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梯》从新人到达人的职场进化论


《云梯》从新人到达人的职场进化论

今天要为您分享的是《云梯:从新人到达人的职场进化论》这本书,本书从如何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到如何管理自己的意志力、养成优秀习惯等,再到如何打造自己快速上升的职业云梯,最后再告诉我们如何克服自己的职业极点。简单来讲也就是,从职场新人成长为公司一把手的全过程,这本书都有相应的指导准则。

本书作者虞莹,她是资深职场专家,有超过20年的市场营销和管理经验,她也是“云梯计划”的发起人,至今她的职场理论,已经累计影响超过十万学员。

小编将从以下四个部分,为您分享:自我定位、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优化。

《云梯》从新人到达人的职场进化论

一、自我定位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谈到“如何选择自己的专业目标”,他的依据是:社会需要和二三十年后科学的发展、自己的兴趣以及自己的才能

将杨振宁的方法翻译过来就是“职业定位三步法”:能力(我能做什么?)、兴趣(我喜欢什么?)、趋势(做什么最有发展?)

1、能力

优势理论之父——伯纳德·霍尔丹有这样一段话:“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模式,都有能力将一件事做得比其他人更为出色。人们一旦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就如同火药引子被点燃一样,从内心深处焕发出热情和满足。他们工作主动积极,充满信心和斗志,会使用更有创造性、更灵活而富有弹性的方法来完成工作。他们往往不满足已获得的成就,不断追求卓越,在面对困难时会更有耐心,坚持得更久。这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每个人独特的核心优势这样重要,那么要如何发现自己的核心优势呢?

书中介绍了发现自己核心优势的“SIGN法则”:Success(成功)、Instinct(暗示)、Growth(成长)、Needs(需求)

S(成功):在某件事上,你比其他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同样的工作,你明显比其他人完成得更快,而且质量更高。

I(暗示):在做某事之前,你对此事充满期待,非常乐于展示这方面的能力。

G(成长):在做某事的过程中,你充满求知欲,非常专注,乐于不断学习与此相关的知识。

N(需求):在完成某事之后,你会感觉很有成就感,你喜欢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满足感。

《云梯》从新人到达人的职场进化论

2、兴趣

一个人只有对所做的事情有兴趣,他才会充满热情,才会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坚持下来。

乔布斯曾说:“你一定要找到你所热爱的。你的事业将会占据你生活的很大一部分,你真正得到满足的唯一途径是去做你坚信伟大的事业。而做伟大的事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你做的一切。如果你还没有找到,继续找。不要妥协,就像其他一切需要心灵感受的事物,当你找到的时候,你会知道的”。

乔布斯的这段话,很好的说明了“兴趣”对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性。

本书作者的观点是将“能力”放在职业定位的第一位,而我个人认为“兴趣”应该是更重要的,因为你对一件事情由内而外的喜爱,会支撑你走得更远。

《云梯》从新人到达人的职场进化论

3、趋势

“趋势”也是职业定位非常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对于很多大企业家来讲会更重要,因为判断对了趋势,公司才能不断成长。

在判断趋势上,伊隆·马斯克可以说是所有人类当中,最具前瞻性的几个人之一。伊隆·马斯克在大学时就意识到:对未来人类影响最大的五件事是能源、互联网、星际移民、人工智能和基因改造。因此他前后成功的开创了Paypal、特斯拉、太阳能源公司Solar City、火箭公司Space X、对抗AI潜在威胁的Neuralink公司。

卓越的科学家和伟大的企业家往往都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驱使他们研究与未来相关,能改变世界、促进社会进步的科研领域。对他们来讲,趋势是永恒的第一位,社会需要和科学发展就代表了他们的工作方向。

《云梯》从新人到达人的职场进化论

二、自我管理

本书主要从意志力管理、习惯养成以及克服拖延症这三个方面来讲“自我管理”。

1、意志力管理

意志力:是指有效克服心理压力、抑制冲动、抵御外界和内在刺激的影响,不受干扰地坚持完成一件困难工作的能力。

数据表明,98%想改变坏习惯的人都会失败;20个想减肥的人,只有一位能成功。为什么看似简单的事情,总是很难做到,这就是意志力缺乏的表现。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要使一个人真正努力确实很困难,因为人们经过短暂的努力之后,通常会感到很疲倦,当遭遇疼痛诱惑点的时候,往往会半途而废,所有的决心都会土崩瓦解。但是对于同样一个艰难的任务,有人坚持不了多久,而另外一些人则显得坚定得多。

原因在于他们“内部动机”更强,而且配合以适当的“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人内心的原始动力,是一种自发自主的行为动力;“外部动机”是指人们在活动中获得的评价、奖励、惩罚等外部影响。

《云梯》从新人到达人的职场进化论

那么我们要如何找到自己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呢?作者设计了“五问法”来帮助我们。

寻找“内部动机”5问:

A、我内心真正想要做什么?

B、为什么我想要这样做?

C、现在距离我理想的状态还差多远?

D、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和资源,才能弥补这些差距?

E、这些差距需要通过什么行为来弥补?

寻找“外部动机”5问:

A、这件事会给我带来什么长久好处?

B、要行动多久,我才能体会到这件事的好处?

C、我会用什么方式来体验这个好处?

D、其他人会赞许这样的行为吗?

E、他们会获得什么样的利益?

“内部动机”也可以说是我们的兴趣所在,“内部动机”相比“外部动机”来讲会更为重要。

“外部动机”虽然也很重要,但是“外部动机”如果使用过度,反而会有反效果。因为需要依靠外界推动才能行动的人,一旦失去外界的推动力量,就无法真正行动起来了。比如:需要有人陪伴才能去健身的人,如果朋友有事,自己就没有动力去健身了;希望通过群组打卡的方式来培养阅读习惯的人,发现不打卡也能生活得不错,就再也不提什么阅读习惯了。

人们需要可见得成果来激励自己,当人们能够明确看到行为的良好成果,会倾向继续行为;反之,当人们看不到结果,甚至看到消极结果,就会大大消减继续行动的信心。所以,在工作和学习中,要记录和强调自己阶段性成果,用以增强继续行动的信心,这才是“外部动机”应该有的作用。

《云梯》从新人到达人的职场进化论

2、习惯养成

如果我们每天无论做任何事,都需要我们耗费精力刻意去做,那我们的精力很快就会被耗光。要保持更旺盛的精力,我们就要将这些行为变成习惯,像呼吸、吃饭一样的自然。

改变并养成习惯需要三个步骤:(1)培养注意力;(2)建立动态反馈机制;(3)调整适应性,强化行为。

(1)培养注意力

我们可以通过视觉、听觉或者其他感觉,来培养注意力。

比如:威尔·鲍温的紫手环运动。就是将刻有“不抱怨”等警语的紫手环戴在手上,如果意识到自己抱怨了,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直到持续戴在一只手超过21天。这就是通过视觉来培养注意力。

再比如:我们可以将一些固定的音乐、地点或行为固化成一种仪式,能使你在第一时间进入到设定的场景中去。

(2)建立动态反馈机制

比如,列清单,跑步3公里、阅读1小时等等,在完成的事项上打勾,这样根本不能帮助我们养成习惯。这不是动态反馈,比如:我的目标是30天内完成200公里,我们需要每天记录当天的跑步数据,包括日期、跑步时间、平均步速,最重要的就是记录所累积的公里数,并以百分比来强调完成情况。

这就是一个好的,动态反馈的机制。就好像我们下载文件一样,如果有一个不断变化的进度条,我们就对进程有把握,会更有耐心等待下载,如果看不到进度,我们就会茫然和焦虑。

(3)调整适应性,强化行为

要建立一个新的习惯,关键在于找到一种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来进行,而非一味地给与奖励。

习惯是最终的目标,而行为是你所选择的不同道路。在这些道路中“我做的时候感觉不错”比“做完之后有奖励”更能调动积极性。

每个问题至少有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案,最具备灵活性的部分就是这个解决方案最有价值的部分。目标可以不变,但是方法是灵活的、可随时调整。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个问题来做调整:

A、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是否只有唯一的方法?

B、如果不是,我能找出多少不同的方法,可以走到同一个终点?

C、选择一个我喜欢的方法和一个相对舒适的工具,是不是更容易让我坚持下去?

D、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喜欢的方法是什么?令我舒适的工具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而优秀是由训练和适应达到的一门技术。”好的行为习惯,是奠定成就的基石。

《云梯》从新人到达人的职场进化论

3、克服拖延症

在静止时,我们需要更强的爆发力,才能改变状态,克服摩檫力,而在运动时,运动本身有一种惯性,我们只需要顺应这种惯性,就可以保持运动。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克服拖延症:

(1)建立拖延任务清单

如果我们对拖延的细节不了解,就无法有效的开始。我们要建立一张拖延任务表,将所有被拖延的任务记录在表中,并记录每件事分别被拖延了多久,预计完成任务要花多久时间。

(2)克服启动摩檫力

很多时候,拖延是因为不愿意开始,很多人会用过度准备来抵抗开始前的压力,其实这没有准备根本没必要。比如,做事前,我们想要先去上个厕所,倒杯水,喝杯咖啡,剪个指甲等等。

请停止做这些无用的准备,立即开始做这件事情。

(3)分解困难任务

当我们面对一项庞大或者困难的任务时,更容易拖延,因为我们天生会厌烦恐惧的心理。有时候,明知道这些工作非常重要,我们却一再拖延,宁愿做一些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

将大问题拆解成目标、资源、对象和阶段四个要素,再将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再次切分为更小的阶段性任务,配合相应的资源进行处理。执行工作时,先易后难,不断累计小成果,最终,我们就可以,将一个庞大的难题变成一系列可以操作的任务清单。

(4)拖延大扫除

当我们看着长长的拖延清单,还是无从下手。我们可以挑选两个任务,然后告诉自己必须完成其中一个,我们就选择其中简单的完成。然后再从任务清单中选出一个比这个难点的,就把这个任务完成了,依此类推。最后完成拖延清单上所有的任务。

《云梯》从新人到达人的职场进化论


三、自我发展

这部分内容包括个人能力发展、职场社交发展以及打造职业云梯三个方面的内容。

1、个人能力发展

(1)要具备敏锐的学习意识,从工作中发现一切学习机会。

训练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在工作中发现各种学习机会,利用一切机会塑造自己的专业能力。这些就是你成为行业精英的必备技能。

(2)要培养结果导向的自学能力,制定学习方案。

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大量的精力用于各种学习,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人仅以阅读多少书、看了多少学习视频、听了多少学习音频为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实际上,无论学习多少学习资料,这仅意味着信息的输入,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输入后还得能输出。要学以致用,必须学会培养结果导向的自学能力,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制定合适的学习方案。

(3)建立工作的日常优化意识,使每一次工作都产生差异和进步。

在职业的初级阶段,都不可避免的要重复单调的工作。如果你能建立对日常工作的优化意识,敏锐地发现这些问题,迅速着手去改善,就有机会获得好评,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云梯》从新人到达人的职场进化论

2、职场社交发展

在公司内部,我们经常需要与上司、同事、下属打交道,作者分别给出了指导原则。

(1)如何与上司相处?

适应上司的管理风格,协助决策,创造价值。

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领导风格,我们得去适应他,而不是让他来适应我们;另外领导看重的就是我们能带来的价值,这也是你在公司能获得怎样发展的核心。

(2)如何与同事相处?

尊重并理解不同部门的利益,保持目标一致,合作双赢。

同事之间互相的尊重和理解非常重要,特别是不同部门之间的同事,因为利益不同,可能会遇到一些冲突,这时如果大家都能互相尊重和理解,就能化解冲突。

(3)如何有效管理下属?

洞察并理解下属的能力以及个性特点,激发潜能,培养团队。

作为团队的领导者,我们领导的人,性格各异、能力各有所长,这时我们需要洞察这一切,并且针对不同人,制定出不同的沟通和激励策略,让他们各自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云梯》从新人到达人的职场进化论

3、打造职业云梯

在职业发展的不同层级,需要的能力,以及工作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需要不同的应对策略。

职场的四个层级:(1)经理级别:从基层工作人员晋升为本部门主管或经理;(2)总监级别:从部门主管或经理晋升为跨区域或产品的总监;(3)副总经理级别:从单个业务单元的总监到兼任另一个非相关部门的负责人;(4)总经理级别:向上晋升为一把手,承担全局工作,担任总经理。

(1)经理级别

云梯策略:发展基础领导力

面临的挑战是,能力从个人迁移到团队,新经理需要带领团队达成目标。

新经理需要学会重新分配自己的时间,将对个人贡献的执着变为对集体贡献的执着,将管理下属、人力开发作为工作的重点。

(2)总监级别

云梯策略:加强综合领导力

这个阶段的挑战在于理解不同项目、不同区域的差异,分析不同发展趋势,并给与不同的政策与指导。

新总监应当与部门经理建立良好的信赖合作关系,同时积极拓展公司内外关系。控制使用过去特定产品或区域的成功经验,更细致的分析新产品和项目。要走到一线,关注业务来源,获取真实的客户感受和期望,确保公司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具备最强的竞争性。

(3)副总经理级别

云梯策略:塑造T型领导力

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讲,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也是突破自己能力瓶颈最重要的一步。过去的经验往往集中在熟悉的领域,如果不懂得如何拓展能力幅度,也就是还得了解其他重要部门的业务。提升T型领导力,确保自己既有纵深的专业能力,又具备横向的跨界能力。

(4)总经理级别

云梯策略:打造战略领导力

这时管理者的挑战是如何确定企业发展焦点,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优秀的战略,并且带领团队有效地实施这个战略。优秀的战略必须建立在前瞻性和全局性的基础上。

《云梯》从新人到达人的职场进化论

四、自我优化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效能以及突破职业极点三个方面的内容。

1、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员工的价值与他能解决问题的难度成正比:能够解决的问题越大、越困难,员工的价值就越大。

(1)遭遇全新难题的处理方法

当遇到全新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分析,这个问题是不是值得自己花时间解决。

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问题来分析:

A、长期概率,这个问题是偶发情况,还是在未来有可能再次发生?

B、长期效率,培养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是否会对现有工作有帮助?

C、长期战略机会,培养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是否可以与你现在的和未来的发展做链接相关,使自己有机会接受更高级、更理想的工作挑战?

如果都回答为是,那就尝试自己解决,虽然要花费更多时间,但是会增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解决复杂问题的策略性思考

解决复杂问题,我们得分5个步骤:

A、从客观事实中发现或推断出核心问题。客观事实,就是没被人为调整和过滤的原始信息,通常是来自现场的第一手资料。

B、区分问题的类型是恢复原状型还是追求理想型。问题的本质在于现状和目标之间的落差。

对于恢复原状型:应采取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方法来处理,包括紧急处理方案、寻求根本解决方案,以及防止复发方案。

对于追求理想型:关键在于明确最终目标和设定实现目标的期限,将一个复杂任务拆解为一系列可以量化、跟踪的行动计划,并根据计划管理和推进日程进度。

C、将事实逐步分解,进行定性分析,找出对应的原因。分析就意味着将事物拆解,找出问题的构成要素,并且理解要素之间的层次和关系,随后分门别类地处理。

D、将相关数据逐步分解,进行定量分析,找出最主要的原因。定量分析可以通过对数据构成和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找到问题重心和发展趋势。

E、从多种方案中评估风险、代价和利益,选择最恰当的解决策略。要严谨的进行情境分析,评估各项风险,并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云梯》从新人到达人的职场进化论

2、优化效能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要提高工作效率,而我们这里讲的是“效能”,它和效率是不一样的。

“效率”关注的是完成多少事,以工作量来评判;“效能”关注的是工作的结果和产出。

比如:“效率”是一天内参加6个会议、回复50封邮件;“效能”则是一个会议推动了一个新项目的启动,一封邮件使一个潜在客户决定了整年的合作。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步,优化效能:

(1)编制工作清单

几乎所有行业,都在面临工作复杂性越来越高的挑战。比如: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规范要求、动态掌握各项营业数据并即时反馈等,复杂度越高,就越容易犯错,编制工作清单是有效的减少犯错的手段。

(2)学会做笔记

笔记不仅是信息的记录,更是思维的外部延展。随时记录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分析原因得失,思考改善之道,才是工作笔记的重要功能。为了更有效地暴露问题,要将记录内容可视化,并尽快把问题转化成行动。

(3)提高工作密度

工作密度指的是“工作纯时间”与“工作毛时间”之间的比值。比如,同样的工作内容,工作密度越低,完成所需的时间越多;工作密度越高,完成时间越少。对自己每天的工作和时间花费进行不断衡量、改进,是一条永不停顿的自我认识、自我突破的道路。

《云梯》从新人到达人的职场进化论

3、突破职业极点

(1)突破职业极点

在耐久跑中,有一个呼吸困难、步履维艰的“极点”现象。有经验的运动员,会在“极点”出现以后,适当减速,并有意识地加大呼吸,坚持调整节奏,忍耐一段时间,跑过阙值之后,难受的感觉就会随之消失,继而进入一种稳定状态,这就是运动中的“第二次呼吸”。

在我们职业生涯中,同样存在“极点”现象。几乎每个人都会在其职业生涯中遭遇几次“极点”:失落、疲惫、压力、紧张、力不从心。人们难以忍受职业“极点”带来的痛苦,几乎都会涌现出放弃的念头。在职业的“极点”,同样只要调整工作方式、学习新的技能、找到新的动力,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恢复,获得崭新的“第二次呼吸”。

(2)构建B计划

当我们的职业发展到达顶峰时,很可能也是危机降临的时候,构建B计划就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步,构建自己的B计划:

A、找准目标定位:为了做出正确的决策,要通过正确渠道获取尽量多的真实信息。

B、建立B计划可用的人脉:找准方向后,有意识地建立可用的人脉。

C、提升能力以满足未来工作所需:要实施B计划,必须要求自己在这个领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这需要自己进行必要的学习,培养和发展自己在这方面的专长。

《云梯》从新人到达人的职场进化论

最后总结一下:

首先,通过能力、兴趣和趋势三个要素,为自己找到合适的职业定位;其次,养成优秀习惯、找到自己的内在动机以及克服拖延症;再就是,培养自己达到职场上一层级的能力,为自己架起上升的云梯,在职场中获得快速上升;最后,克服职业极点,获得“第二次呼吸”。

本文内容参考的是虞莹老师的《云梯:从新人到达人的职场进化论》,如果想了解本书更多内容,欢迎阅读原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