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人修到长生不老的超凡丹法-《百字铭》

从普通人修到长生不老的超凡丹法-《百字铭》

吕纯阳大概是道教里最可爱的神仙吧。

不仅仅是他的丹法简易可行,而且是他佛道两家都有很多信众,各类影视作品里常见他的洒脱不羁的形象,游戏人间毫无挂碍的性格。甚至,他写的丹道的书籍中能用很恶毒的语言,描写那些不堪学丹的人,说宁传畜生不传非人。除了他的修道传说,点石成金传说,还有戏牡丹传说之外,也有他与佛教相关的故事。

佛教徒认为,吕洞宾「是由禅宗开悟的,以后奉黄龙南祖师之命,生生世世永远为佛教的外护。」,这点佛教典籍如《联灯会要》、《五灯会元》、《佛祖统纪》和《指月录》等均有记载。著名民间小说集《醒世恒言》,明传奇《飞剑记》的主要情节、观点与灯录基本相似。

据《五灯会元》载:

“吕岩真人,字洞宾,京川人也。……道经黄龙山,睹紫云成盖,疑有异人,乃入谒。值龙击鼓升堂。龙见,意必吕公也,欲诱而进,厉声曰:‘座傍有窃法者。’

吕毅然出问:‘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且道:‘此意如何?’

龙指曰:‘这守尸鬼!’

吕曰:‘争奈囊有长生不死药。’

龙曰:‘饶经八百劫,终是落空茫。’

吕薄讶,飞剑胁之,剑不能入,遂再拜,求指归。

龙诘曰:‘半升铛内煮山川即不问,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

吕于言下顿契,作偈曰:‘弃却瓢囊碎琴,如今不恋汞中金(《全唐诗》作‘水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

故事以吕洞宾落败认错而告终。虽然这则公案说的只是吕洞宾与黄龙(诲机)禅师的一段机锋交涉,但吕是内丹道公认的大成就者,也是道教最有影响力的祖师之一。通过道教“神仙”人物与禅宗祖师之间斗法而折服的过程,公案表现的却是道教内丹修炼与禅宗修行的胜劣,佛道两教的高下也就一目了然了。

而道教徒则喜欢说是吕洞宾折服了黄龙禅师。内丹南宗传人白玉蟾在《平江鹤会升堂》中回忆吕洞宾生平事迹时,以“大笑归从投子山,片言勘破黄龙老”,提出与灯录正好相反的交锋结果。“伍柳派”的创始人伍冲虚在《仙佛合宗》认为吕当时已能大定出阳神而脱生死轮回,怎会再去向有死之凡人求教?他指出此事是伪造的,不可信以为真。近人陈撄宁在《扬善半月刊》专门撰文《吕祖参黄龙事考证》提出了十七个疑问对此公案予以反驳。

不管怎么说,吕纯阳因考不取功名,黄梁一梦醒来以后就出家去了。他修的是道家,形成著名的钟吕丹道派,在唐末到五代之间非常有名。他有名的两句诗:“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关于吕洞宾这首《百字铭》,修行界都非常认可,且捧为珍宝,南怀瑾曾做介绍如下:

那个时候,道家出了吕纯阳,等于禅宗出了一个六祖。如何炼得健康长寿,可参考吕纯阳的百字铭,这时释、道、儒三家最好的东西,也是学佛最好的东西。


从普通人修到长生不老的超凡丹法-《百字铭》

百字铭: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从普通人修到长生不老的超凡丹法-《百字铭》

吕洞宾丹法传自汉钟离,两人合成钟吕丹法

养气也是十念法中,修出入息的真正功夫。降心出自金刚经:降伏其心,为而不为,有意降心就著相了,自性本空,所以为而不为,见地、功夫都告诉我们了。

动静二句,把观世音菩萨圆通法门放进去了,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可是不昏沉,也不散乱,自己能够做得了主,空得了,不要另外找个方法。对人处事,自己要能不违背本性,这里都是讲功夫。不要做什么功夫,心气合一,心物是一元的,真正念头空了,“气自回”,自然会气住脉停,达到二、三禅。

这里讲丹,并非肚子里真有个东西,古代道家形容,丹就是像月亮一样,圆圈中间一点,代表圆满自觉灵明的一点觉性。壶代表身体,自己的气脉起变化作用。只要做到气住脉停,它自然会起变化,自然的定久了以后,“普化一声雷”,轰的一下,身体所有气脉都打开了。这时候,正如庄子所讲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与宇宙一体,这时中脉真正打开了。

“白云朝顶上”,这才是密宗真正的灌顶,诸佛菩萨智慧光明灌顶。“须弥”是讲头部,头部的大乐轮震开了。这时候,长生不老绝对有,此乃世第一法。“无弦曲”就是观世音菩萨以闻、思、修入三摩地。

这二十句话,一句五个字,共有一百字,所以叫百字铭。

这二十句由普通人开始,修到长生不老,乃至超凡入圣,都说完了。每一句都是功夫,都是见地。

比如开始大家都想得定,为什么做不到呢?就是第一句话做不到:“养气忘言守”,养气功夫做到一点都没有妄念,谁做到了?念头多得很,守也守不祝“降心为不为”更做不到,这个做不到,下面的话更谈不上了。

静中打打坐还有一点影子,下了坐什么都没有,根本不能知宗祖。动静知宗祖很重要,心中一天到晚都在静中,没有事,谁做到了?灵明觉性经常在,气自然回,并不是叫我们做功夫。丹“自”结,那是自然的,是我们生命中本来就有的。

大家不要用宗教界限观念来看这首百字铭,他本来也是禅宗的大护法,是黄龙南真正得法弟子之一。如想健康长寿,照他的话去做,绝对够了。

大家不妨好生珍惜,背诵吕洞宾这首《百字铭》,能有心抄写默诵也是好事:

从普通人修到长生不老的超凡丹法-《百字铭》

南怀瑾在《我是参同契》中还有更详细解读如下:

这是很正统的道家修养方法,“养气忘言守”,第一句话就很难。如何养气?不是练气哦!不是做什么密宗的九节佛风、宝瓶气。各种气功,讲练气是靠鼻子嘴巴的,据我个人统计,有两百六十多种方法。所以人类真会玩花样,就是两个鼻孔跟一个嘴巴漏气的地方,产生两百多种的花样,各家有各家的方法。

可是养气不是练气,上次我们提到过养气同养心的工夫,最好是孟子在《尽心篇》上的说法。现在真讲养气,就是要“忘言守”,“忘言”并不是不讲话而已。言语是表达于外的思想,思想是没有表达出来的语言,两者是同一个东西。所以“忘言”并不只是不说话,它包括无思无虑,思想都清净了。“守”就是定的境界。

“降心为不为”, “降心”这两字,吕纯阳大师是取用《金刚经》中须菩提问佛——一切人修行如何降伏其心——也就是问妄想心怎么样宁静下来。把妄想心宁静下来就是降心,好像是用力做有为的工夫。其实这个有为就是无为,有意把妄想心宁静,反而宁静不了;如果是无心,此心自然宁静下来,所以为而不为。

动静知宗主,无事更寻谁”,这一段吕纯阳所讲是最高的禅啦!不动心并不是道。禅宗也说“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真正修道的人,不但能出世,更要能入世,动静之中都是道。在静中不乱,在动中也不乱;静中也无事,动中也无事;出世是无事,入世也无事。日应万机,此心无事,在这个时候更寻谁?不要像禅宗参念佛是谁,不要找谁了,因为“动静知宗主”,不迷,不失根本。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一个修道的人,不是跑到深山茅棚里头,躲开了一切叫清净,而是要在人世做人处事之间,保持那个真如不动、恒常不变的那个道心,能够应物处世,自己不迷失本来清净的本性。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自然回来的,气自然定了。

气回丹自结”,气住脉停,久而久之就定,佛家讲得定,道家讲结丹了。“壶中配坎离”,人的身体,道家比方像葫芦,密宗拿两重宝盖代表这个肉体。坎离是卦名,“配坎离”其实就是水火既济。这样定久了,身体上起变化,就会脱胎换骨。

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整个气脉自然震开了,一阳来复,地雷复卦。雷是震卦有震动的现象,佛经常说大地有六种震动,并不一定是讲这个地球物理的地震,有时候是形容身体上六种震动,没有说八种震动,这也是六根转化。一般密宗、道家修气脉的,这个时候,气脉一下子自然都开了。所以一脉通百脉通,就是讲中脉一通,百脉自然都通了。

当时的境界,“白云朝顶上”,这是道家的形容,就是从头顶开始身心内外一片白光,是有相的光明。 “甘露洒须弥”,头顶上自然有一种甘露流下来。这里头还带有道家天元丹的意思。在佛家《禅秘要法》,白骨观第十六、第十七观里头都提到过天元丹。佛也说,修持到这个境界加上虔诚的恭敬心,有成就的天人,自然会给你灌顶。连释迦牟尼佛都吩咐,到这个时候特别要注重营养,要吃好的饮食,而且避开一切人的困扰。

到了这一步,要入密室,在不通风的地方,甚至到没有鸟雀声音的地方,一切声音都沉寂了。这个阶段才是道家所讲的,得到天元丹的境界。

到这个时候,“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佛家讲是解脱了。

坐听无弦曲”,就是观音圆通的境界,没有弦哪里有音乐呢?这个音乐是天乐,庄子所谓的天籁之音,不是地籁,也不是人籁。

明通造化机”,这个宇宙生命的根源,万有的根源都知道了。

都来二十句”,最后这两句凑成二十句。“端的上天梯”,这是唐末宋代的土话,现在用白话来说,就是讲真的上天梯了。也就是说,这个人可以升华,超越这个现有的生命。

从普通人修到长生不老的超凡丹法-《百字铭》

请关注(lungl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