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鸹sa 文

老鸹sa 文/马琦

我的家乡在西安东北部的高陵,自我记事起,农家人都是一日两餐,而非现在的一日三餐。上午饭一般在九、十点,下午饭在四点左右。下午饭人们常吃一种叫“老鸹sa”的面食,其汤浓稠醇厚,菜蔬多样,尤其是带着麦面的筋道,越嚼越香。

高陵素有黄壤陆海之称,又有泾渭二水之利,麦子更是随处可见,麦面也是人们主要的口粮。不管是务农的,还是经商的,在繁忙中吃一顿饱饭是一日的重要之事。老鸹sa的做法简单便捷,能很快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记得母亲做老鸹sa时,先用搓瓢从面瓮中量取面粉,倒在铝盆中,再用水和面,和面时一手拿着水瓢慢慢地加水,一手在盆中揉面。母亲灵巧的手在盆中揉搓搅拌,白净干爽的面粉很快就变成絮状,进而成为块状,表面软滑细腻。揉好的面团需要蒙上微潮的布醒二三十分钟,将小麦粉的韧性全部激发出来,这正是老鸹sa口感筋道的秘诀所在。

利用醒面的时间,开始备菜。主要有小芹菜、豇豆、茄子、木耳、黄花菜、西红柿等时令蔬菜,淘洗后控干水,切成小丁。在柴火大灶上用热油翻炒,炒至八成熟时放入少量水炖煮,待汁水收干后将菜盛出,黄、绿、红、黑、紫各色时令蔬菜荟萃一盆。

随后把面团放在盆里稍稍压成扁平状,在面团周围加入少许水,以刚好没过面团为宜。用手把浸泡在水中的面团挤压揉搓成片状或者两头尖中间圆的不规则状,也有用两根筷子夹的,通常也叫“夹老鸹sa”,将之一个一个下到开水锅中。面团大小随个人自己喜好,通常老人牙口不好,爱吃小些的、薄些的,年轻人喜欢吃大点的、厚点的。

搓到最后盆中会有很多被洗出的淀粉,汤汤水水还会带一些黏稠的面絮,一并倒入开水锅中,这样煮出来的老鸹sa汤汁最是浓稠。约十分钟开水锅里咕嘟咕嘟冒泡,这时将炒制好的菜倒入锅中,用勺子搅匀,面片面团和各样菜蔬在锅中一起成就了一份乡间美味。

老人们说起“老鸹sa”,还有一段乡野故事。据说从前有个皇帝过生日,在皇宫内大摆宴席,宴请前来庆贺的文武群臣和各国使节。这可忙坏了御膳房的老厨师,他翻开了菜谱,做好了各样名菜,全都端了上去。可皇帝各样菜只夹一筷子品个味就不吃了,看着大臣们吃得兴高采烈,外国使节更是由衷赞叹宫廷御宴的美味可口,皇帝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一个劲派人去御膳房传话:“ 上菜,上菜。”

老厨师把拿手的菜都做了,把菜单上的菜都上了,可是皇命难违,急得团团转。忽然他看见案板上放着一盆面,急中生智,就把面夹成面疙瘩,下到滚水锅里煮熟,再把那些撤下来的剩菜剩汤倒进去搅一搅舀进碗里。负责传膳的人怕这碗应急的饭会惹得龙颜大怒,推来推去无人敢端到宴席上。不得已,只得老厨师亲自去送。

皇帝夹起一块面疙瘩放在眼前来回细瞧,百思不得其解,便问跪在大殿上的老厨师:“这叫啥名字?”老厨师是咱西安人,说一口地道的方言,见皇帝夹的那块面疙瘩,中间圆,两头尖,很像乌鸦的头,忙回话说:“陛下,这叫老鸹sa。”皇帝咬了一口,也许是山珍海味大鱼大肉吃腻了,另换个口味吃起来还不错,就高兴地说:“老鸹sa,好吃好吃。”群臣们听皇帝说好吃,纷纷动筷子吃起这“老鸹sa”来。

从此,这“老鸹sa”就流传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