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月亏损3亿,苏宁小店能熬过寒冬吗?

最近,苏宁易购发布公告,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和关联方对苏宁小店投资3亿美元,并将处在亏损状态下的苏宁小店从上市公司中剥离出来以减轻公司业绩压力,保障股东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亏损并未影响苏宁小店的扩张步伐。苏宁小店总裁鲍俊伟表示,股权转让之后发展速度只会更快。据透露,预计11月底,苏宁小店门店数量将增至2000家。

业内人士认为,比较看好苏宁小店的发展模式,但其未来发展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撑以及对整个运营系统的把控,因此仍需进一步探索。

获3亿美元增资,亏损严重被剥离上市公司

10月14日晚,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关联方Great Matrix以及Great Momentum将共同增资苏宁易购参股公司Suning Smart Life;同时,苏宁易购将以7.45亿元转让持有的苏宁小店100%股权予Suning Smart Life控制的境内公司。

根据公告,本次协议主要在于增资交易和收购交易两方面:

在增资交易方面,Great Matrix、苏宁国际以及Great Momentum同意依其各自在Suning Smart Life的持股比例对其进行增资,认购Suning Smart Life新增股份2.5亿股,新增股份认购价款合计为2.5亿美元。

境内股权转让完成后,苏宁易购将通过苏宁国际持有苏宁小店35%的权益,Great Matrix及Great Momentum合计持有苏宁小店65%的权益。


7个月亏损3亿,苏宁小店能熬过寒冬吗?


也就是说,股权转让完成后,苏宁小店不再纳入苏宁易购的合并报表范围。苏宁易购在依然持有小店大部分权益的情况下,将小店的营收情况移出了集团财报。

这或许是为了维持财报可观的无奈之举。由于苏宁集团增资Suning Smart Life 需支付的股份认购款项与转让苏宁小店股权取得的股权收购款项金额大致相当,此次交易不会为公司资金带来重要影响,但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小店业务移出公司合并报表,将为苏宁易购集团在2018年的净利润增加3.03亿元。

此外,在本次股权转让中,苏宁小店业务的最新业绩也被公告披露。数据显示,苏宁小店2018年1至7月营收1.43亿元,亏损2.96亿元,债务高达6.53亿元。


7个月亏损3亿,苏宁小店能熬过寒冬吗?


作为苏宁 “大开发”战略中的排头兵,苏宁小店可以说是易购集团在新零售时代的“棋眼”,其业务承载了苏宁在新零售和便利店赛道的野心

扩张再加速,年底预计增至2000家

在2017年的庆功宴上,张近东表示苏宁进入了智慧零售时代,提出了“一大”(苏宁生活广场)、“两小”(苏宁小店、苏宁乡镇精选店)、“多专”(红孩子、苏鲜生等自有品牌)的零售格局,三年要新增20000家智慧零售业态店,其中的主力正是便利店赛道的苏宁小店和家电3C类的苏宁乡镇精选店。

苏宁小店的快速扩张起于2018年1月,小店先是发挥主场优势,在苏宁总部南京迅速扩张,占领了小区、CBD等重要区域,很快和南京老牌便利店苏果争相抗衡; 同时,小店也在全国铺点,至2018年6月新增店面数量达到了500家,目前已超过1200家。

苏宁小店的细分类型为三大类、一辅类:社区店、CBD店、地铁大客流店以及无人店。依据类型的不同SKU略有区别,例如社区店主打水果、蔬菜、肉类,CBD店则有现场烘焙的面包房和咖啡,无人店配有机械臂、机器人等设施辅助社区智慧零售,但总体来说在外观、面积上与一般的便利店无异。


7个月亏损3亿,苏宁小店能熬过寒冬吗?


集团对苏宁小店的期待却不仅仅是“便利店”这么简单。在7月28日的“极速创格局”战略发布会上,苏宁小店公司总裁鲍俊伟宣布了小店即将接入最新的二手房、彩票、帮客等自营业务,苏宁金融、苏宁文创、苏宁体育等产业都将在小店业务中有所体现。

在苏宁的蓝图中,苏宁小店的角色是“智慧零售的连接点”,会员不仅能在小店中买到新鲜蔬菜、现切水果、午餐定食,还能顺便买张彩票,看看房。苏宁易购希望把集团业务浓缩在苏宁小店中,真正做到“智慧零售”、“消费升级”。

鲍俊伟多次在采访中强调,小店扩张的速度需要快、更快一些。他认为,在苏宁对后端供应链的常年积累下,只有迅速开店扩张占领市场,才能体现与日资便利店不一样的本土优势,并通过更灵活、差异化的管理获得市场。

同时鲍俊伟表示, 9月份开始,苏宁小店发展再加速,预计11月份底门店数量将增至2000家。而根据苏宁易购2018年半年报公布数据,截至2018年6月底,共有门店732家,也就是说,7月份新增门店146家,由此可见,接下来苏宁的扩张将突破新高。

持续扩张的同时,何时才能实现盈利?鲍俊伟表示,从做这件事的第一天起就考虑到盈利问题,内部也有明确的目标规划,暂时不便透露。


7个月亏损3亿,苏宁小店能熬过寒冬吗?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小业态门店是新零售发展的方向,苏宁小店将即时消费的便利店和小型社区生鲜店相结合的模式符合市场需求。

但就长期发展来看,对资金、系统的运营模式,对生鲜品类、品质的管控、供应链建设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苏宁小店仍需进一步探索。

目前便利店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而进入的企业要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否则就会出现和邻家、131便利类似的资金崩盘问题。

竞争激励,前途还待观望

北京、上海的便利店竞争之激烈,让小店“单城500家”的目标显得遥不可及。前有阿里“新零售”先入为主的概念优势,后有7-11、罗森等日资便利店的多年耕耘,苏宁小店的 “智慧零售”便利店地位略显尴尬。

采取加盟店模式的京东便利店已多次曝出倒闭、关店潮的消息,苏宁将小店的资产做重、和自身的供应链优势结合、坚定自营的做法或许是唯一的出路。


7个月亏损3亿,苏宁小店能熬过寒冬吗?


鲍俊伟表示苏宁小店具有三大模式特点和优势:其一是苏宁易购的线上平台,让苏宁小店开业即做到线上线下打通;其二是消费场景的多样化,作为本土的直营便利店更了解消费者;其三是三公里范围内的便利店配送服务,依托于苏宁的物流资源,做到一日多送。

对于本次股权转让,苏宁方面称,苏宁小店的业务并不会受此影响,本次交易后,苏宁小店拥有更为灵活的资本运作平台,将在其短期经营目标以及长期战略发展目标间进行灵活的调整安排,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及竞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