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X就是全面屏 一些人欠小米一個尊重

今天遇到一位老朋友,他看我用小米MIX手機,很奇怪。拿過去掂了一掂。說:太重。你怎麼還會用小米的手機?小米的手機有啥好的?一臉鄙夷。好久沒見他了,我不知道他的對小米的鄙夷從哪裡來的。我正告他,我用小米手機已經5年了。自從用了小米手機後,我的iPhone都沒用了。特別是有MIX後,小米一直是我的主力機。他又問,MIX的下巴拍照那麼彆扭,屏幕大到沒法操作,又重,口碑不好,怎麼可能會當主力機?

我知道,他對小米MIX所代表的全面屏創新的偏見,代表著業界很多人的偏見。他們用iPhone,華為,甚至用OPPO這樣的手機,但就是對小米充滿了從頭到腳的偏見。看不起。我跟他說:你欠小米一個尊重。

他還不死心,說,別人的全面屏,早就超越了小米MIX的體驗了。我沒好氣,把手機拿回來,說了一句:MIX就是全面屏,全面屏就是MIX。別人是別人。和他道別,我知道要說服別人,太難了。

MIX就是全面屏,全面屏就是MIX

這句話是我說的。我也希望這句話是每個MIX用戶的心聲,或者每個小米用戶的心聲。我當然希望,小米的產品更好,能更有創意,更有創新,體驗更好。

MIX一代是小米開創全面屏手機的第一次嘗試。用了很多創新,但體驗確實有不少瑕疵。比如下巴上做了攝像頭,很多追求完美的人就不喜歡。再比如MIX一代的照相機確實不夠好,和它的全面屏新體驗相比,MIX一代的拍照是最短板。但小米堅持全面屏的“屏幕”體驗,給業界真正帶來了創新。小米通過MIX 2代,2S,直到現在的MIX 3採用滑屏的解決方案,雙攝以及提升的AI攝影等,對第一代概念機型,做了不斷調優和進步。如此努力,從概念到高端的主力機型(MIX代替小米Note的趨勢很明顯),居然還會被人噴“不行”,小米的品牌之路,看來還需要努力。

雖然滑屏手機並非獨家,目前有包括聯想Z5 Pro和榮耀在內的多款手機在用,也都是滑屏全面屏。但小米MIX的“全面屏”創新,依然值得人尊重。就跟喬布斯拿出了iPhone一樣,它的顛覆性是毫無疑問的。正因為小米MIX,包括早期SHARP在全面屏上的先驅探索,也得到了復興,“全面屏”兩年內,也逐漸佔據了目前高端手機的主流。蘋果iPhone X實際上也是全面屏方案,包括三星,華為,都看到了全面屏在提升體驗方面的優勢。如果說小米公司的一些紅米機型性能可能並不很突出,它會被一些追求高端的人所噴,可它畢竟價格只是千元機。但對最高配發燒級別的MIX還有如此多吐槽,這種骨子裡的偏見和對他人的努力的無視,要去琢磨改變他們的觀點,大概很難。

一些人欠小米一點尊重


不能因為萊特兄弟製造的飛機沒飛多高沒飛多久,就抹殺他們在製造飛機這個進程中所起到的開創新作用。喬布斯帶領蘋果公司發明了iPhone,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當年的iPhone和現在根本沒法比,即便和當時的一些安卓機型相比,也並不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但iPhone一旦釋放了封閉的iOS和後來的開放的APP Store相互結合的巨大威力,iPhone的優勢就越來越明顯。iPhone的創新和與生俱來的無限擴展能力,讓它在和安卓、Windows Phone等系統的競爭中勝出。那麼,iPhone的“重新定義智能手機”,就是最好的對它的詮釋。

小米的MIX的全面屏追求“屏幕”的體驗,本身也是一種不折不扣的定義和創新。

我認識幾位一年到頭黑小米誇華為的自媒體人。在他們眼裡,華為的所有東西都是極致,都好。但小米的任何一次產品發佈,他們總能第一時間挑出毛病。比如前些日子MIX 3剛發佈滑屏這個方案,負面就到了。“不能為全面屏而全面屏”、“電磁續航是死穴”、“攝像頭排了個全球第三就沾沾自喜”、“華為如果出手前十名都是華為,會霸榜了”、“小米MIX3的滑屏方案註定會被用戶拋棄”,諸如此類。滿滿的惡意。我曾勸過一位朋友,說畢竟別人剛發佈新品,你這麼貿然下結論,實在是不友好,也不專業。他沒理我。他們大概是真不喜歡小米。我說了,等於沒說。他們依然故我。等到華為榮耀也出滑屏手機後,他們掉頭又說比MIX3還貴的榮耀新品,開創了新局面。唉,真心想不明白這些KOL,如此為批評而批評,依據何在,意義何在?

MIX就是全面屏 一些人欠小米一個尊重


小米MIX就是全面屏,MIX就等於全面屏。你批評小米不能為全面屏而全面屏,這算批評麼?小米有很多不像MIX那樣設計的手機,從小米8系列到紅米以及紅米Note系列,且都是品質很好,價格厚道的手機。如果非得要說有一個不好,我認為是價格太低了,給人一種廉價的錯覺。也許,小米到了調整定價的時候。

因為定價低,居然還會經常見到一些批評“小米平均售價低”的人,這幾近無恥了。小米的模式就是硬件價格低,這從它開始成立那天就是這麼定義的,居然也被人當作缺點來攻擊。我看到過老家一些老人用600塊的紅米手機,用了很多年還在用。他們從不抱怨小米價格低,他們希望能更低一些。小米的IOT生態鏈,包括互聯網生態,智能硬件,甚至小米的互聯網商城,是小米的手機和電視之外的重點,也是隱藏在MIUI和大量低價小米手機後面的價值所在。況且很多小米的低價手機,其品質和體驗並不降低,這本應該是那些攻擊小米最不能說出口的點。沒想到他們居然也用得爐火純青了。

還有人批評說,小米一年賣1億多部手機,光海外就賣掉4成,說明都是低價傾銷,在國內沒有品牌競爭力。我想問的是,即便只算國內,也有起碼6000萬部手機呢。6000萬是一個小數麼?你們這些KOL真是張嘴就是天下啊。他們還說,低價打海外市場,有競爭力麼?搶下根本不穩定的海外市場,有啥用?這個我真回答不了。也許需要雷軍親自來回答他。

中國企業普遍缺乏骨子裡的創新。好不容易有一些企業想要不斷創新,還被人揪住一頓打,我相信在這種環境下,慢慢的很多公司可能最終會失去創新的基因,而不斷陷入一些虛幻的人的批評中,去滿足這部分人奇怪的要求,而忘記了自己為何要出發。

我自己用了五年小米,也許本不應該如此評價另外一些攻擊小米的人。似乎我也成了小米的利益相關方了。但作為一個小米的用戶,家裡也有很多小米智能硬件,我希望我對這些KOL的批評,能讓更多人稍微正確看待小米的努力。就比如我就推薦了很多人買小米手環,他們也都從不愛運動,變得更愛運動,從不跑步到跑能十公里,跑半程馬拉松等等。這些人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僅僅來源於一個價值一百五十元的小米手環(早先只賣69元)。我想,就這一點,就足夠要感謝小米了。手環如此,空氣淨化器同樣。

MIX就是全面屏 一些人欠小米一個尊重


MIX3號稱減壓神器,是因為很多人說來回滑屏,自然就壓力小了。不知道是否真有這作用。如果有,我倒是想嘗試一下。

作為一位米粉,正經寫了不少小米相關的文章,我用小米做關鍵詞,從後臺搜一下,真是有十幾篇。都整合在這裡,參考:

小米上市,今天不應該開個天窗

消費降級時代,小米和聯想,請努力吧

康老師,你怎麼看小米8?

華為和小米手機的系統,哪個更好用?

天下苦秦久矣,美團和小米的兩件事

為何一些自媒體人肆意黑小米?

小米Mix2為什麼不叫概念手機?

小米在北語禮堂開了個秘密大會,講了啥?

mix還值不值得買?小米mix手機評測簡約版

為什麼穿Prada的雷軍發佈小米6時有些激動?換你你也激動!

喜歡小米,就一定要討厭華為?

如何正確打開小米的廣告?

小米筆記本,除了性價比,還有產業鏈

小米好多錢一部?你耳朵沒聽錯,還有人這樣提問題!

小米的二次元營銷,管用否?

關於小米直播和小米無人機

對小米而言,蟄伏的藝術比風口論更重要

小米要不要所謂的專注?

有小米的地方就有米黑

如果小米不發燒

我們需要抵制小米麼?

感謝有云服務的各類手機

國產手機廠商,請忘記競爭策略

手機廠商誰家最會做吹牛式營銷?

未來手機會死掉?答案是靠創新還是拼市場?

未來手機競爭是對豐富APP支持的競爭

手機已經是人體一器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