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内向的妈养出了超级自信的娃,她的秘诀都在这里!

超级内向的妈养出了超级自信的娃,她的秘诀都在这里!

添加私人微信(mamiok123)和高知麻麻做朋友。

经常会有妈妈问我,孩子太内向了,胆小、怕生、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要怎么引导?

内向的娃儿总是会更让爸妈焦虑一些,就像我家一个亲戚,儿子都22岁了,她还经常会聊到自己对儿子内向的担忧。

有一次我就和我这表弟聊,你能和我说说有关内向的感受吗,结果表弟告诉我:“我一直知道自己是内向的,但我从来不觉得内向是问题,但是大人的影响下,把原本只是不想表达的我,变成了‘害怕表达’,这才是问题!“

表弟的话让我心头一震。内向孩子的不爱说话,是真的不爱,还是不敢?让他们变得不敢的原因,难道不是大人、外部对他们的否定吗?

我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开朗活泼自信口才好,然而有关研究表明,内向不等于不自信,也不等于不合群,内向的孩子甚至更有天赋。

我的朋友阿夕从小就是一位超级内向的小孩,长大了也经历过对自己内向性格的怀疑,努力想要突破,最终却发现

内向不等于不自信,内向并不会令自己挫败,不自信才会。

这些经历和认知让她在教育自己的女儿的时候有了独特的视角,既能保护女儿内向的性格,也能培养女儿自信、开朗、表达能力好的特质。她把这些写成了文字,今天分享给大家。不管是性格内向还是性格外向的宝宝,培养自信心,也就是我一直和大家说的内在的力量感,才是最关键。

文|阿夕

女儿3岁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第一次被老师“约谈”。当我问起女儿在学校的表现,老师先是面露“难色”:

“又又性格可能有点内向,别的小朋友都爱一起玩游戏什么的,她一般就是画画,看绘本,比较安静。”

然后又补充说:

“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啊,只是感觉好像和跟你一起的时候不太一样,看你朋友圈发的,又又很活泼的。”

当时我有点小吃惊,甚至还有点小窃喜:在家蹦床蹦沙发一言不合仰天大笑的二货宝宝,在学校竟然也可以是个小淑女。

这么“精分”,随我没错的了。

01

我就是那个“内向”的小孩,

从“改变自己”到“做自己”,用了30年

“内向”一直是我身上的一个标签。

从小父母和邻居就觉得我相当“独骚”(老家方言:爱一个人独处的意思)。即便和其他孩子也玩跳皮筋丢手帕踢毽子,但永远是那个最先停下来的小孩。

上学后变得更加“内向”,别的孩子放学后喜欢去竹林里翻跟斗捉迷藏,我却更愿意在家写一晚上作业。

工作后,依然是内向到憋出内伤:

每次自我介绍不会超过50个字;

内心排练了100种开场白还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口和新同事打招呼;

年会上永远是那个不上台不发言不中奖的透明人;

想去厕所走到门口看到上司出门,宁可返回座位再憋五分钟;

……

曾经一度被自己的“内向性格缺陷”困扰,盼望着成为那样的人:阳光、开朗、自信,讲台上高谈阔论,聚会上谈笑风生,在人群中被关注被赞美。

那几年特别流行“突破自己”,王力宏的《改变自己》唱遍大街小巷。

我也下了决心“突破”:同事聚会、同学聚会,各种“活动”,能去的都去。虽然每每临到要出门的时候却又想打退堂鼓,本着“突破自己”的初心,还是硬逼着自己去了,结果回来往往疲惫不堪。

“妈呀,累死我了。”

“干啥去了?”

“参加了场聚会。”

“那多happy啊。”

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open的人永远不懂内向的人在热闹的场合死撑有多累。

直到后来我开始接触心理学,了解到内向不是一种缺陷,外向和内向只是不同的两种气质,并没有好与不好,内向和外向的人恢复精力的方式不同:

“内向的人倾向通过安静的独处获取精力、恢复能量,与人交际,如果不是特别有意思,对他们来说,都是精力外泄。而外向的人则会通过与别人的交往来获取精力,只有不断地交往,他们才会不停获得能量。”

超级内向的妈养出了超级自信的娃,她的秘诀都在这里!
超级内向的妈养出了超级自信的娃,她的秘诀都在这里!

现在的我不再热衷于赶场子,反而更坚持做自己,不愿去的聚会就推掉,不愿意说话就做个内心快乐的“哑巴”,投缘的人面前也可以秒变话痨。可以安静独处,也可以在旅途中和陌生人聊得投机。我甚至开玩笑说过,我的好朋友都是“捡来”的,因为都是非常偶然的时机,相聊甚欢,然后成为至交。

抛开“改变内向”的执念,反而变得活泼开朗自信了。

02

内向不是性格缺陷,

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赫本都是“内向”性格

“我喜欢独处,喜欢和我的狗一起散步,一起欣赏树木、花朵、天空……如果给我机会让我从周六晚上独自一人待到周一早晨,我会很开心。”

——内向性格的赫本说

很多时候,孩子内向就被大人等同于胆小、怕生、不自信、不合群,并且被认为将来缺乏竞争力。这和我们强调的职场文化有关系,因为职场就意味着竞争、合作、资源争夺,而外向、高调的人显然看起来更有这方面的优势。但这很可能是假相,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内向性格的研究,关于内向性格的众多“谣言”也被一一击破。

美国的苏珊·凯恩(Susan Cain)在受够了社会对内向者的偏见后,大大方方接受了自己是名内向者的现实,结束了与自己性格背道而驰的华尔街律师的工作,专职进行内向者的研究,花了7年时间,完成了《安静——内向性格竞争力》一书,还登上了TED讲坛进行了一场为内向者“翻案”的演讲。

超级内向的妈养出了超级自信的娃,她的秘诀都在这里!

管理理论家吉姆·柯林斯曾选择11家优秀企业作为深入研究的对象。当他分析这些最优秀的公司有什么共同点时,发现每一家公司都是由处事低调的总裁所领导的。下属形容他们的词语有:从容、谦逊、绅士、矜持、腼腆、亲切、温和、自谦、低调,没有绝大多数人都非常在乎的“外向”。

内向的人同时拥有自信、魅力的名人更是比比皆是。

普京在自传里提到自己小时候沉默寡言、十分内向。成年后的普京却拥有着惊世口才,其非凡的演讲魅力最终助力他成为俄罗斯总统。

赫本曾是个害羞的小女孩,却不妨碍她在舞台上尽情演绎一个又一个经典角色,成为人们心目中永恒的安娜公主。

乔布斯内向,却不妨碍他站在摄影机前,向全世界布道苹果的理念。

事实上,世界上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都是内向的,没有人是绝对的内向和绝对的外向,每一个正常人身上,或多或少有一些内向性格的因素。

从女儿身上我也发现了这一点,在我眼里,女儿开朗活泼,自信,善于表达,而在老师眼里,女儿性格有点内向,喜欢安静。我觉得这恰恰是很好的一种平衡。健康的人格都包含着对立面,重要的是我们不抱有偏见和执念,而是承认、接受并且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来培养。

苏珊·凯恩在演讲中呼吁大家放弃对“经常要团队协作的执迷与疯狂”。

超级内向的妈养出了超级自信的娃,她的秘诀都在这里!

个人觉得,未来分工更细,职场流动性更大,传统的“单位”稳定的、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对于内向人群的不利因素将被削弱,自信、内心强大、坚持做自己的人反而拥有吸引人靠近的独特魅力。

超级内向的妈养出了超级自信的娃,她的秘诀都在这里!超级内向的妈养出了超级自信的娃,她的秘诀都在这里!

03

内向的孩子能否发挥更高天赋,

关键看父母能不能做到这几点

一个孩子以后成不成功优不优秀和他是不是内向并无直接关系,反而是父母对此的态度很可能决定了他的未来。

1. 对于内向的孩子来说,爸爸妈妈首先不要把内向和不自信、不合群划等号,不要贴标签。

被誉为“钢铁侠”、第二个乔布斯的埃隆·马斯克从小不爱说话,总躲在家里,当人们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时,他的母亲却不以为然:“儿子很棒,他不爱说话,是因为他一直在思考。

正是这种充满智慧的母亲,保护了马克思的内向性格,并且将性格优势发挥到极致,成为真正的天才。

超级内向的妈养出了超级自信的娃,她的秘诀都在这里!
超级内向的妈养出了超级自信的娃,她的秘诀都在这里!

2. 对于孩子的内向表现,不必觉得“抱歉”。

很多妈妈都会教孩子打招呼,有时孩子就是不愿意说,有的妈妈可能会觉得尴尬或者抱歉:不好意思,我家孩子有点内向。

其实大可不必。这么说反而让孩子有了这种认知:好吧,我就是内向的,所以我不打招呼反而让内心得到了解脱。

有时女儿不愿意打招呼,我就笑笑,只管自己打招呼,因为我知道她其实是个懂礼貌的孩子,可能只是当时心思想到其他地方去了。

3. 孩子“不爱说话”,爸爸妈妈要读懂背后的原因。

很多爸爸妈妈说起自己的孩子不爱说话、怕生,更多的是担心孩子不合群、社交能力弱,但其实这并没有因果关系,甚至连“不爱说话”可能都是爸爸妈妈的一种误解。爸爸妈妈需要分析孩子“不爱说话”的表象背后真正的原因:

是不是因为孩子每次说话得不到积极反馈,时间长了孩子就“懒得”说了?

是不是自己给到孩子的压力太大,孩子因为担心做不好反而不去做了?

是不是平常与孩子交流太少,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还是只是因为妈妈在所以比较傲娇?

比如今天有个朋友和我说自己去幼儿园接女儿,其他小朋友很热烈地叫她的名字和她打招呼,女儿却反应平平。她起先想到的是女儿是不是不合群,但又想这些孩子这么热情地叫女儿的名字说明平常相处的不错。想来想去也许只是因为自己难得来接她,所以表现得傲娇了。果然当她与婆婆“核实”情况,婆婆说平常自己去接女儿,其他小朋友叫女儿的时候女儿也会热烈地回应。

孩子和孩子相处时的表现和大人看到的表现未必一致。

最后有一点我特别要和大家强调,每个孩子都渴望鼓舞,但相比于外向的娃,内向的孩子更渴求激励。所以“鼓励”是帮助他们增强力量感最有效的方式,千万别动不动就否定他、打压他!

OK妈最后说:

内向的话题一直也聊不完,正如文中所说,世界上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都是内向的,没有人是绝对的内向和绝对的外向,每一个正常人身上,或多或少有一些内向性格的因素,所以当我们在解析孩子的内向问题时,本身就已经存在着预判,而预判有时就会失真。我们不能完全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但至少我们可以尊重孩子的意愿,少一些压迫,绝不要否定。

大家关于培养孩子力量感的话题有什么想说的,可以文末留言告诉我。如果有比较集中的问题,我改天再写写,希望每篇文都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另外熟悉我们号的妈妈都知道OK就是个内向腼腆的娃,所以我真的也是太了解到家有这样娃的妈妈的心境,琢磨着找老师一起来做一些能实际帮到大家、有实践意义的课程,来实际解决现实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情境时,我们到底该怎么应对!如果大家有兴趣也可以点赞留言告诉我~

另外,文章提及的苏珊·凯恩的TED演讲视频《内向性格的力量》,的公众号回复“内向”就可收到。

超级内向的妈养出了超级自信的娃,她的秘诀都在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