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三):齐王起兵

继续上次的内容。

上回我们说到了,这朱虚侯的妻子,也就是吕禄的女儿,将吕禄吕台的谋划全部告诉了朱虚侯刘章,刘章立刻反应了过来,如果再不对吕氏动手,那自己就会成为犯上作乱的一派,失去了大义和民心,便差人传信齐王,让他速速出兵,加上自己和东牟侯做内应,一举铲除吕氏。

且说这齐王收到了朱虚侯传来的消息之时也是焦急万分啊,但是他还是有所顾虑,一方面是不想担上这向京城发兵的罪名,另一方面,这吕后新丧,吕氏还来不及做太多的准备,若是等局势安定下来,日后自己就算是有机会能登上大宝之位,也是困难重重,如果自己现在就行动,以吕氏意图篡夺刘家天下为理由,能得到朝堂内外和民间的更多支持。齐王是左思右想也决定不下来到底要怎么选择,便招来了自己的舅父驷钧、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商议。没想到这几个人意见非常同意,他们觉得现在是发兵的最好时期,因为吕后本就不喜刘肥,纵然吕后已死,但如今依旧是吕氏掌权,若是真的让吕禄吕台掌握了局面,难保日后自己的安康,再者,现在发兵还能兼有大义之名,理应发兵。齐王这才下定决心,命三人退下后立刻着手此事,但是一定要隐秘。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儿啊,还是被当时齐国的国相召平知道了,他就调动自己能调动的士卒,兵围王宫,意图阻止齐王。这时候魏勃走进军中对召平说:“大王想要发兵但是缺少调动军队所必须的虎符,您包围了王宫阻止了大王,这是好事,我自请替您领兵。”也许是这召平并不知道当时谋划出兵的到底是哪些人吧,居然就这么相信了魏勃的话,将兵权交给了他。等魏勃控制了这些军队之后,立马下令包围国相府,召平这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哀叹一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就自杀了。于是齐王令驷钧接任国相,任魏勃为将军,祝午为内史,调动所有的士卒,兵发京城。又派遣祝午前去面见琅琊王,诈他说:齐王不忍汉室为吕氏所窃夺,欲发兵西诛之,但是年少不通军事,而琅琊王您在太祖时便是将军,更应该带领士兵,但是齐王不能离开军队,请您前往临淄商议。真的是不知道应该对这些人说什么,口说无凭的东西还真的有那么多人相信,这琅琊王一听连祝午都没拉上就立马驰援齐王(当然啦,估计是祝午自己找借口留下来的)。等到了临淄见到了齐王,却傻眼了,齐王和魏勃把琅琊王强留下来,而还待在琅琊的祝午,得以尽发其兵,讨伐军的势力迅速增长。

汉文帝(三):齐王起兵

齐哀王

话说这琅琊王刘泽,眼见着自己被扣押了下来,便也知道自己是没有退路了,就对齐王说:“齐悼惠王刘肥,是太祖的长子,那么大王您就是太祖的长孙,当立。但是现在朝堂之上,大臣们左右摇摆不定,而我是刘氏中最为年长的,说话还有点分量,很多大臣还等着我表态,我留在这里起不到任何作用,不如把我放了,我进京替大王活动活动。”齐王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再加上既然琅琊国的士兵都加入了讨伐军,这刘泽就失去了再背叛自己的资本,便准备了车马送刘泽入关。

等琅琊王出发了,齐王就发兵攻打吕国的济南,并且传书各诸侯,先是声明了当初太祖平定天下分封诸刘,我父悼惠王受封于齐,而在先父薨逝之后,汉惠帝派遣留侯张良立自己为齐王,自己的地位是名正言顺得来的。然后又说这惠帝崩吕后擅权,年纪大了人也糊涂了,听信诸吕,擅自废除太祖所分封的诸侯,三任赵王都惨死,还把梁国燕国赵国封给诸吕,将齐国一分为四,明明白白地不尊太祖,时有忠臣进谏而吕后又被奸臣蒙蔽。如今,吕后新丧,而诸吕擅自动兵,劫留各诸侯大臣,妄图以此控制政令,刘汉天下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愿意站出来,带兵诛灭不当为王者。一席话是正义凛然啊,不仅仅说自己才是正统的继承人,还数出了吕氏的几条大罪,占据了大义之名,号召有义之辈支持自己,真真是一篇优秀的檄文。

汉文帝(三):齐王起兵

灌婴

再说另一边,相国吕产收到了齐王起兵的消息是毫不惊慌,早就料到了这时候肯定会有人跳出来,只是自己还没有完成军权的夺取,思来想去也只好去找大将军灌婴,和他说齐王犯上作乱,让他带兵平叛。灌婴带兵行至荥阳,和绛侯周勃密商:如今诸吕想要控制军权而自立,如果我真的带兵攻打齐军并且获胜的话,那么诸吕的势力会愈加庞大。便差遣使者前往齐军中,和齐王以及各路诸侯密谋,共同诛灭吕氏。齐王听了使者的传话,当场便答应了下来,在攻下了济南郡之后,在齐国西边界屯兵不行等待约定。

齐王是否能如愿诛诸吕而荣登大宝呢?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下次再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