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怎么形成的?

馨馨136875136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就是血糖高,体内的血糖不能被完全被代谢。根据目前的医疗水平,糖尿病是不能完全被治愈的,但是可以很好的被控制住疾病的发展。以目前的医疗水平的研究,对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不能准确的进行判断,但是根据研究者的调查与研究,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会与以下因素有关:

第一,因为遗传的因素;第二,由于人体肥胖;第三,缺乏运动,人体代谢功能缓慢;第四,饮食方式不对,高脂肪、高热量、重口味等食物摄入太多;第五,人体的精神状态长期处于紧张中;第六,遭受病毒感染;第七,妊娠期的女性。

人体内唯一能够起到降低血糖作用的物质就是胰岛素,这也就是说明:让人体内的血糖升高会有很多的方法,但是降低血糖的方法就是胰岛素,不言而喻,胰岛素对于血糖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

糖尿病患者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就是:三多一少。三多是:一是吃的多,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糖分会大量的流失,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机能几乎是处在一个饥饿的状态中,所以每天都会吃的很多。二是喝水多,糖尿病患者会通过各种途径丧失很多水分,因此糖尿病患者会经常出现口渴的症状,所以就会大量的喝水。三是排尿多,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球是有一定的损伤的,因此血糖越高的患者 ,排尿的量就会越多。一少是:糖尿病患者的身体会出现日渐消瘦的症状。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医杂病。


医联媒体


糖尿病是由遗传与环境等各种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和/或胰岛素作用不足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的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可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和功能障碍、衰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显著上升,已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癌症之后的第四号杀手。而2010年我国的研究也显示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也已经分别达到9.7%和15.5%。因此糖尿病已成为世界及我国所面临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糖尿病可引起微血管并发症,导致肾、眼等部位的病变,并且糖尿病患者合并大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风险也显著增高。

糖尿病可分为1型、2型、其他特殊类型和妊娠糖尿病四类,其中最常见的一类是2型糖尿病。糖尿病诊断标准为:有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小时血糖≥11.1 mmol/l,或随机血糖≥11.1 mmol/l。在无明确高血糖症状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需要指出的是,在确诊糖尿病时,需要参考的是静脉血糖值,而非快速血糖仪所测得的指血血糖值。

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具体说就是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小时血糖在7.8mmol/L到11.1mmol/L之间(即糖耐量低减),或空腹血糖在6.1mmol/L到7.0mmol/L之间(即空腹血糖受损)的状态。已经属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会有很高的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并且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显著提高,如高血压、冠心病等。但同时,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如改变饮食习惯和增加体育锻炼来防止发展为糖尿病。处于糖尿病前期的部分人群甚至可以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

若确诊是糖尿病前期,应该积极采取饮食、运动等干预措施。具体有:(1)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少食饮料、薯条等高热量的食物,控制油类、肉类及主食摄入量,多食青菜。(2)适量运动,根据个体的耐受能力逐渐增加活动量。(3)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等。(4)注意监测血糖情况,定期复查糖耐量试验。若饮食、运动干预无效,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显示,糖尿病前期者通过及时、合理的饮食、运动等干预措施,部分患者可以推迟或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内分泌杨金奎教授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遗传,一个是环境。

首先说遗传,有很多人说我的父母都是在好几十岁才得的糖尿病。这时我已经出生很多年了。还会遗传给我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的基因和父母的基因是相同的。所以说父母的身体状态,如果容易得糖尿病。那我们的身体状态也是易发人群。所以如果有父母得糖尿病的人,一定要格外的注重自己的饮食和运动状况,防止糖尿病在自己身上发生。


再看看有哪些环境,容易得糖尿病。一个是饮食。比如说经常爱吃一些肉类的人。还有一些素食主义者炒菜用油过多的。还有一些经常喜欢吃快餐的。只要是自己吃的热量过高的人群都容易得糖尿病。当然包括天天喝饮料,还有肥胖。二是运动。久坐不动是糖尿病的高发因素。那什么又是久坐不动呢。通常把每天运动量在5500步以下的人群称之为久坐不动。三是经常熬夜的人,熬夜使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也是糖尿病的高发因素。四是经常吸烟的人,烟中的尼古丁能够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易发生糖尿病,五是即在55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年纪的增长,体内器官的状态也不如以前,也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六是孕育巨大儿(出生体重在4kg称为巨大儿)的妈妈和孩子。都是高发人群。七是精神压力过大的人。常处于紧张状态的人。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实在爱营养


答:通常我们会把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三个主要糖尿病类型。不同类型糖尿病的病因是有所不同的,如下:

1型糖尿病 —— 最常见的患病危险因素是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或者出生后不久的感染,多见于风疹病毒,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腮腺炎病毒、腺病毒等的感染;次要的患病危险因素有家族史、疫苗接种史和牛奶喂养史等。

2型糖尿病 —— 年龄(>45岁)被认为是罹患2型糖尿病的最大危险因素。其他患病因素也非常重要:超重或者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特别是直系家属患有糖尿病的;妊娠糖尿病,即怀孕时血糖升高的妇女约60%在产后16年会发展为2型糖尿病;缺乏运动会导致体重超标和肥胖,也容易发展成2型糖尿病等。一些次要的患病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妊娠糖尿病 —— 这类糖尿病的患病危险因素也很多,常见的有:大龄孕妇(>35岁);怀孕前体重过大的妇女(体重指数BMI>24kg/m2者);怀孕后体重增加过多者;餐后3小时频繁出现低血糖反应的妇女;直系亲属罹患糖尿病者;曾经有不明原因的流产或者胎死宫内经历的妇女等。

一般来讲,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要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这两个指标。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0mmol/L,才能被诊断为糖尿病。但是,单纯的空腹血糖升高,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也可视为血糖异常,同样会伤及心、肾、脑、血管、眼睛、神经等器官,引起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


药疗君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一代谢疾病,其特点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和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电解质和水的代谢紊乱。一般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为糖尿病。

糖尿病会导致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引起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现象,其病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遗传因素。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易感性,但这种遗传性尚需外界因素的作用,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锻炼等。因此,患有糖尿病的后代子女在这几个方面要比没有家族遗传者更加重视,才能降低患糖尿病的机率。


第二、过度肥胖。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易引发2型糖尿病,特别是腹型肥胖者,因为肥胖者本身存在着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可以使胰岛素与其受体的亲和力降低,导致胰岛素作用受阻,引发胰岛素抵抗而出现糖尿病。


第三、不当的饮食习惯。高脂肪饮食可抑制代谢率使体重增加而肥胖,肥胖引发2型糖尿病常年食肉食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常年素食者,主要与肉食中含脂肪、蛋白质热量较高有关。


第四、精神紧张因素。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心理的压力都会引起某些应激激素分泌大量增加,而这些激素都是升血糖的激素,也是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这些激素长期大量的释放,势必造成内分泌代谢调节紊乱,引起高血糖,导致糖尿病。


总而言之,为了身体健康,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锻炼身体,控制饮食,减少肥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多关注疾病信息和养生知识,保持愉悦的生活心态,预防疾病的发生。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可能像疯牛病一样传播。

据估计,全球约有6%的人患有2型糖尿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该疾病的发病率从1985年的约3000万例急剧增加到2015年的约3.9亿例。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此前未发现的机制提高了2型糖尿病传播的可能性,或以类似于传染性疾病如牛脑海绵状病(疯牛病)的方式传播。

与1型糖尿病不同,2型糖尿病风险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通常认为是由于缺乏运动和肥胖等引起。科学家们仍然没有清楚过去五十年来这种疾病患者数量急剧增长的原因。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一直专注于在超过90%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发现的许多异常蛋白质沉积物。他们已经确定,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具有错误折叠和聚集的胰岛淀粉样蛋白多肽(IAPP)蛋白质。

研究人员随后将少量错误折叠的IAAP蛋白质注射到小鼠中,研究人员发现这诱导了动物胰腺中蛋白质沉积物的形成。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观察到在注射错误折叠的IAAP聚合物的几周内,小鼠呈现出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几种症状,例如血糖水平升高和胰岛β细胞数目减少等。

尽管研究尚未确定这些错误折叠的IAAP蛋白质如何引起2型糖尿病的症状,但科学家们认为,一旦足够多的这些蛋白质聚集在胰腺中,它们就可以破坏和杀死身体中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

这项研究意味着2型糖尿病可能与其他由这些类型的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聚集体传播和引起的疾病相似。这些疾病被称为朊病毒疾病,与病毒或细菌传播的其他传染病不同。朊病毒由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组成,并且可以作为进入健康生物体并将其错误折叠状态传播到其他蛋白质的传染剂。

最臭名昭着的朊病毒病是牛脑海绵状病(也称疯牛病)。这种疾病起源于牛,并通过食用含有特定错误折叠蛋白质或被朊病毒污染的牛肉传播给人类。

该项目的研究人员Claudio Soto表示:“到目前为止,这个概念还没有考虑过。因此,我们的数据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对公共卫生具有深远的影响。”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实验医学杂志》上。


cnBeta


糖尿病是一种病因复杂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及胰岛素抵抗引起,以长期高血糖为特征。简单来说,糖尿病就是慢性长期高血糖状态,其特征一个是高血糖,一个是慢性。短期一过性血糖升高则不能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的原因目前并未完全阐明,总的来说,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已经明确,包括:

(1)胰岛素绝对缺乏:是指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大部分或彻底被破坏仅能少量产生或完全不能产生胰岛素,从而造成血糖升高。

(2)胰岛素相对缺乏:就是胰岛素分泌的量与正常时相比有所减少,虽然仍有一定量的胰岛素分泌,但不能使血糖维持正常或者在应激等情况下需要大量胰岛素时不能保证足够的胰岛素供应。

(3)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的作用效率下降,例如,原本仅需要10U的胰岛素就能使血糖维持正常,在胰岛素抵抗时就需要20U甚至更多的胰岛素才能使血糖维持正常。胰岛素相对缺乏和胰岛素抵抗往往同时存在。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长期进行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控制血糖和系统血糖监测在内的综合治疗。


大医惠众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会导致人体的代谢紊乱。而随着病程延长,可以出现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多个系统的损害,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

糖尿病分为四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不包括在糖尿病诊断之后的妊娠者。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变,糖尿病的患者,人数正在逐年增加,其中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长远高于1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但是概括而言,引起糖尿病的病因可归纳为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两大类,它的发病机制可以归纳为不同病因导致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缺陷或组织对胰岛素利用不足而引起的人体代谢紊乱。如1型糖尿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发了自身的免疫反应,引起胰岛素b细胞的破坏和衰竭,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糖尿病。


目前科学家对2型糖尿病的病因认识仍然不足,但是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发病有更明显的家族遗传基础,有“节约基因”这一说法,“节约基因”可以使人肥胖,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的抵抗,这成为诱发糖尿病的潜在因素之一。1型糖尿病多在30岁以前的青少年期起病,起病急,症状明显,通常病人一般很少肥胖,但也不排除肥胖的可能,同时胰岛b细胞抗体一般呈阳性。2型糖尿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成年人和老年人,但是近年来的发病趋势逐渐低龄化,尤其是在发展中的国家,而2型糖尿病病人,体型多肥胖,体重指数常高于正常水平,通常此型病人还有代谢综合征表现及家族史。

作者:沈鹤云,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辽宁营养师事务所签约讲师


营养百事通


下面用一组漫画给您讲清楚最常见的三种糖尿病——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想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学习更多有趣的健康知识?

会在每周三,周五更新医学漫画哦!



糖尿病如今已经发展成常见的病症,患病人群不断增加。主要症状表现为,多尿、饮食量增加,体重下降人变得消瘦,乏力,疲惫等。糖尿病产生具有以下原因:


遗传因素


无论为l型还是ll型糖尿病人群,都有明显遗传因素。糖尿病均有家族病史,四分之一至一半的病人存在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最少达六十种之上遗传综合征伴此病症。l型糖尿病存在多DNA位点发病,以HLA抗原基因的DQ位点最密切。ll型糖尿病存在较多基因突变,如胰岛素、线粒体等基因突变。


环境因素


饮食过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为造成糖尿病发病另一原因,特别为II型糖尿病。伴着人生活条件提高,高热量、脂肪食物令糖尿病人群一直在增多。热量摄取过量,运动量缺少,导致肥胖为ll型糖尿病主要发病因素,令存在ll型病症遗传感性个体易发病。1型糖尿病人群出现免疫方面异常,于一些病毒,如风疹病毒等出现感染造成免疫反应,令胰岛素β细胞遭到破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