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汽车市场完全是开放的,自主品牌现在的造车水平能顶得住冲击吗?你怎么看?

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侍卫


以目前自主品牌的造车水平和造车理念,如果中国汽车市场完全向外资开放,局面就会变得异常被动,想顶住冲击极其艰难。

国内自改革开放伊始至今,一直对国外汽车品牌制造商实施中外合资且合资方不得超过两家的建厂落地方式,寻求以市场换技术,为本土车企争取发展壮大的时间和机遇。

如果市场完全放开,允许外资单独设厂并享有独立制定产品售价的权利,国内一部分实力较弱的车企或品牌如众泰、昌河、力帆、海马、东南,甚或江淮和华晨等几乎不会再有苟延残喘的条件,也可能很快消失。

而如上汽、长安、东风、一汽、广汽、北汽、江铃等合资中方企业,也将不会再分享合资品牌声誉红利和盈利分红,它们的发展资金就会严重缩水,不必说还没有换来技术,也不必说旗下的车型能否与合资品牌相争,单就开发新车型的速度再也不会那么快了。

市场放开包括价格放开,如宝骏之类以低价攻城略地的车企也不会再有机会,而如长城、吉利、奇瑞、比亚迪等坚持自己掌权的车企压力也会陡增,从品牌影响力、资金实力,车型品质以及终端售价等都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它们可能要面临巨大的发展困境。

不过,完全放开市场也未必全是坏事。实际上,也正是因为市场的保护期太长,国内汽车市场才变得品牌混乱,自我恶性竞争加剧,低质低价车型泛滥、自主品牌车企各自为政缺乏协作等不良现象。

大浪淘沙,放开市场后,一些滥竽充数和一些捞一把就走的车企就会现形会灭绝;一些真正想造好车的车企也有了更大的生存压力,会去主动抱团,更有效更集中地分享和利用资源,会穷尽所能打造高品质的汽车。

如此,对消费者也是一件好事,最起码蒙眼也不容易买到烂车了。


平门知事


现在的市场基本上就是开放的,顶住进口车压力的现在是高额的进口关税。

一台日本本土卖27-29万左右的阿尔法在国内买77-86还存在加价15-25,

如果没有高额的进口关税事必会挤压合资车,这是串联起来的,合资车就会挤压国产车,可是造车成本是固定的,压缩到极限国产车的成本很合资车差不了多少,这时候没有大的价格差想必国产车的销量肯定做不过合资车!

举个通俗易懂的比喻米其林三星的一碗蛋炒饭88,星级酒店一碗58,普通饭店一碗就10块!这时候米其林突然把蛋炒饭买到20元一碗你懂的!不过还是有人会吃10块钱的蛋炒饭,可是会影响一大部分本来吃10元蛋炒饭的人去吃15块的星级酒店蛋炒饭!影响是串联的!






Amoy汽车搬运工


虽然现在讨论这个问题没有意义,毕竟国家出于保护民族企业的根本利益,是不可能完全开放市场的。不过这个问题的假设性还是很有讨论价值的。

目前自主品牌跟合资品牌(说白了就是外资品牌在国内汽车市场的一种存在形式)在外观内饰设计上基本没啥差距,不过在技术上的差距一时半会儿还是无法赶超的。合资品牌为了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已经把价格下探到了自主品牌的领地,尤其是韩系车,像新款ix35,智跑已经把终端优惠之后的起售价拉低到了10万级区间,这对于以前在紧凑型SUV市场活的很滋润的自主品牌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所以,最近广州车展上,哈弗H6和H4重新下调了起售价,还有VV5推出了价格更低的终极版车型,目的就是为了在“中外列强”竞争逐渐白热化的SUV市场,重塑或者说稳固自己的SUV领导者的地位~~

如果是完全开放市场,那么自主品牌引以为傲的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一旦合资品牌没了关税壁垒的限制,肯定会大搞价格战,先把自主品牌玩死或者玩残再说,说不定就像共享单车大战一样,价格战是市场经济中百试百灵的一种竞争方式,毕竟消费者喜欢啊!

假设合资品牌通过价格战把自主品牌玩死玩残之后,倒闭的倒闭,合并的合并,剩下的即便是有幸活下来的,也只会被合资品牌收购,变成外资品牌在我们中国的独资企业,就跟韩国大宇,俄罗斯的拉达一样,虽然还是民族品牌,但是心早已变成了外国心。


国内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就拿日常洗化用品来说,我们用的牙膏,香皂,洗面奶,洗发露,洗衣粉等其实好多都是外资品牌,只不过还是叫民族名称,比如说中华牙膏,确实联合利华旗下的,天天见的大宝也成了强生旗下的,比如说洗发露,海飞丝,飘柔,潘婷,沙宣,伊卡璐等,基本上都是宝洁旗下的,还有什么高露洁,舒肤佳,佳洁士无一例外都是外资品牌,如果国内汽车市场完全开放了,那么就会跟我们的日化用品一样,无一例外地被收购,吞并,甚至抹杀(乐百氏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虽然可能会有一些夸张,但是商场如战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启名星


汽车完全放开不是坏事,中国企业面对竞争其实有非常强的适应力的。远的说家电,80,90年代的日本家电厉害吧,打的老美把电视机厂全卖给日本人了,到了新世纪,韩国的三星,LG双雄称霸世界,但现在国内家电经过这么多年的大浪淘沙,死掉了多少品牌,不还是活的很好吗,甚至冲向海外了吧。全球彩电巨头前十名中国能站一半以上吧。近点再说手机,当年的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欧美三巨头我们就觉得是三座大山一样压我们五百年也翻不了身,还有一个韩国三星更是全盘操作,步步蚕食,再加上被国人崇拜疯抢的乔布斯苹果,那还要中国的机会,连山寨我们也不敢有大的奢想啊,现在华为,小米,OV把这些国际大佬揍的中国都找不到方向,在海外(小米在印度市场占有率第一)也是攻城略地。如果这两样还不是高科技,那液晶屏和芯片应该是高科技吧,中国现在也有非常大的突破,苹果的iPad用的就是京东的屏幕,华为的mate20也选用了京东方的OLED屏,内存紫光,中芯国际也在和国际具体激烈竞争,导致美光还通过美国政府阻挠中国芯片厂商进口美国设备,这都是对竞争对手的一种恐惧吧。反观汽车行业,从1980给德国大众合资开始,市场换技术方针搞了快40 年了,我们有没有出现能跟汽车巨头竞争的名族品牌吗,又走出国门大杀四方的产品吗,有让对手恐惧的举措吗?没有,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的同品牌同款型的汽车比国际市场上昂贵的多,大量日本车到中国来简配,我们一边诟病轩逸老款那么难看,简配,一边还乐滋滋的购买觉得很划算,三大件还是很好的,沙发还是不错的,这是多么大的笑话啊。汽车和电子比起来不算是多高的高科技,李书福就说过就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还有人嘲笑李书福说话狂吗?),而汽车和电子却是像德国,日本,韩国,包括美国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有巨大的拉动作用。我们的邻居韩国就是在这个领域打开了欧美日的枷锁,现代起亚在世界汽车的竞争力让日本都害怕。我们当年规划的什么三大三小,躺在合资的温床上犹如吸大烟的八旗子弟,还有两个漂亮妹子点烟枪(两个合资伙伴),谁还骑马射箭,见鬼去吧。这些简单的对比可以很好的得出结论,放开比不放要好太多了,越是管控越是放任抽大烟。有些人总觉得自己要为民族基业负责,为老百姓负责,都是杞人忧天。中国草根的智慧不比任何老外差,完全放开市场,我相信在未来的二十年里中国汽车可以打下全球一半的市场,但愿我也像李书福当年说的话一样让人觉得那个滋味。


简单就好77403


这个问题其实不太乐观。就国内的造车水平而言,如果完全放开市场,包括关税也放开,国内的车企在短时间内可能会死亡一大批。

首先,从技术上来说,汽车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相对于国外车企而言,国内车企所掌握的几乎都是比较过时的技术,特别是变速箱,几乎全都依赖进口。市场放开后,国外车企只要掐死几个关键部件的供应,就能要了国内车企的命。这种事他们不是没干过,比如奥迪为什么大力发展双离合,就是因为宝马参股的采埃孚减少了对奥迪的变速箱供应。像丰田也曾经干过,自己参股的爱信也掐过本田的脖子。在市场竞争中,没有温情可言,面对中国市场庞大的利益,大家是赤裸裸的仇恨。

其次,从国人的品牌偏好来说,受众对合资品牌、进口品牌的信赖度目前还是要大大高于自主品牌的。如果市场放开,大家的产品的价格都在差不多的档次的话,几乎可以想象,绝大多数的受众还是要选择合资或进口品牌。这不是崇洋媚外,而是现实,需要我们正视的现实。就如同前些年的抵制日货,抵制来抵制去,丰田的汽车在中国卖的越来越好一样。

第三,从国家的技术发展来说,汽车制造是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显现,特别是发动机、变速箱技术,更是工业水平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就从这个层面来说,国家也不会完全放开国内的市场,而必须鼓励自主品牌的发展,即使发展的慢一些,道路曲折一些,但技术总是在前进的,就以中国的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轨迹来说,中国是特别擅长弯道超车的,假以时日,中国的汽车制造技术也肯定能达到甚至超过目前的巨头。


步踟蹰于山隅


如果没有关税,没有消费税和增值税,法拉利458大概只要90万,奔驰S320大概35万,迷你大概就9万出头,宝马320可能只要13万。。。


黑山老妖37625003


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对于国产品牌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1)首先就是技术方面可以得到大大提升。

(2)管理水平也将得到更大提升。

总之,对于国民是好处多多的。


鸿观市场


实际上现在中国制造的汽车水平已经非常好了,放开汽车进口反而会逼迫中国汽车制造业下决心以最快的速度发展。中国人的秉性特点是,没有竞争,就喜欢安于现状。只有有人跟中国人竞争或者中国人被人欺负,中国人才会奋起直追,中国的原子弹导弹卫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制造出来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就是逼迫中国企业奋起直追,现在证明是正确的。


一路顺风8898


当年电视啥样汽车就啥样,开始会丢盔卸甲,慢慢赶上,最后收复失地。


流浪是一一一种修行


这个问题是个臆想症的问题,什么叫顶得住没有,说一句不好听的,全军覆没。为什么呢?我们实行的是行政许可,就是国家不让你随便造车和改装车,而且家族企业林立,相互攻奸,许多都是拿来主义。品控问题,售后保障许多人也见识过。最关键的是我们都想赚快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黑科技,没有科技积累,不能利用民间造车力量,哪些改装车的人才。全军覆没后,必然会有本土的精英人士站出来,力挽狂澜,做出让世界信服的中国车。相信会涅槃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