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創始人雷軍:我發現混得好的年輕人,都具備這4項能力

小米創始人雷軍:我發現混得好的年輕人,都具備這4項能力

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對“努力”和“勤奮”有著莫名的好感,無論什麼問題,只要努力和勤奮,就一定可以成功。

事實真的如此嗎?

小米創始人雷軍說:“很多人是在用勤奮麻痺自己,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自己在戰略上的懶惰。”

這樣的勤奮,並不能發揮任何作用,就算很努力,那也只是在低效的努力,對這類人來說,比起動腦筋思考問題,低效的努力容易多了。

那些天天泡圖書館的同學,其實也未必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他們只是一味聽從別人的要求被動的在學習;那些天天熬夜加班的同學,也未必知道他的那份兒工作本質究竟是什麼,要怎麼做才能夠升職加薪。

所以,在努力之前,必須要有自己的戰略規劃,就像是一盤棋局,每一步應該怎麼走,需要具備哪些能力,都應該有大致的規劃,然後在行動過程中,我們再慢慢調整。

因為,總有一些事情比努力更重要,它們是努力的前提,只有先掌握了這些更為重要的能力,你的努力才會事半功倍。

小米創始人雷軍:我發現混得好的年輕人,都具備這4項能力

01 選擇力:對的選擇是一切成就的前提

在《殺鵪鶉的少女》中,有這樣一段話:

“當你老了,回顧一生,就會發覺:什麼時候出國讀書、什麼時候決定做第一份職業,何時決定了對象而戀愛,什麼時候結婚,都是命運的鉅變。

只是當時,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雲千檣,你做出抉擇的那一日,在日記上,相當沉悶和平凡,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

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會給我們的事業和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其實是可以想象的。

在職場中,選擇更顯得尤為重要。

古語有云:“小智者借物,中智者借錢,大智者借人,超智者借勢。”

聰明的人總是會選擇順應潮流,借勢登場,只有一開始的大方向沒選錯,後面付出的努力才不會成為徒勞。

越王勾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十年臥薪嚐膽最終獲得勝利,不是因為別的,只是因為堅持了對的事情,而唐玄宗終日沉迷酒色不務正事,就是因為堅持了錯的事情。

還有大家熟悉的馬雲,他的成功其實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除了堅持不懈、不畏艱難,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抓住了時機,選擇了對的創業方向,否則,就不會有現在的阿里了。

著名作家嚴歌苓,在開始寫作之前曾是一位舞蹈演員,之所以後來棄舞從文,是因為她意識到寫作才是她的正確選擇,否則,她也不會是一位著名作家了。

所以說,一個人,到最後的成就如何,在這個領域能走多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當初的決定,選擇對了,接下來的事情才更加順利。

選擇做什麼工作,選擇怎麼工作,選擇一個怎樣的平臺,選擇誰作為你的上司等等,這些都會影響你今後的職業發展。

所以,選擇很重要。

自然,這種選擇的能力也需要我們習得。這裡,只強調一點,凡事都要看的長遠,不要只顧眼前利益,本著對自己成長最有利的方式選擇,才更容易走向正軌。

小米創始人雷軍:我發現混得好的年輕人,都具備這4項能力

02 思維力:開闊的思維助你行動順利

思想和信念會影響一個人的行動,而行動又會決定你工作和生活的狀態。

要想成為一個成功又幸福的人,首先就得改變你的思想和信念,讓它變得更積極。

《生命的重建》這本書中就提到過,一個人,如果想重建生命,讓自己擁有一個更精彩的人生,就不得不樹立積極的思想和信念。

因為,開闊的思維,意味著你會更有遠見;而積極的信念,則意味著你會勇往直前。

享譽盛名的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在1914年1月5日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他把工人的工資提高到了每天五美元,這遠遠超出了當時的平均工資。

這一行為,不僅改變了他的公司,也改寫了美國的歷史和資本主義發展的面貌。

為什麼這樣說呢?起因是福特汽車在1913年開發了一條“流水生產線”,由每個工人採取分工作業,每個人專注做一項工作,重複同一種機械式的動作。

儘管生產速度提高了,但是工人的工作負擔也加大了,因為實在太辛苦,所以工人寧願去別的工廠做工。

後來,甚至出現了工人罷工的行為。

所以,福特決定把工人的工資提高到每天五美元,把平常十到十二小時的工時減少到八小時,還建立了技工學校培訓專業技工,這些在當時都是福特的首創。

因為高工資和福利,不僅使福特的形象改變了,也讓工人的向心力大大提升。工人們開始為公司著想,帶動了更多創新,創收也超過了四十四萬美元。

福特之所以能在歷史留名,並不僅僅因為他是賺大錢的企業家,還因為他是一個“革命者”,習慣打破框架來思考。

福特汽車之所以如此成功,就在於他知道把自己的腳放入他人的鞋子裡,進而從他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人和人最大的區別在於脖子以上的部分,想想真的是這樣。

思維會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思維模式就像是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推倒了就會發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一種思維模式會衍生一大批的想法和行為,正是這些想法和行為把我們變成截然不同的自己。

所以,擁有更高級的認知和思維就是我們成功的利器,如何擁有,當然就需要我們去鍛鍊自己的思維力,凡事看的更長遠一些,視角更開闊一些,這樣你才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小米創始人雷軍:我發現混得好的年輕人,都具備這4項能力

03 創新力:一個轉念或許就會成就你

傑出的人從來都不是依靠努力,而是產生創意。

如果提到去世後還可以賺錢的人,大家會想到哪些呢?愛因斯坦?邁克爾傑克遜?普雷斯利?

的確,這些人都是,但是還有一位出生普通卻逆襲成功的大咖,這位名人就是查爾斯舒爾茨。

舒爾茨從小就顯得很平庸,甚至是一個“標準的失敗者”,學習成績糟糕,運動方面也毫無表現,社交上也顯得很笨拙,他唯一的才能就是畫畫。

在舒爾茨還不出名的時候,他曾遭遇過多次的拒絕,但他並沒有放棄,轉而把自己的童年當作題材,以漫畫的方式講故事,描寫出了一個總是輸家,總是放風箏飛不起來的小男孩。

在創作的同時,他又萌生了一個靈感,他想到小時候養的米格魯犬,便把它也畫進了漫畫裡,這隻狗狗,就是“史努比”。

“史努比”起先被舒爾茨畫的很普通,就是一隻用四隻腳走路的狗,然而,在1956年1月9日的這一天,他突然靈光一閃來了創意,讓四隻腳在地上跑的史努比站了起來,像人一樣用兩隻腳走路。

這一站就讓史努比從此大受歡迎,紅爆了地球的每個角落。

他死後之所以還能賺那麼多錢,靠的就是那隻用兩隻腳站立,永遠活在世界上的狗狗,史努比。

為什麼我們總說成功是屬於少數人的?因為創意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有的,而創意的產生才是使你與眾不同的關鍵。

儘管不是每個人都有創意,但是創新的能力並不是少數天才般的人才擁有的特質,每個人其實都可以開啟自己生生不息的創造力。

第三代催眠創始人,潛意識研究專家斯蒂芬吉利根博士做了近四十年的創造力研究工作,總結了近一百年來所有關於創造力的文件,他發現:創造力總是來自於抱持對立面。

如果遇事只想尋求唯一答案,通往創造力的大門就會被關閉了,而抱持對立面,你就可以帶著好奇和耐心,在問題當中去探索。

其實就是學會打破現有的固化思維,用更加不一樣的視角去思考和解決問題,這樣,你的創新力才會得到訓練和提升。

小米創始人雷軍:我發現混得好的年輕人,都具備這4項能力

04 抗挫力:人生長跑需要耐力和意志力

人只要活在世界上,就會遇到挫折,就會有痛苦,這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

雖然這一點我們改變不了,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

一提到挫折、困難,人們大都先會做出消極反應,比如感覺煩躁、想逃避,而且把它們視為洪水猛獸,但是如果換個角度看問題,或許,我們就會感謝挫折和苦難了,因為它教會我們成長。

跌倒了,你或許會受傷,但是等你爬起來以後,你會變得更加堅強。

Ted曾出現過的一位女孩,艾米珀迪,19歲時,她因病失去雙腳,左耳失聰,脾臟和腎臟也沒有了。

儘管情況很糟糕,但生活還是得繼續,在艾米收拾好心情之後,她主動地跟過去的自己告了別。

她重新回到了滑雪場,做好了迎難而上的準備。她知道事情一開始並不會很順利,但是她沒有被困難嚇跑。

有一回,在上行的索道上,艾米幾乎嚇壞了所有在場的滑雪者,因為膝蓋和踝關節沒辦法彎曲,她的腳和滑雪板被綁在一起飛下了上坡,可是艾米卻還在山頂上。這一幕震驚到了所有人,包括艾米自己,但是她沒有灰心。

她意識到只有先找到合適的腳,才能來滑雪。但是一年過去了,她研究了各大廠商,還是沒有找到。最後,艾米決定自己做,然後,就在21歲生日的這一天,她終於看到了這個雖然簡陋但卻可以變化指甲油顏色的腳。

艾米的故事可能在很多人身上重現過,但是不管出現什麼情況,都無需害怕,因為我們人生的侷限和障礙,最終只會造成兩種結局,要麼讓我們停滯不前,要麼逼我們迸發出更大的能量。

所以,只要你擁有積極的心態和迎難而上的決心,任何挫折和苦難都不會將你打倒,你得到的,只會是更加堅強和成熟的自己。

人生長跑中,挫折苦難前,需要我們擁有一顆更強大的心臟,心態對了,其他的一切問題,我們都可以解決,看看艾米,難道不是嗎?

每個人都可以堅強,每個人也都有抗挫的能力,戰勝挫折後,你的人生才會更加有力量。

人生就是一盤棋。正確的佈局,積極的思考,拿出行動力,然後去解決難題,這樣的人生,豈不會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