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影评》陆嘉宁、张愉评《你好,之华》:延续岩井俊二风格

清新、唯美、残酷青春,构成了岩井俊二电影独特的美学风格,而《你好,之华》延续了岩井俊二导演以往的纯爱主题,影片依然是以“信”为由,让尘封的情感与往事在字里行间慢慢苏醒。除了重拾青春的遗憾、喟叹以外,陈可辛、周迅的组合配以中国北方地域元素的故事调与出别样的温馨与韵味。电影将日式风格与中国现实相融合,完成了亲情与爱情双主线的完美诠释,清淡的影像下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同时也将不完美人生通过与过去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达成和解。11月8日、12日,《今日影评》特邀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陆嘉宁与北京电影学院教师

张愉,为您解读电影《你好,之华》中的字短情长。

《今日影评》陆嘉宁、张愉评《你好,之华》:延续岩井俊二风格

《今日影评》陆嘉宁、张愉评《你好,之华》:延续岩井俊二风格

岩井俊二在电影中实现符号传承

《你好,之华》是对过往作品的全新解读

岩井俊二导演的《情书》在上世纪90年代俘获了众多中国观众的心,电影中有很多标志性符号,如书信、图书馆、葬礼等与影片相得益彰从而被保留下来,在之后影片中成为了强化导演风格的元素。《你好,之华》也通过书信传达出情感纠葛。在《今日影评》中,陆嘉宁认为这是岩井俊二作者意识的体现,他在新作品中有意放入过往作品的影子,但并非对以往作品的简单延续,而是对其进行差异化变奏。在《你好,之华》中岩井俊二既采用了书信概念,但又在此基础上使剧情、人物设置更加丰富。《情书》中只体现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线索,但《你好,之华》中更体现出姐妹、母女、夫妻、老年人之间的感情,情感元素十分充沛。

张愉则指出《你好,之华》是岩井俊二对过往作品的全新解读,电影立足之处已摆脱了青涩时代,而更多折射中年人心底保存的青春情怀,是导演对自己青春岁月的回望。片名《你好,之华》虽然

云淡风清,但却体现出女主人公与自己的对话过程,是个体生命中青春与成熟的碰撞,也是经历沧桑的中年女人向过去不谙世事自己的一句问候,侧面体现了导演微妙的自我审视过程。

《今日影评》陆嘉宁、张愉评《你好,之华》:延续岩井俊二风格

岩井俊二、陈可辛融合现实与纯真

周迅高超演技驾驭“青涩”中年女人

《你好,之华》电影创作的三个基石分别是导演岩井俊二、监制陈可辛与主演周迅。他们分别在电影不同方面做出了杰出努力,相互之间碰撞产生的火花也成为电影中的亮点。在《今日影评》中,张愉认为岩井俊二将自己的美学很好地融入到了片中,做到了日系风格与中国美学欣赏习惯的融合。且岩井俊二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他选择以典型北方工业城市大连为背景,既有中国传统基础,又以陌生化视野加以处理,并且深入掌握了城市与生活其中的人的神韵。其次,他所选择表达的情感是东方文化典型的,较为暧昧含蓄的感情表达方式,易于国人读解。

《今日影评》陆嘉宁、张愉评《你好,之华》:延续岩井俊二风格

陆嘉宁指出,陈可辛在《你好,之华》中起到了黏合剂的作用,将更多中国元素加入到电影中并与岩井俊二的日式美学完美契合。两位导演对细腻爱情都有过深刻的描绘,如陈可辛早年作品《甜蜜蜜》已成为爱情题材电影经典之作。但陈可辛与岩井俊二在对爱情处理方式上的主要区别在于,陈可辛透过爱情审视社会与时代中所有的矛盾冲突,而岩井俊二的作品竭力表现高度提纯的爱情。二人的叠加与融合,在《你好,之华》中体现为中国“接地气”的写实感与日本高度提纯情愫的杂糅诗篇。

《今日影评》陆嘉宁、张愉评《你好,之华》:延续岩井俊二风格

陈可辛与岩井俊二达成的化学反应在演员身上得以呈现,张愉认为主演周迅在影片中呈现了与以往不同的表演风格。女主人公之华虽在电影中被设定为中年女子,但周迅将其演绎得可爱天真,具有少女情愫。而陆嘉宁指出之华作为一个已到中年但内心潜藏少女情怀的角色,在表演体现上 非常难拿捏,只有演技精深,对生活有所体会的演员才有可能实现。

最后,张愉表示《你好,之华》是一部融合了日式小清新治愈系并贴近中国元素的电影,对中国市场中的爱情题材电影极富借鉴意义。极富张力的戏剧情节是国产青春片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虽然《你好,之华》中并无强烈的戏剧冲突,但它在看似平静的湖面下蕴藏极其深刻的力量,这种表达方式值得中国爱情题材电影的学习。《你好,之华》作为中日合拍片的成功之作,对之后的合拍电影也起到了优秀的带头作用。

《今日影评》陆嘉宁、张愉评《你好,之华》:延续岩井俊二风格

据悉,电影文化评论类日播栏目《今日影评》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档于CCTV6电影频道播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