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飲食要均衡 少食多餐

糖尿病是由於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功能低下引起的一種代謝障礙性疾病。臨床主要症狀表現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還有一些不典型症狀表現為皮膚乾燥、瘙癢、飢餓、視物不清、疲倦,並會帶來多種併發症。

糖尿病飲食要均衡 少食多餐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冉建民指出,糖尿病的治療屬於綜合治療,包括自我監測、飲食、運動、教育、藥物,其中飲食控制和運動是首選和基本的治療方法。定時定量。每天至少有早、中、午三餐,每餐不少於三種食物:穀類、肉類、蔬果類,細嚼慢嚥。不過飢過飽,按營養醫師或醫生規定的數量進食,不隨意加減,主食應控制嚴格,副食可不必控制過嚴,若出現低血糖或體力活動增加時,可視情況適量增加。日常飲食該怎麼吃?

飲食均衡。一天儘量包括四類基本食物:穀類、蔬果、肉及奶、豆類,不偏食,在每類基本食物中宜選吃各式不同的食物。如用含澱粉高的根莖類如土豆、芋頭、蓮藕等作蔬菜,則應從每天主食中減去相應量的主食。

糖尿病飲食要均衡 少食多餐

控制日總熱能、體重、食量。一天總熱能攝入按標準體重及活動強度計算蛋白質供熱12%—18%;脂肪量不宜過高,以小於總熱量的30%為宜;碳水化合物供熱50%—60%,保持對胰腺的良性刺激。水果應視病情食用,一般應在全天的碳水化合物總量範圍內使用,最好在兩次正餐之間作為加餐食用,如病情控制不滿意時應暫時不食用。

限制甜食。如糖果、糖水、雪糕、甜餅、市售飲料、中西式甜點(低血糖除外),極想吃時可用代糖如氨基酸糖、健益糖、阿斯巴糖等。

烹調時用植物油,以清淡為主。少用煎炸的烹調方式及減少吃動物的脂肪。儘量減少外出吃飯。

糖尿病飲食要均衡 少食多餐

少食多餐原則。以保持血糖的平穩,此原則對Ⅰ型糖尿病尤為重要。全日可分為三餐正餐加2—3餐小點,小點可選饅頭、鹹麵包、鹹餅乾、淡奶、雞蛋、花生或水果。

專家支招

生病、食慾不振、外出進食怎麼辦?

冉建民提醒,生病或食慾不振時,身體如覺不適,應向醫生求診。食慾不振時,可煮粥、湯粉面等代替米飯,並將肉及菜剁碎。湯水所含的營養成分不高,無法供應身體所需的澱粉質及熱量,所以不能代替正餐。

冉建民強調,出外進食,不應太頻繁,如必須外出吃飯,應牢記每餐或每天主食及肉類的份量。在餐館進食時要注意,菜式選清蒸、白灼、燜等,如名稱特別應向服務員查詢其材料及製法。避免酸甜汁、甜醬等,不應飲酒或汽水,以茶或白開水代替,同時要避免吃餐後甜品,宜選用水果代替。

去粥粉店進食,專家表示,一般肉粥、時菜和肉絲湯粉面、雲吞、餃子都可吃,但避免添加熟油。同時避免煎炸食物及任何甜飲品。

廣東科技報記者 王育煌 通訊員 孫冰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