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2年,他把80年代的路边摊,做到300家门店,有何秘诀?

只用2年,他把80年代的路边摊,做到300家门店,有何秘诀?

近日,火锅界的扛把子“海底捞”在港交所上市了。

由火锅带起了的一股涮肉、撸串潮流也逐渐变得火爆。近年来,新兴的火锅、串串香、麻辣烫品牌层出不穷。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餐饮行业中,仅串串香门店就新增了8000多家,总数达到了4万多家。

这些门店大多分布在四川、重庆地区,能够进一步扩张到全国的还是少数。


只用2年,他把80年代的路边摊,做到300家门店,有何秘诀?


但是,其中也不乏黑马,“马路边边”就是一个较为突出的品牌,它自成都起步,刚刚诞生两年,就扩张至全国近30个城市,开出了近300家门店。

20年摸爬滚打

马路边边的创始人叫郭一凡,年近40的他经历过多次创业,是十足的创业老炮。

郭一凡的学历并不高,家庭并不富裕的他只读完了高中,就被迫外出打工谋生。

一开始,他做的都是一些不需要动脑子的工作,也就是“打杂”,比如说在报社做打字员,发发报纸等。

当他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资金之后,正赶上互联网大火的时期,上网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他便辞职,东拼西凑买了几台电脑,开了一个网吧。

这算是他初次创业,一切从无到有,经过8年的打拼,网吧生意也还算红火。

但是,时代潮流滚滚向前,随着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再加上人们收入的提高,电脑成了家庭的常备品,去网吧上网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眼看着网吧生意越来越不景气,郭一凡果断止损,带着这些年赚来的一些钱搞起了工程,修过高速公路的水沟。

但是,能够搞工程建设的人大都是有资金、有背景的人,郭一凡充其量就是一个小的包工头,经常是做完这次不知道下一次工程在哪里。

经过了九转十八弯之后,命运之路终于来到了它的正轨,这一次郭一凡投资了朋友开的一家烤鱼店,开始走上了餐饮创业之路。

作为股东的郭一凡逐渐摸清了餐饮行业的规律,随后他便另立门户,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烤鱼店“满当当”。

毫无疑问,这次创业也是失败的,否则就不会有后来的“马路边边”。

但是通过这次创业,郭一凡积累了餐饮行业的人脉,其中包括大龙燚火锅创始人柳鸷和味蜀吾火锅创始人范勤耘。

麻辣烫“吃”出怀旧风

烤鱼品牌“满当当”创立于2015年,支撑了近1年,但是效益并不怎么好。

于是,在这期间,郭一凡开始琢磨转型。他开始考虑:为什么别人可以打造网红爆品,而自己的品牌却怎么也火不起来?

餐饮是一个大行业,其中,并不是所有的品类都会给新兴品牌留下发展空间,而观察近年来的市场,以海底捞为代表的火锅品类正逐渐被人们所热爱。

所以,郭一凡决定入局火锅品类,但若要开火锅店,他显然拼不过业界老大海底捞,同时朋友之中做火锅的也很多,这意味着他可能遭到夹击。思虑再三,他选择了细分品类麻辣烫。

即便是做麻辣烫,类似的门店在重庆和成都两地就有1万多家,如何让自己的品牌“鹤立鸡群”是一个难题。

郭一凡的解决方法是以“怀旧风”主题,吃出不一样的情怀。

1

职场人群定位

首先,他将餐厅的目标人群定位18至40岁的人群,这部分人正处于青壮年,大都在高压的状态之下长期的工作。

空闲时间乐于以吃喝的方式来发泄情感,市井气十足的路边摊是他们的至爱。

因此,郭一凡将品牌命名为“马路边边”,人们一听便有十足的画面感。

2

80年代装修风格

单靠品牌名称还不够,想要顾客记住你的店,还必须在装修上下功夫。

18至40岁的人群以80后、90后为主,为此,马路边边在装修上主打80年代的怀旧风。

破旧的青灰色墙壁上裸露的红砖,绿漆涂刷的玻璃格子门,红漆的窗框,和路边相同材质的灰色地砖。

不仅是店面装修,就连餐具和桌椅都采用上世纪80年代的款式,毛泽东头像的搪瓷碗杯、方木凳、铝锅,还有装食材用的竹篓等等。

不同城市的人有不同的年代记忆,因此,马路边边的装修并不是统一的,它会将当地的一些特色建筑还原到店内,打造属于当地食客的专属记忆。

但为了保持品牌的统一性,郭一凡也限定了一些固定的元素,如:蓝色的木质桌椅、路灯、电线杆等。

3

只做辣味锅底

如果光靠店面装修,顶多能满足消费者一时的好奇心,而想要收获回头客,就必须以口味取胜。

马路边边以装修跻身网红界,以“好吃”俘虏了食客的胃。

起源川渝地区的麻辣烫,因为其他地区人们口味的不同,而逐渐发展出许多蘸料和各种不同锅底。

郭一凡把它们全部去除,只留下成都地区正宗的辣味锅底,加上巴适小土豆、毛肚、冒脑花等几个特色的小碗菜。

菜单少而精,全国门店都是一样的菜单,统一的口味反而加深了食客的记忆。

差异化不能徒有其表

在麻辣烫、串串门店丛生的成都地区,能够做出正宗川味的品牌不止马路边边一家,但却只有像马路边边这样的少数几家品牌能够脱颖而出。

究其原因,在于郭一凡注重打造差异化的场景。这样的场景不是说你随便搞一个清宫风、桃园风主题就能成功,它需要切合消费者的心态。

麻辣烫本就是从路边摊走进店内的,80年代的路边摊场景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有时候,一味的强调“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反而会适得其反,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