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美食美食散文:从阜阳洄溜四宝说起

最近几年,经常有阜阳骑行爱好者到洄溜集,在老街旧巷转一圈,看一看残存的石板路,破旧的老房子,一番感叹完了,骑行者的肚子也饿了,于是,在集市上寻一家饭馆,要几样农家特色菜,吃着喝着,不知哪一位说,这五香牛肉、豆腐皮,青菜烧豆饼,看着品相不咋地,咋就比市区的好呢、就连豆芽子也好吃。于是,众人再细品,果然味道不一般。

张杰|美食美食散文:从阜阳洄溜四宝说起

于是乎,每次骑行者们到洄溜集的时候,每人都会从集市上带了几样回家。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洄溜集的这几样东西算是出了名了,后来,有阜阳文人把洄溜集的五香牛肉、绿豆饼、黄豆芽、豆腐皮总结了一下,叫“洄溜四宝”。如果你现在去饭馆,说,来一盘烧豆饼吧,老板回答,这豆饼,正宗洄溜集的,好吃!

也难怪,你想想,洄溜集这些豆腐豆芽都是小作坊手工做出来的,原料纯正、工艺原始,品质天然质朴。过去的黄豆芽,大多都是用陶土沙缸生黄豆芽,每天洒水,生一缸黄豆芽需要大约八天的时间,这样的黄豆芽不好吃才怪里。再一个,与农村的那些小作坊相比,现在城区菜市场的豆腐豆芽,许多都是机器加工生产出来的,由于配方与生产工艺的不同,味道肯定会有差异的。

豆芽味道鲜美。在过去,听饭馆大厨讲,一般饭店都是用骨头汤调味增鲜,但素席不能用荤汤,所以选用黄豆芽汤,一样能达到增鲜的目的。

在阜阳,豆芽炒豆腐,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不能上大席面的,但却是阜阳人一道最常见的家常菜。黄豆芽与豆腐,这两样食物的制作食材都来源于黄豆,但因制作加工方式不同,最后变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样食物,但如果把黄豆芽与豆腐搭配在一起,一定能演绎出人间的绝对美味。

通常的做法是将豆腐改刀为条状,热油煎一下、后加入黄豆芽同炒,再加水、调料炖开即可。这道家常菜的关键是,黄豆芽要炖的恰到好处,不能有豆腥味,闻到从菜汤飘出的豆香味为止。

张杰|美食美食散文:从阜阳洄溜四宝说起

这道家常菜在民间还有一个常见的做法,把豆腐炒好后,在铁锅的周围贴一圈锅巴。在贴锅巴的时候,锅巴的下一半几乎浸泡在汤水里,十分钟左右,菜好馍好一锅出。被豆芽豆腐汤浸透的锅巴劲道咸香,一口锅巴,一口菜,味道好极了。后来,有人把豆芽豆腐换成了红烧鸡块,还是贴上锅巴,名曰“地锅鸡”。

过去、阜阳有句老话,叫“穷吃豆腐、富吃肉”,这句里面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说把豆腐做好了,能吃出肉的味道。但讲是这样讲,真要把豆腐做出肉味来,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

在阜阳,一般饭店都有“煎烧豆腐”这道菜,这道菜貌不惊人,更不高大上,却考验着厨师的本领与手艺,因为这道菜的功夫全在煎豆腐上。把颤颤抖抖的水豆腐改刀成约一寸的方块,蘸上生面粉,下油锅煎。手艺高超的厨师,煎出来的豆腐不碎不烂,两面金黄且不糊。烧的时候加青菜,几勺老母鸡汤,几分钟后入味收汤即可装盘上桌,味道鲜美如肉。

煎烧豆腐”口感外焦里嫩,浓香无比。如今,很少有饭馆的厨师这样下功夫做这道菜了,你现在去饭馆吃吃看,说是煎烧豆腐,豆腐却很少是“煎”出来的,只是用老抽上色,过油炸一下。因为没有了“煎”这道工序,口感上只有咸味,而没有了那种“煎”出来的豆香味。

张杰|美食美食散文:从阜阳洄溜四宝说起

豆腐皮,南方人叫千张,阜阳人也爱吃,吃法多种多样,印象最深的时一道凉菜。把豆腐皮改刀为细条状,刀工好的可以把豆腐皮切的很细很细,然后下开水锅焯一下,一是去除豆腥气,二是口感更加劲道柔软。把少许烫好的香椿芽切成末,与豆腐皮凉拌,用几滴麻油点缀,即可上桌。豆腐皮的清香、加上春芽与麻油的浓香,口感十足,是一道下酒的好菜。当然,热菜中用豆腐皮搭配荤菜同样精彩纷呈。说来奇怪,豆腐皮只要遇到荤汤,往往都会比主角更出彩。

张杰|美食美食散文:从阜阳洄溜四宝说起

豆芽豆腐说完啦,该说说豆饼子了。豆饼子是阜阳话,官话叫绿豆饼。绿豆饼,顾名思义就是用绿豆做的饼子。传统绿豆饼的做法是把绿豆磨成粉,再搅拌成糊糊状,将鏊子烧热,将绿豆浆均匀滴在鏊子上,绿豆浆遇热凝结成铜钱大小的小饼,这就是绿豆饼了。

张杰|美食美食散文:从阜阳洄溜四宝说起

在阜阳,用绿豆饼作为食材烹饪成菜肴的方式很多,清炒、红烧、糖醋皆宜。过去,在三里湾有一家姓尹的开的饭馆,饭馆里有一道招牌菜叫“糖醋豆饼”做的特别好。绿豆饼先过油炸,接下来的做法基本上和做糖醋鱼差不多。“糖醋豆饼”色泽金黄,口感甜咸适口、酸甜可口,外焦里嫩。所以,凡是到这一家吃饭的人,“糖醋豆饼”是必点的菜。

前几年,去阜阳口孜镇,其中有一盘红牛肉,这道菜所搭配的也是绿豆饼,这是我之前没有看到的。品尝的时候,我先用筷子夹了一个绿豆饼,吃在嘴里,感觉软软的,口感浓香,可口。后问老板,老板回答,口孜镇烧牛肉都爱放绿豆饼,浸透牛肉汤味的绿豆饼比牛肉还好吃。看来,烹饪菜肴不一定非按照菜谱做,有时随心所欲照样味美精彩。

张杰|美食美食散文:从阜阳洄溜四宝说起

有人说,人的味觉是有记忆的,这种记忆被文人叫做“乡愁”。

豆芽豆腐也好,绿豆饼子也罢,这些小时候家里饭桌上最常见的食物,被一把叫着月”的雕刻刀深深的刻在味蕾的深处,即使很多年不曾吃过,只要哪一天你的舌尖触及到这些食物,味蕾深处的记忆就会瞬间被唤醒。用阜阳老人的话说,这才是过去的味道,再用阜阳年轻人的话讲,这就是小时候妈妈做饭的味道。但用厨师的话讲,地道的食材,才是成就一碗菜肴味美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