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國人爭光!我國少將自費2000萬搞科研,在航母領域獲世界第一!

最近十多年來,中國軍工迎來了井噴式的發展,這背後離不開科研人員背後的努力付出。今天檔案君要和大家聊一位國寶級的科學家,他用了30的時間為國家創造了電磁彈射等多項技術,並自掏腰包2000萬投入國家的科研項目中來,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網紅科學家:馬偉明院士。

為國人爭光!我國少將自費2000萬搞科研,在航母領域獲世界第一!

圖為馬偉明院士

提及馬偉明院士,相信軍迷朋友們都很瞭解,最近幾年,馬偉明院士多次被各大官媒所報道,不管是電磁彈射還是電磁炮,馬偉明院士每次露面都會給我國帶來許多的好消息。

馬偉明在1978年考上了中國海軍工程大學,也正是從大學開始,他才踏上了科研之路。畢業之後的馬偉明科研生涯一路開掛,34歲被破格提拔為教授,41歲成為中國工程院最年輕院士,42歲晉升海軍少將。

為國人爭光!我國少將自費2000萬搞科研,在航母領域獲世界第一!

馬偉明院士

總結馬偉明院士30年來的科研成果,可以用國士無雙來加以讚揚。馬院士就曾經說過:我不圖名、不圖利、不圖官,就想實實在在為國家和軍隊做點小事。然而他口中的小事卻讓全世界都為之側目,令歐美等國羨慕不已。

電磁彈射技術,其作為新一代彈射起飛技術相比滑躍起飛和蒸汽彈射,不僅能夠降低對飛機的損耗,還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起飛更多的艦載機,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電磁彈射具有容積小、效率高、重量輕、運行和維護費用低廉的好處。是未來航空母艦的核心技術之一。多年以來,這項技術一直被美國所掌握,相關技術也對外保密。

為國人爭光!我國少將自費2000萬搞科研,在航母領域獲世界第一!

電磁彈射軌道

在世界範圍內,多數國家都缺少電磁射彈技術,只能採用蒸汽彈射,然而蒸汽彈射飛機時很費時間,大約需要15分鐘,在實戰當中可能戰機還沒起飛,戰鬥便已經結束了。而電磁彈射一架戰鬥機只要30秒,縮短了30倍的時間。

美國在科研領域向來是捨得花錢,單單是在電磁射彈技術上,就投入32億美金的鉅額資金,共耗時28年才研製出來。電磁彈射器可謂是航母上的一大利器。奈何美國將此技術視為珍寶,並不向外出售,令其他國家只有羨慕的份。

為國人爭光!我國少將自費2000萬搞科研,在航母領域獲世界第一!

電磁彈射

我國作為航母大國,對電磁射彈技術有著迫切需求。馬偉明院士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決心投入電磁彈射器的研發當中。電磁彈射結束的研發歷經5年,整個過程充滿了坎坷,項目剛開始,馬院士就遇到了難題,原來,在他們的項目開始之前,就有個科研機構在研發蒸汽射彈技術,所以能給他們的研發經費只有100萬。

相比起美國研發的35億美元,100萬的研發經費只能算是杯水車薪,然而馬偉明院士並沒有放棄。而是自掏腰包拿出2000萬作為經費繼續研發,這些錢有很多是他在科研領域的獎金,是他許多年來一點一滴積攢下來的。

為國人爭光!我國少將自費2000萬搞科研,在航母領域獲世界第一!

馬偉明院士及其團隊

就是在這種不服輸的精神支持下,馬偉明院士及他的團隊成功研發的電磁彈射器技術,這項技術一共申請了32項專利,攻克43項難關,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國之後第二個研製出電磁彈射器的國家。

馬院士在接受採訪時說,在這個領域,中國已經做到了世界第一,美國如果需要趕超中國起碼還需要15年。如今電磁彈射器已經投入使用,殲15戰機在地面上進行過數百次彈射試驗,無一失敗!

為國人爭光!我國少將自費2000萬搞科研,在航母領域獲世界第一!

馬偉明院士

正是因為有著如馬偉明院士這樣的科技大牛,中國才能在快速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對我們而言,馬偉明院士的技術可為祖國省下上百億,他才是中國真正的“明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