也各異,大家最容易擔心的是,到底發現血便該怎麼辦?要立刻往急診手術還是門診檢查?以下幾個我們整理幾種常見的情形,給大家做初步判斷。

瀝青便:顏色通常深黑色,甚至是黑到發亮的瀝青便,是常見的一種血便,這通常代表流血的地方可能是在上消化道。當上消化道出血的血紅素經過消化後,糞便的顏色就會變得像是瀝青般的深黑色,甚至黑到發亮。另外這種糞便會比0平常的糞便更腥臭,如果發現有瀝青便的症狀,表示你的上消化道有可能出血,例如嚴重胃潰瘍導致的胃穿孔,這種狀況請務必及時送醫處理。

整條的紅色血便:這通常代表出血的位置在大腸的後半段了,常見的原因可能是腫瘤或者是嚴重的痔瘡。

整條的黑色血便:通常是輕微的腸胃道出血,或者是大腸前半段的腫瘤。

糞便最末段的鮮紅血便:最常見的原因是痔瘡,因為堅硬的糞便通過肛門時,壓迫到痔瘡導致破裂出血。但大便經過時,暫時把痔瘡壓住,所以血沒有流出來,但當大便整段通過時,血就留在糞便的最末梢。這種狀況,通常擦屁股的時候會看到鮮血。

血便常見的原因有哪些?還會有什麼症狀?

血便原因與伴隨症狀雖然血便很容易讓民眾聯想到大腸癌,但別忘了大腸癌只佔血便其中小部分的比例。其他消化道疾病如憩室炎、痔瘡、肛裂、大腸炎等都有可能引發血便症狀,整理如下:

憩室炎:所謂的憩室就是一小塊區域的結腸壁向外突起的病變。這些病變容易讓結腸壁變得脆弱,導致裡頭的血管容易破裂出血,流入腸道中。

痔瘡:在肛門通道的靜脈叢擴張,其中的上皮組織也一同鼓起,形成痔瘡。當糞便與痔瘡摩擦時,容易導致痔瘡破裂出血。但有時候糞便過硬,會堵住破裂的痔瘡,以致解便後才出血。

血便怎麼辦?是痔瘡、肛裂還是大腸癌?

肛裂:過幹過硬的糞便經過肛門,或是不斷的腹瀉可能會撕裂肛門口的上皮組織,導致出血。通常會伴隨撕裂的疼痛。

大腸炎:包括感染性大腸炎、缺血性大腸炎,以及發炎性腸道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都會對腸道黏膜造成傷害(如潰瘍及腸壁腫脹等),也可能會有血便的症狀發生。

大腸癌:當長在大腸裡的腫瘤侵蝕到血管,或是腫瘤潰瘍時,有可能會產生血便的情形。

通常引起血便的流血量不高,一時間不會有緊急的症狀發生,除了發現瀝青便或大量血便時需要緊急就醫以外,其他狀況就是儘早預約門診就醫,讓醫生查清楚是什麼疾病導致血便,以免延誤病情。

血便在診斷後,可以在生活中做些什麼?

需要調整自己的飲食及生活習慣,也可以學習一些自我緩解的方式。以下我們根據疾病的分類,給大家完整的建議:

如果你的血便是憩室炎、痔瘡或肛裂所造成的,可以嘗試以下方式:

攝取纖維:纖維食物可以幫助糞便留住水分,讓結腸蠕動變得順暢。尤其以憩室炎、痔瘡、肛裂所導致的血便,一天需要攝取20-35克的纖維,食入過多纖維反而有腹脹的可能。

攝取足夠的水分:一天攝取 1.5-2 公升的水分,有助於軟化糞便。

適量運動:多活動身子能刺激腸胃道的蠕動,促進排便的順暢。

不要忽略要排便的感覺:避免糞便長時間滯留腸道以致排解困難。

排便後的清理:不要用粗糙的衛生紙來擦拭肛門,可以選擇用清水來做清理。

為了緩解痔瘡或肛裂的不適,你可以嘗試:

溫水坐浴:可以緩解肛門括約肌的緊繃。一天可以做3-4次,每次10-15分鐘。不要用手抓搔癢的肛門口,免得抓破皮被感染就麻煩了。

避免讓症狀加重的食物:避免紅肉、豆類、全麥麵包、乳製品、咖啡因飲料等食物。

大腸癌所引發的血便是許多人為之驚慌的,以下方式可以預防,以及提早發現疾病的發生:

攝取多種的蔬菜、水果及多穀類食物;

遠離菸酒;

運動習慣;

擔心大腸癌,別忘了定期的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及早處理,才能提高康復的機會!

血便怎麼辦?是痔瘡、肛裂還是大腸癌?

除了上面講的血便以外,還有一種狀況是自以為血便。吃了紅色的食物,有時候也會出現看起來像是血便的狀況,比如火龍果,常常有人上完廁所看到馬桶一片紅。當出現這種情形時,千萬不要自己嚇自己!

相信看完本篇文章之後,你應該對血便有初步的認知及判斷能力了,希望這些知識可以幫助到你自己以及身邊的親友,不會在血便發生時緊張得不知所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