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在蘇聯極端危險時敢於死守莫斯科,是盲目自信還是胸有成竹?你怎麼看?

靜夜史


斯大林死守莫斯科絕對是無奈,當時的蘇聯已經無路可退了,莫斯科背後就是茫茫林海和雪原,如果不能擋住納粹德軍蘇聯就會轟然倒塌不復存在。類似的經驗教訓看看法國的遭遇就知道了。(法國的敗亡從喪失巴黎開始)



法國在敦克爾克失敗後又在塞納河與盧瓦爾河組織防線,好不容易回到本土的英軍又折回來三個師企圖扭轉戰局,但是貝當元帥荒唐的決定放棄首都巴黎城,理由是保護名貴的建築免遭戰火破壞。這導致法國腹地所有的防線都不堪一擊,原因就是士兵的心理防線已經崩潰了。(從希特勒佔領巴黎那一刻,法國就註定失敗了)


同樣的,一旦蘇聯的首都淪陷,全國就會喪失抵抗意識,到時候不用等到納粹德軍展開奪取伏爾加河、頓河流域的夏季攻勢,蘇聯內部就會因為巨大的失敗而瓦解,軍隊和各個民族自動分崩離析甚至投靠納粹德國。即便是鐵腕手段強硬的斯大林也不可能挽回敗局,他能做的不比貝當多,因此說衛國戰爭能不能打下去就看莫斯科一戰的結果了!你說斯大林還有別的選擇嗎?

斯大林在莫斯科戰役開打之前連續在明斯克、斯莫凌斯克和基輔會戰中損失了差不多400萬兵力,這相當於蘇聯常備軍的總和。臨時拼湊起來的抵抗力量最缺乏的就是信心和士氣,這時候如果首都淪陷,軍隊就很容易崩潰!因此說,在斯大林面前沒有退路,要麼擊敗納粹德軍贏得喘息之機、要麼兵敗亡國一發而不可收拾。(不可否認,首都的存亡直接影響士兵脆弱的心裡防線)



就好像希特勒不肯在最後關頭離開柏林一樣,他們都清楚自己沒有退路了!離開了自己的首都必將導致首都淪陷,緊隨其後的結果就是國破家亡,自己身為國家元首逃到哪裡都是無盡的羞恥和痛苦。因此,任何人都會選擇全力一搏、血戰到底。(最後關頭希特勒和希姆萊都沒有離開柏林)


而要說斯大林盲目自信也是不對的,在德軍忙著收割基輔周圍的66萬蘇軍之時,斯大林決定放棄在遠東的防禦,將經驗豐富善於冬季尋找的西伯利亞軍團掉到莫斯科周圍來,這支部隊的人數說法不一!比較可信的是50萬人左右,這就是斯大林的底氣所在。

歸根結底的說還是俄羅斯的歷史給了斯大林信心,歷史上不可一世的拿破崙,囂張氣焰不輸給希特勒,他的56萬大軍一樣凋零在俄羅斯的冽冽寒風之中。斯大林有理由相信,經過了現代化武裝的紅軍部隊也能在冬季的幫助下擊敗入侵者,精神境界極高的紅軍不可能比沙俄舊軍隊差,這是所有蘇聯高層堅持保衛莫斯科的主要精神動力。(莫斯科戰役期間德軍最大的麻煩就是寒冬)



兵器世界


斯大林並不是敢於死守莫斯科,而是迫不得已留在了莫斯科。


根據現在已經披露出的蘇聯時期文件來看,當德軍攻下斯摩稜斯克時,斯大林就準備放棄莫斯科遷往葉卡捷琳堡或阿爾泰地區。但戒於托洛斯基本人和托洛斯基派殘餘勢力的影響,斯大林害怕放棄莫斯科會導致自身權力不保,所以一方面死守莫斯科,另一方面讓貝利亞委派殺手去美國殺死托洛斯基,為後期轉移做準備。


同時,以朱可夫為首的主戰派將領也反對斯大林放棄莫斯科,斯大林害怕前線譁變,也不得不留在莫斯科。但同時也抓緊了和日本的談判,並以出賣中國主權承認滿洲國獨立為條件,換取了自身東部安全。


也正是如此,斯大林才敢於在西部戰線幾乎無兵可用的情況下,緊急抽調遠東部隊到西線作戰。加上百年難遇的寒冬助陣和德軍後勤補給的不羈,種種因素締造了斯大林敢於死守莫斯科的假象。


鬼行僧


從本質上來說,希特勒和斯大林都是獨裁者。

希特勒是法西斯式獨裁,而斯大林則是布爾什維克式的獨裁。

在德軍入侵蘇聯之前,斯大林對黨內和軍隊的大清洗,可謂是人類歷史所罕見。成千上萬的優秀指揮官被殺,給蘇聯軍隊造成的損失,是巨大而難以估量的。這也促使了希特勒最後下決心實施“巴巴羅薩”計劃。而紅軍在最初的半年裡,被德軍的閃電突襲打得潰不成軍,一瀉千里。這一切都與斯大林脫不了干係。

希特勒的失敗,以小可拙見,一是戰線拉得過長,後勒無法保障,加之冬季的嚴寒。二是進攻斯大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根本就是戰略上的失誤。佔領高加索油田和各大軍事重地,掐斷蘇軍的能源供應,才是德軍首要之務。

而斯大林死守莫斯科,即不是盲目自信,更談不上胸有成竹。國際上,美、英等西方盟國,尤其是美國,給了蘇聯以極大的軍事和物資支援;而國內,紅軍己退無可退,就是粉身碎骨,斯大林也必須死守莫斯科。否則,等待蘇聯的就是滅亡的命運。


ZDC海納百川


斯大林是個偉大的戰略高手!在莫斯科保衛戰中,他只想著拖延德軍進攻莫斯科的時間,他根本就沒有想過撤退出莫斯科!因為他對自己締造的軍隊有十二分的絕對把握!紅軍戰勝德軍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斯大林建立紅軍時,在比如師級創造性地加入政治委員一職並且三個左右副政委,同時,每個師有一個正師長配備兩個副師長,這種師的組織架構,是保證紅軍戰勝德軍的基礎!

在戰爭爆發時,政委代行軍長職務,協調各個位置,正師長和第一副政委率領本師官兵原地抵抗,死守不退,這就是斯大林籤處《不準後退一步》命令的原因,同時,兩個副師長和第二、第三政委則立刻出發到大後方接受兩個師的預備隊並晉升為師長和政委,並且馬上作好作戰準備!這樣,一個師變成三個師!而且,指揮作戰經驗豐富,招之即來,來者能戰,戰之能勝!由於精華幹部仍在,跟德國人拼消耗,完全沒問題!只須要拖延德國戰車進攻莫斯科的時間,等待兩個師的預備隊趕到莫斯科戰場參加作戰,那麼,在進攻莫斯科過程中損失幾十萬精英幹部的德軍的失敗就是必然的!

在西部戰場和基輔戰場,雖然紅軍損失二百萬左右軍隊,但是,斯大林從戰場上用飛機成功地接走了大部分的軍隊幹部!精華仍在,重新配置的紅軍就有取勝的希望!相反,德國軍團在雖然取得勝利✌,但是,損失了幾十萬訓練有素的精英幹部!精華塵散,攻擊力當然每況日下了!德軍預備隊還在距莫斯科數百公里之外,陷入精華消耗,進攻乏力,傷亡慘重,增援無望的困境!

在莫斯科郊外,斯大林集結了三個集團軍和二百多輛T34坦克及坦克和騎兵組成的快速打擊軍!軍力數倍於德軍,在裝備上,超過了德軍!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是必然的!

斯大林根本就沒有想過離開莫斯科!用天氣原因抹殺斯大林指揮藝術是西方媒體的傳統!斯大林的軍隊從開戰的三、四百萬,打到結束的一千二百萬是德軍萬萬沒想到的!德國戰車參謀系統收集紅軍人數情報的錯誤致使希特勒犯下一系列的戰略錯誤!德國戰敗是一定的!


畢生高人


是有把握,包括他本人不撤離莫斯科!

為了保住莫斯科,蘇聯政府和斯大林,在窮盡一切可能,儲備戰爭物資,調兵遣將之後;作為最高統率的斯大林,面對瞬息萬變的戰局,出於對國家的高度責任感;在莫斯科是戰?還是撒的決策上,有些迷茫了,他骨子裡想守,可是萬一垮了,蘇聯將失血過多,難以復原;撤嗎?己經撤離了許多至關重要的糧倉.油田和工業基地了,蘇聯幅員遼闊;撤到最後,終將撤無可撤!

於是:他撥通了朱可夫的電話:您的判斷,莫斯科能守得位嗎?朱可夫一楞,最高統帥可從沒有這樣問下級呀,答道:莫斯科應當能守得住,,回答有一絲漏洞,斯大林默默地放下了電話,,,



戰況太逼人了,時不我待!又過了半天,斯大林不由自主的又撥通了朱可夫的電話,語氣鄭重.沉重.嚴重:"我以布什維克黨員的名義問你:莫斯科能守得住嗎?!!″。作為莫斯科戰線的最高統帥部代表、莫斯科戰線的最高指揮官朱可夫一怔,明白了這句問話的嚴重性,這關係到蘇聯的存亡,也關係到他個人的生死。遲疑了一下,憑著他對戰局的敏銳的判斷力和豐富的軍事素養,立正挺胸,大聲答道:"最高統帥同志,我以一個布爾什維克黨員的身份向您保證:一定能守住莫斯科!"



於是;斯大林決定不撤離了,與前線浴血奮戰的將士,一同死守莫斯科!


這也是君臣生死與共,為國決策成功的典範,,

莫斯科保衛戰勝利了!


bindong1


斯大林死守蘇聯首都莫斯科,不是盲目自信,也跟胸有成竹沒什麼關係,而是斯大林深知莫斯科對蘇聯的重要性,同時也別無選擇。守住莫斯科,是蘇聯最後、也是最好的選擇。在莫斯科戰場上,當時有一個著名的口號,也也證明了這一點:俄羅斯雖大,但已無路可退,我們背後就是莫斯科。

斯大林

首先,莫斯科是蘇聯的首都,具有極為重要的象徵和現實意義,一旦莫斯科淪陷,就可以視為蘇聯大部被德國佔領,德國也基本取得對蘇聯進攻的勝利。如果莫斯科真的被德國佔領,這種結果無論是對於蘇聯國內的軍心、民心士氣,還是國外對蘇聯抵抗德國能力的信任,都是極為巨大的傷害。

因此,當時的蘇聯已無路可退,莫斯科在重要機關疏散之後,絕大部分莫斯科市民都被動員上了戰場,甚至連婦女兒童都加入後勤隊伍,參與修築戰場工事。著名的蘇聯紅場大閱兵,也是在此事發生的。數十萬蘇聯紅軍官兵在紅場接受斯大林的檢閱之後,直接開赴前線,與德軍作戰。

其次,蘇聯雖然面積十分龐大,但是蘇聯最精華、人口最密集、工業最發達的地區,就是在位於歐洲的部分,而此時,隨著德國巴巴羅薩行動成功發動之後,包括烏克蘭在內的莫斯科以東蘇聯地區,大部分都已被德國攻佔。

因此,如果蘇聯想在德國的進攻之下有抵抗之力,他們必須保住蘇聯最後的工業基地——位於莫斯科後方烏拉爾山的工業區。因為面對德國完全機械化的部隊,一旦沒有工業基地,蘇聯將再無還手之力,蘇聯的滅亡也就近在眼前。

最後,則得益於斯大林卓越的戰略眼光。斯大林有許多標籤,如暴君、獨裁者、蘇聯工業奇蹟締造者等等,但毋庸置疑的是,斯大林也是一個眼光極為卓越的戰略家。

雖然前期蘇聯軍隊損失極為慘重,但斯大林依然敏銳的察覺到了莫斯科戰場對於蘇德戰爭的重要性。已深入蘇聯境內上千公里的德軍,雖然士氣高漲,但持續的進攻和莫斯科冬天無與倫比的寒冷氣候,也使得德軍到了強弩之末的地步。

因此,一旦守住莫斯科,這就將成為蘇德戰場上的轉折點,蘇聯紅軍也將改變一潰千里,毫無抵抗之力的局面。而莫斯科之戰的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莫斯科戰役的勝利,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使得蘇聯紅軍和蘇聯人民的士氣極為高漲,他們對戰勝德國軍隊擁有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希特勒速戰速決迅速消滅蘇聯的計劃由此破滅。

鳶飛九天2018


莫斯科是當時蘇聯的國中之家,斯大林格勒是莫斯科的有力的一隻手。斯大林死守莫斯科絕非盲目自信,而是成竹在胸。

首先莫斯科是蘇聯的國中之“家”,是蘇聯人民的精神制高點,這個精神制高點,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能軍事上放棄和精神上退卻的。從軍事上講,莫斯科城的防禦是非常堅固的,既有工事上堅固建築,更有眾多英勇紅軍的誓死保衛和大量先進武器裝備的投入,可以說是蘇聯最堅固的城池。希特勒也想到這一點,所以雖然軍事進攻一路順風,也不敢直接貿然進攻莫斯科,改而主力進攻莫斯科南面的斯大林格勒。在希特勒想來,如果斯大林格勒能順利拿下,莫斯科遲早是他的囊中之物;如果連斯大林格勒都無法拿下,莫斯科就別妄想拿下了。不過當時希特勒想法是斯大林格勒能順利拿下,再包抄莫斯科。說實在希特勒的想法和策略並沒有什麼錯,錯的是過早進攻蘇聯這個大戰略錯了。佔領西歐,穩固陣腳,再行政治統治,經濟掠奪等等都沒做好。甚至連英國都沒拿下,就匆匆忙忙進攻蘇聯,誰說他沒錯呢?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看看美國的態度,就是美國能讓你走多遠,這是一定要考慮的。

再從精神上說,放棄首都等於放棄精神抵抗,這等於自毀長城。再說不在工事最堅固的城池、精神制高點的城池與敵人決戰,你退到哪裡跟敵人決戰?精神制高點,是可以集合全國人民意志的,可以極限地激發全國人民戰鬥意志,作最頑強的戰鬥,這是多麼偉大的力量啊,是敵人能夠戰勝的嗎?事實證明,斯大林作出了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一切法西斯式的反動派都是邪惡的,都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他們在人民戰爭面前,失敗是必然的。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希望歷史不要重演。


觀彩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在靜夜史看來,斯大林在蘇聯瀕臨亡國時期死守莫斯科,談不上盲目自信或者胸有成竹。就和我們行走在街上突然被一群流氓襲擊時,這時候的我們沒有辦法,不想被打死就要奮起反抗。

從波蘭東部到莫斯科,蘇聯不是和少帥一樣不抵抗讓德軍長驅直入,而是不斷抵抗但抵抗不過最後不斷潰敗下來,所以莫斯科的抵抗對於蘇德雙方而言並不意外。這對於蘇聯而言,就是本能的反抗!

但是相比於前期打不過就退的抵抗,蘇軍莫斯科可謂“一寸山河一寸血”,斯大林死戰不退,最終用巨大的代價打贏了這場戰役。

那麼,斯大林為何死戰不退?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亡國邊緣,無路可走

從1941年6月22日遭到德國的閃擊開始,蘇聯軍隊一潰千里,損失慘重。短短四個月時間,蘇聯損失軍隊超過300萬,火炮坦克等裝備的損失不計其數,國土損失超過15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損失了四分之一。

由於在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時,蘇聯很默契地佔據了波蘭的東部,由於戰線向西推進了數百公里,導致蘇聯不得不將大量的軍隊向西佈置在波蘭東部。

瓜分波蘭後,蘇德成為鄰國,蘇軍的佈置剛好處於德國的閃擊戰打擊範圍之內,這導致德國突然發起攻擊時,蘇軍猝不及防。

由於從沙俄到蘇聯,始終以西線為主要進取方向,因此這裡佈置了大量的精銳部隊,而這些精銳部隊在開戰四個月傷亡慘重。

待到莫斯科保衛戰前夕,蘇聯已經走到了亡國滅種的邊緣,蘇軍總司令朱可夫動員起莫斯科市民修建戰壕等工事,情況已經到了萬分危急的地步。

雖然此時的美國已經通過《租借法案》,但是莫斯科戰役的前夕,蘇聯戰場上的外援主要來自英國,而英國已經在德國的打擊下元氣大傷,根本無法大規模提供軍事援助。

而一旦莫斯科被佔領,對於當時的蘇聯而言,意味著南北方戰場被撕裂,很可能陷入被包圍殲滅的風險中,而作為蘇聯乃至全世界共產主義的中心,一旦莫斯科被佔領,其造成的心理陰影將是無比巨大的。

最要命的是,一旦莫斯科失守,雖然身後還有面積廣袤的西伯利亞地區可以作為縱深,但是因為人煙稀少,物資奇缺,蘇聯將難以組織大規模的軍隊對抗德國法西斯。游擊戰可以戰勝德國,但是需要的時間會很長很長。

而如果兵敗如山倒,且人口資源稀少難以進行遊擊戰時,斯大林就不得不到印度去建立流亡政府了。

2、獨裁特色,非勝即亡

1924年1月,列寧去世,斯大林逐漸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

斯大林上臺後,廢除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轉而開始了大規模的工業化道路,將蘇聯帶向了“斯大林模式”的道路上。

斯大林時代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高度集中,在經濟上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在政治上是以斯大林為首的獨裁領導形式,在行政管理上則剝奪加盟國的自主權,強調對蘇聯的擁護。

在斯大林的治理下,斯大林稱為蘇聯至高無上的統治者,個人崇拜風氣越發嚴重,斯大林稱為蘇聯神一樣的存在。

將個人神化的後果是可怕的,因為神不會失敗。

所以在莫斯科戰役時,斯大林面臨這一艱難抉擇。如果斯大林放棄莫斯科後撤,或者到印度建立流亡政府,固然可以暫時保全身家性命,但是時間一長,斯大林的處境將會更加危險。

  • 首先,由於斯大林已經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如同秦始皇創立皇權專制制度一般,如果斯大林退走,就表明自己是個失敗者,斯大林的個人權威將受到空前的挑戰。一旦民眾的信仰崩塌,那麼將會給蘇聯帶來深重的災難!屆時斯大林也不可能獨善其身。

  • 再者,如果斯大林離開莫斯科,納粹德國也和在法國一樣,扶持一個親德的傀儡政權,屆時這個傀儡政權勢必全面取代斯大林,斯大林就會淪為喪家之犬。

  • 最後,斯大林如果放棄莫斯科,那麼整個蘇聯將可能被徹底打垮,失去莫斯科的斯大林也意味著失去權威,即失去對各地絕對的領導權,屆時蘇聯各地望風投降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


這時的斯大林,即使到印度建立流亡政府,英國即使接納,又會給什麼好臉色呢?骨子裡反俄的丘吉爾會將斯大林當成好用的工具,共產主義運動很可能徹底失敗。

於是斯大林面臨和崇禎一樣的選擇,那就是死守都城!幸運的是,他守住了莫斯科,於是一切開始柳暗花明!

3、對手助攻,抵抗有戲

在二戰期間,德國從來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但是想想自己的隊友意大利和日本,希特勒表示,我一個人能行!

因為自從1939年諾門坎之戰失敗後,日本就徹底慫了,即使德國在東歐將蘇聯打得只剩半條命,日本也不敢輕舉妄動。

此時的日本,因為被美國凍結資產,進而石油禁運,已經快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必須有所作為。

因為諾門坎失敗的巨大陰影,日本對進攻蘇聯遠東信心不足。再者,相比於穿過西伯利亞從裡海獲得石油,東南亞的油田日本顯然更有興趣,所以日本將目標指向太平洋,準備和美國一決高下。

所以在德國和蘇聯鏖戰正酣時,傳來了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好消息。於是大家都舒了一口氣:

丘吉爾:“美國終於參戰了,我們贏定了

蔣介石:“美國終於參戰了,我們的援助更多了

羅斯福:“美國終於可以參戰了,我有合適理由加入而戰攫取更多利益了

希特勒:“美國終於參戰了,早知道日本人靠不住”;

斯大林:“美國終於參戰了,莫斯科戰役有戲了”!

日本偷襲珍珠港,意味著日本主力南下,從而放棄了北進的道路,潛伏在日本東京的盟軍間諜佐爾格也帶來了日本即將對美國開戰的消息。

鑑於此,斯大林終於敢將遠東軍區防禦日本進攻的數十萬西伯利亞師調到莫斯科戰場。在朱可夫的指揮下,雖然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蘇軍終於擊潰了德軍進攻,迫使其後退數十公里,莫斯科保衛戰取得空前勝利,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除了有斯大林的堅強意志,蘇軍總司令朱可夫的鼓勵也同樣重要。正是由於這位元帥帶給斯大林數次的信心,才讓斯大林在極端危險的時刻選擇留在莫斯科。從而成就了斯大林,也成就了朱可夫!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從1941年6月22日凌晨不宣而戰進攻蘇聯開始,德軍長驅直入。在多條防線被突破的情況下,不論是胸有成竹還是盲目自信,即使意志堅強如斯大林也難有如此心緒。想來他也會有午夜徘徊、難以決斷的時刻,也會痛惜自己曾經的錯誤決定。

開戰後的一週之內,蘇軍西方方面軍就損失5個集團軍,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淪陷;19天內,德軍即攻打到距離莫斯科僅320公里的斯摩稜斯克,這裡是進攻莫斯科的咽喉要道,蘇聯軍隊殊死抵抗,才將防線暫時穩定下來。因為難捨基輔重要的經濟資源,斯大林多次駁斥朱可夫提出的放棄建議,致使西南方面軍的主力部隊被包圍,無數將士犧牲,被俘人數估計高達65萬人,烏克蘭首府基輔淪陷。

(斯大林(左二)在莫斯科紅場講話)

德軍閃電戰推進速度之快,讓蘇軍前線將士在以生命的代價為後方爭取著以小時和晝夜計算的防禦時間。即使德軍日益逼近,斯大林一直坐鎮莫斯科,有著必須堅守的理由。

一是德軍的“閃電戰”佔領的不僅是領土,更是在心裡、士氣上給人造成極大打擊。斯摩稜斯克被要求不惜一切代價堅守,列寧格勒要戰鬥到最後一個人,有的戰場上進攻的士兵們能選擇只是自己或敵人的子彈。作為最高統帥,斯大林在下達命令的同時更要做出表率,才能穩定全國人民的鬥志,才能激發起全民抗敵的信心和決心。

二是莫斯科作為首都是蘇聯的象徵,其精神意義遠超戰略、經濟意義。莫斯科的一些工廠從戰爭開始不久即開始遷移,留下的也大多從民品轉成軍工生產。最壞的打算,最後的最後也會被破壞殆盡,不會讓它們完好地落入敵手。莫斯科郊區修建了眾多的交通壕,一直做著防禦準備。而希特勒簽署的命令是,不接受莫斯科投降,主動投降也不予接受,包圍然後用炮擊和轟炸將其予以毀滅。

(被炮火映照的克里姆林宮)

雙方的態勢就是必須爭出個你死我活,對於蘇聯人來講,除了不計代價的犧牲,用自己的鮮血阻擋德軍進攻的步伐,還能有更好的辦法保衛自己的首都、自己國家的文明不被毀於一旦嗎?雖然從10月中旬開始,在莫斯科的部分中央機關和所有外交使團疏散到到古比雪夫,但作為最高統帥的斯大林必須用自己的行動表態,莫斯科一定要堅守,而且一定會堅守成功。

拿破崙曾經攻入莫斯科,無論進攻還是防守,都給予蘇德雙方想象的空間,雖然時任俄羅斯帝國元帥庫圖佐夫曾說過“失去莫斯科並未失去蘇聯,為了祖國我下令退卻。”但他的時代首都是聖彼得堡,放棄的意義完全不同,不可同日而語。對幾個關鍵城市,如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莫斯科是隻能殊死堅守的,而後來的歷史也證明,正是這些頑強堅守成為扭轉戰局的關鍵。

三是戰況允許斯大林坐鎮堅守莫斯科

斯大林曾反覆詢問朱可夫,“我們能守住莫斯科嗎?”朱可夫的回答是“能守住莫斯科!但至少需要增加兩個集團軍和200輛坦克。”在莫斯科會戰蘇軍大反攻前夕,除了零下三、四十度的寒冷天氣、泥濘的道路給德軍造成的極大困難,蘇軍在人員和裝備的數量上僅比德軍略處下風。但優勢是蘇軍軍隊相對集中,而德軍已將戰線拉到1000公里長,補給出現困難。佐爾格發來的關於“日本政府不會在1942年秋季以前對蘇作戰。”的情報也讓蘇聯部署在遠東的軍隊可以馳援莫斯科。

(朱可夫大將)

此時,德軍內部出現不同的聲音,古德里安提出立即轉入防禦、推遲進攻莫斯科的計劃被否決;南方集團軍司令馮.倫德施泰特對希特勒的命令提出抗爭被解職。24公里,莫斯科近在咫尺,德軍統帥部早已失去等待的耐心,完全忽略前線作戰士兵的實際需求和影響戰況的細節,除了進攻再沒有別的想法,等待他們的只能是無可挽回的失敗。

孤注一擲,有時是打開成功之門的最後一擊,有時卻會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斯大林在莫斯科的堅守也是一種孤注一擲,艱難的勝利不僅為他樹立起一座豐碑,更讓那些在蘇聯衛國戰爭中飄灑熱血的犧牲被銘記。


今安在的文史情緣


斯大林在二戰時期的蘇聯還是有極為重要的積極作用的,對於冒險冒死堅守被德軍圍困的莫斯科,既不是盲目的自信,更不是胸有成竹!因為他若想撤離仍然有安全便捷的通道,而不是所謂的困獸猶鬥!



既然後路既安全又暢通無阻,那麼就不存在冒死就在莫斯科繼續奮戰,只不過是當時的德軍的進攻已經明顯的出現疲憊之勢,德國的進攻雖然依然兇猛,但此時的蘇聯已經恢復了一部分元氣,大量的有生力量和物資正在向莫斯科周圍聚集,也就是說戰場上的天平正在向蘇聯方面傾斜!



即使在最危險的時候,蘇聯方面仍然可以通過背後的伏爾加河的水上獲得人員和物資補充,這也是德國不能徹底擊潰莫斯科守軍的原因之一,而德國的補給線卻非常的遙遠,嚴寒和泥濘的道路讓德國的補給線更是雪上加霜!



當然斯大林堅守莫斯科還有別的好處,作為當時蘇聯的最高領導人,堅守蘇聯的首都莫斯科有著極為重要的楷模作用,斯大林的存在無疑會堅定莫斯科軍民的抵抗意志和長期堅守的信心,更讓奮戰在衛國戰場上的蘇聯官兵信心倍增,斯大林就像一杆旗幟!



而斯大林堅守莫斯科也意味著德國沒有徹底佔領莫斯科,更沒有肅清莫斯科的蘇聯軍隊,那麼會吸引更多的德國進攻力量將重心放在莫斯科,從而減緩其它戰線上的蘇聯軍隊的壓力!為蘇聯保留有生力量並進行反擊積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