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都持有尚方宝剑,二品袁崇焕为何杀得了一品毛文龙?

邓毅君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先理一理这两人的官职。

按说袁崇焕远比毛文龙更受崇祯宠信,袁崇焕的官职应该比毛文龙更大。

其实不然,毛文龙就因为在后金后方给后金带来很大麻烦的关系,在天启年间就屡次加官。到天启四年的时候就被朝廷升为太子太宝和左都督。太子太保是文职中的正一品,而左都督是武职的正一品。

袁崇焕虽然比较受崇祯宠信,但是毕竟崇祯上台没多久,上台之后袁崇焕也没怎么发挥,他的官职是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其中兵部尚书是正二品,右副都御史是正三品。至于后面的督师,权力很大,但很可惜,这个官职是新设的,还没有品级,所以袁崇焕确实只能算正二品的高官。

有人说袁崇焕手持尚方宝剑,应该可以杀毛文龙。其实这也是个笑话,尚方宝剑是可以先斩后奏不假,但也不是可以见人就杀啊,按照大明律——凡京官及在外五品以上官有犯,奏闻请旨,不许擅问。

就算毛文龙犯了天大的罪,事实上袁崇焕也不能不经允可就杀了他的,这一点,毛文龙知道,袁崇焕也知道。

袁崇焕在事后给崇祯帝的奏折中也主动提及了自己的过错——文龙身为边镇大帅,非臣所可以擅自诛杀者。这就是说他知道自己没这个权力杀毛文龙。

毛文龙也知道,那么毛文龙为什么还是引颈就戮了呢?因为袁崇焕骗了他,袁崇焕骗他说——今日非本部院意,乃是上旨。

可见。袁崇焕能杀毛文龙并不是因为东江镇理论上确实隶属袁崇焕的管辖范围,也不是因为袁崇焕有尚方宝剑,而是因为袁崇焕拉崇祯做大旗骗了毛文龙。

至于为什么毛文龙那么好骗,就是另外的原因了,朝廷里三天两头都在讨论他的问题,建议杀毛文龙的不在少数,毛文龙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才这么容易被袁崇焕骗了,以为崇祯这次是真的下定决心要料理了他。


所以这个问题,我的认知是

袁崇焕确实是二品,毛文龙也确实是一品。袁崇焕杀毛文龙跟品级没关系。

袁崇焕确实有崇祯给的尚方宝剑,毛文龙也确实有天启给的尚方宝剑。袁崇焕杀毛文龙跟有没有尚方宝剑也没关系。

东江镇理论上是隶属于登州的,所以毛文龙在理论上确实要受袁崇焕管辖的,但是根据大明律袁崇焕还是没有权力擅杀毛文龙。

袁崇焕之所以能杀毛文龙,是因为他骗毛文龙说这是崇祯的意思,所以袁崇焕在这件事上确实有罪。

毛文龙之所以能被袁崇焕骗,引颈就戮,是因为他早就知道朝廷衮衮诸公整天在谋划着对付他,他有这个心理准备,所以不觉得奇怪。



凤妩一


首先,毛文龙的尚方宝剑是前任天启皇帝的,而袁崇焕的尚方宝剑是现任崇祯皇帝的。毛文龙的尚方宝剑已经成了纸老虎,没有什么用了。

另外,袁崇焕的职务是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并被加封为太子太保。而毛文龙的官职是左都督、平辽总兵官。左都督虽然是一品,但在明朝中后期已经毫无实权,只是个虚职而已。而袁崇焕担任的兵部尚书、督师蓟辽等职务,都是掌握实权的要职。袁崇焕是毛文龙的上级,拿尚方宝剑杀他没有问题。

袁崇焕是有权力杀毛文龙的,当时崇祯皇帝也没有表示异议。后来袁崇焕被诬陷勾结清兵,这件事才被重新提起。

但虽然袁崇焕有权自行杀大将,但他杀毛文龙之前没有请示崇祯皇帝,还是做的不合适。


国史拾遗


因为毛文龙是被袁崇焕矫诏所杀的,他事先根本毫无准备。而且,毛文龙其实并不是一品官。他最后官至左都督平辽总兵官,这个官职还不是一品。明朝时期,一品官一般就是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这类虚职,一般是追赠或者追赐的。

袁崇焕之所以能杀毛文龙,主要就是出其不意,以矫诏杀之。当时袁崇焕以阅兵为名,乘船到达双岛,毛文龙前来会面。此后,袁崇焕与毛文龙设宴饮酒、行乐,每每到半夜才罢。这种举动让毛文龙放松了对袁崇焕的戒备和提防。

几天后,袁崇焕在一次谈话中,高声喝斥他,并命人扒下他的官帽和袍带,宣读毛文龙的十二条罪状:

按我朝祖宗定下来的制度,大将领兵在外,必须接受文官的监视。你在这边一人专制,军马钱粮都不接受核查,一该杀。

大臣的罪没有比欺骗君主更大的,你送上奏章全都蒙骗,杀害投降的士兵和难民,假冒战功,二该杀。

大臣没有自己的将领,有则必杀。你上书说在登州驻兵取南京易如反掌,大逆不道,三该杀。

每年饷银几十万,不发给士兵,每月只散发三斗半米,侵占军粮,四该杀。

擅自在皮岛开设马市,私自和外国人来往,五该杀。

部将几千人都冒称是你的同姓,副将以下都随意发给布帛上千匹,走卒、轿夫都穿着品官官服和袍带,六该杀。

从宁远返回途中,劫掠商船,自己做了盗贼,七该杀。

强娶民间女子,不知法纪,部下效仿,使得百姓不安于家,八该杀。

驱使难民远远去帮你盗窃人参,不听从的就被饿死,岛上白骨累累,九该杀。

用车送金子到京师,拜魏忠贤为父,并在岛上雕塑他加冕冠的肖像,十该杀。

铁山一战败北,丧师不计其数,却掩败为功,十一该杀。

设镇八年,不能收复一寸土地,坐地观望,姑息养敌,十二该杀。

宣布完后,袁崇焕随即命人一刀将毛文龙正法。

但是,毛文龙其实死得比较冤,那十二条罪状很多都是袁崇焕的借口而已。而且袁崇焕杀毛文龙本来就是不合朝廷法度的,他没有这个权力私斩大将。因此,这也成了袁崇焕的一个污点,以及日后被处死的罪证之一


这些历史要读


毛文龙在明末确实算的上一个传奇人物,率孤军坐镇皮岛,极大的牵制了后金在辽东地区的用兵,因功被升为皮岛总兵,左都督,官至一品,并被赐予尚方宝剑。

而袁崇焕在斩杀毛文龙之前的官职是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督师,正二品官员,斩杀毛文龙之后才被加太子太保衔为从一品。

先说“尚方宝剑”的事,“尚方宝剑”是一种皇权的象征,遇到紧急情况,持有尚方宝剑的大臣可以代行皇权,从万历之后“尚方宝剑”的赏赐颇为频繁,满桂,王之臣等都有“尚方宝剑”。

有人说袁崇焕的“尚方宝剑”是崇祯所赐,而毛文龙的为天启所赐,当朝的宝剑肯定比前朝的更有效力,对此我并不十分赞同,崇祯的皇权是天启的延续,并没有仅是换代并没有改朝,所以毛文龙的上方宝剑效力并不差。而且所谓的“尚方宝剑”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带有一定的威慑作用,说明得到皇帝的信任。

再看两人的官职,毛文龙虽然地盘不大,但是作用不小,皮岛总兵官居一品,袁崇焕虽然是二品,但是别忘了袁崇焕却是个文官,而且又是当时最流行的“文官武将”。所以从官职上看,袁崇焕斩杀毛文龙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无论官职还是“尚方宝剑”都不是袁崇焕能杀毛文龙的真正原因。

毛文龙之所以被杀

首先,毛文龙自己确实有问题,袁崇焕杀毛文龙时例举的十二条罪状并未空穴来风,当毛文龙听完“十二该杀”时也是半晌无语,叩头请免一死。

其次,袁崇焕钻了了漏洞,首先袁崇焕并没有矫诏,而是按照制度,毛文龙该死,其次袁崇焕此时请出“尚方宝剑”,更多的意思是想表达,“是皇上让我来杀你毛文龙的”,而被吓蒙了的毛文龙也正是错误的领悟了这一点,所以未作反抗就被杀了。

后世对于袁崇焕杀毛文龙有颇多争议,而我个人也仅仅是分享了我一点不成熟的建议,如有不足欢迎指正,点评。


一点点历史


袁崇焕和毛文龙都持有尚方宝剑,袁却杀了毛,原因很简单,袁崇焕是“矫诏谋杀”了毛文龙,是“矫诏”和“谋杀”,而毛文龙丝毫没有要杀袁崇焕或者反抗的思想准备。

毛文龙是在辽东失陷后,留在皮岛继续抗击后金的,就凭这一点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是值得敬重的一个人物。

毛龙文打仗的确不行,没打过几次胜仗,很多时候都是被后金军打,结果只能蜗居在皮岛了。就凭毛文龙那点兵力,大家也不会认为毛文龙是灭后金的主力,那不是毛文龙存在的主要价值。

毛文龙的作用,主要在于牵制后金军。兵部对毛文龙的评价:“毛文龙灭奴(努尔哈赤)不足,牵奴则有余”。只要后金军外出劫掠,毛文龙就出兵去骚扰,让后金军首尾不能相顾,因此也被天启皇帝称赞为:“多方牵制,使奴(努尔哈赤)狼狈而不敢两顾。”

正是因为毛文龙的牵制效果很显著,才被授予总兵、左都督(正一品,虽然是有名无实,但也是正一品官职),挂将军印,并赐尚方宝剑。正因为此,毛文龙也日渐骄纵。这是可以理解的,毛文龙孤悬海外,没人节制,当然是自己说的算了,可以理解,只要他不投降后金,对于明朝廷来说,都是利大于弊。

这也是前面几任节制毛文龙的官员都没有处置毛文龙的原因,如袁可立、熊廷弼、孙承宗,虽然都跟毛文龙有嫌隙,但是却都以大局为重,尽力支持毛文龙在皮岛驻兵,这就是大局观和气度。

毛文龙有了骄纵的习气,袁崇焕上任后,跟袁崇焕产生矛盾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袁崇焕却没有了前几任的眼光和气度,《明史》中写的很简洁:“崇焕始受事,即欲诛毛文龙”。

袁崇焕上任之后就开始预谋杀毛文龙了,所以,才说是“谋杀”。

袁崇焕以阅兵、犒军为由跑到了双岛上,并把毛文龙请了来。袁崇焕天天和毛文龙饮酒到深夜,麻痹毛文龙的戒心,在毛文龙拒绝离职返乡后,就在山顶设帐,埋伏甲士,隔离了毛文龙的部下,把毛文龙给拿下了。

袁崇焕杀毛文龙时,还列举了所谓的十二大罪状,然后请出崇祯给他的圣旨说:“臣(袁崇焕)今诛文龙以肃军。诸将中有若文龙者,悉诛。臣不能成功,皇上亦以诛文龙者诛臣。”说话是要负责任的,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却没能成功抵御住清军入关劫掠,还导致了皮岛官、兵的叛乱,失去了牵制,崇祯杀了他袁崇焕并不冤枉他。

这里袁崇焕偷换了概念,让毛文龙认为袁崇焕列举的十二大罪状是已经被皇帝认可过的,让毛文龙认为这道圣旨就是针对他毛文龙发的,所以,毛文龙就没有反抗。其实,袁崇焕拿的圣旨,只是皇帝赐尚方宝剑时给的旨意罢了,“一切布置遵照敕谕行事,阑外原不中制”,并不是针对毛文龙一个人的。

这就是说袁崇焕“矫诏”杀毛文龙的原因,崇祯根本就不知道袁崇焕竟然要杀毛文龙。

如果是临阵杀一个普通将领或者官员,用这道圣旨及尚方宝剑就足够了,但是杀一个朝廷任命的一品大员,至少要请示一下朝廷,这是很必要的呀。袁崇焕却直接把毛文龙给杀了,只说明一点,袁的私心太重,毫不顾忌大局,这也就显露出了袁崇焕能力的局限,袁自己最终也被崇祯杀掉,不也是袁崇焕自找的么。


奕天读历史


首先,以袁崇焕手里的“尚方宝剑”,放在当时明朝的法律制度下,是根本杀不了毛文龙的。

别看在野史演义里,“尚方宝剑”是个非常威风的家伙,“先斩后奏”的权力十分强大。但放在明朝真实历史上,“尚方宝剑”的实力却很缩水。首先出现时间很晚,一直到明朝万历晚期“三大征”时,才有赐给主帅“尚方宝剑”的事情。然后权力也很有限,能“先斩后奏”不假,但持有尚方宝剑的高官,也只对其职权范围内的官员,有管辖的权力。袁崇焕与毛文龙的关系?显然不符合这条。

当时的毛文龙,品级为左都督,职位是“平辽总兵官”。他的职权有多大?以《大明律》规定,总兵官的军事工作,就连可以随便开骂的御史言官们,都是“皆无得干预”。
就算总兵官有罪,那也要“具奏请旨,不许擅自辱慢”——再大的错,也要按照司法程序走,想杀就杀?严重违法。

而此时的袁崇焕呢?他是“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号称明朝开国以来“最大地方官”。但毛文龙驻守的东江镇,却并非在袁崇焕的管辖体系内。也就是说,毛文龙并非袁崇焕的直接下属。

《大明律》在这一条上更有明文:凡京官及在外五品以上官有犯,奏闻请旨,不许擅问。

这也就是说,就算毛文龙的罪状,状状都是事实,袁崇焕的合法做法,也只是“奏闻请旨”,连“擅问”的权力都没有,更不要说登上岛去一顿数落,数落完了直接杀人。

所以,综合这一条说,袁崇焕登岛处决毛文龙,本身就是大错。这个错,袁崇焕在处决毛文龙后,也是十分认账。在给崇祯帝的奏折里也认真检讨:“文龙身为边镇大帅,非臣所可以擅自诛杀者”。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明明袁崇焕杀不了毛文龙,可袁崇焕上岛之后,却能轻松将毛文龙捆绑,然后当场处决,并没有遭到任何反抗呢?

而在《明季北略》里,毛文龙受死前,袁崇焕与毛文龙的最后几段对话,应当是直接答案。

当时袁崇焕在岛上勃然变色,下令拿下毛文龙,且历数毛文龙的“十二条大罪”(多数都是有争议甚至污蔑)。此时毛文龙还非常淡定,冷冷回答说“督师惟恃节制,何得杀我?”也就是你的权限杀不到我。可袁崇焕接下来一句话,却叫毛文龙瞬间没了脾气——“今日非本部院意,乃是上旨。”误以为这是崇祯旨意的毛文龙,这才彻底心灰,随即向西面北京方向叩拜,而后淡然受死。

也就是说,直接原因是,袁崇焕把杀毛文龙的决定,当场甩锅给崇祯,这才叫毛文龙上了当。但问题是,为什么在连圣旨都没有的情况下,毛文龙就上了这个当,淡定受死了呢?

更深的原因,却在毛文龙的奏报上。

早在袁崇焕上岛前,毛文龙就预言了自己的命运,《东江疏揭塘报节抄》记载,他给妻子的信里就哀叹“外有强敌而内有公卿,必死不久”。这句话,才是他真正的死因。

自从当年在辽东战场上愤然一吼,率领明朝残兵拓展后方,打下东江根据地起,之后八年的毛文龙,一直处于苦战阶段。看上去他辖下的东江镇,兵马人丁十分兴旺,还做起了商贸生意,但身处后金背后,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断粮缺弹药都是常事。偏偏他专镇一方,又犯了朝中文官们的忌讳,从建工沙场的第一天起,各种弹劾就雪片般飞来,诸如他“克扣军饷”“贪污腐败”“通敌”之类的黑料,早就被明朝言官喊了无数遍,也被毛文龙驳了无数遍。

所以,早在崇祯元年时,毛文龙就感叹“诸臣无心除奴(后金),只是一门心思要除臣”。这一刻,不幸应验。那时的他,就已经心灰意冷。被袁崇焕宣告罪状后,更是心寒。

毛文龙之死,
表面看死于袁崇焕之手,其实,却死于明王朝病态的政治,还有那病态政治造成的党争恶风。

毛文龙死后,东江镇动乱频发,最终彻底沦陷,没有后顾之忧的后金八旗,从此放心大胆入塞劫掠,加剧明朝亡国前两线作战的困局。苦果,终于是大明朝自己尝。


我们爱历史


袁崇焕杀毛文龙一事,近年来是争论不断。有人说毛文龙嚣张跋扈,危害一方,该杀,也有人说袁崇焕滥用职权,擅杀朝廷命官,有通敌卖国之嫌。但是也许大家没注意,毛文龙和袁崇焕都有皇帝御赐的尚方宝剑。


《明史》中记载:“赐尚方剑,以便宜诛赏。总兵不用命,立夺其帅印,简一副将代之。监司、副将以下,悉以尚方剑从事”。由此可见,尚方宝剑可以斩杀总兵以下的官,而总兵,只能夺去他的帅印。


天启三年二月,明熹宗赐毛文龙尚方宝剑,崇祯二年,崇祯皇帝赐给袁崇焕尚方宝剑。毛文龙官至一品,而袁崇焕只有二品。从理论上来讲,即便毛文龙没有尚方宝剑,以他的官职,袁崇焕也是不能够杀毛文龙的。



但是,袁崇焕必须要杀掉毛文龙,毛文龙曾是一个混混,靠着人际关系登上高位,虽兵权在握,但也称霸一方,被称为“土皇帝”,他极其贪财,平定辽东之时,曾虚报十八次大捷。袁崇焕知道,毛文龙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所以必须杀掉毛文龙,其实是想以此在军中立威。至于两把尚方宝剑,由于崇祯是当权者,所以袁崇焕的这一把效力是大于毛文龙那一把的。


历史密探


明朝规定:凡京官、及在外五品以上官有犯、奏闻请旨、不许擅问。袁崇焕肯定没有权利杀毛文龙。但是,人家袁崇焕会忽悠!

首先,“矫诏”!袁崇焕绑了毛文龙,宣布他的“十二斩罪”。然后,把尚方宝剑当成崇祯给他的旨意:"我今天杀毛文龙是为了整顿军纪。将领中间有和毛文龙一样的,都要杀了他们。我不能成功的话,请皇上也像杀毛文龙一样杀了我。"

《明史·袁崇焕传》“臣今诛文龙以肃军。诸将中有若文龙者,悉诛。臣不能成功,皇上亦以诛文龙者诛臣。”

这个“尚方宝剑”代表的旨意是什么?袁崇焕给的暗示就是“崇祯要他杀毛文龙”。毛文龙自己理解尚方宝剑代表的意思,也是“崇祯让袁崇焕来杀他”!皇帝既然都赐给袁崇焕尚方宝剑来杀他了,他也就无话可说了。

其次,毛文龙的屁股也不干净。所以,听了“十二斩罪”以后,他说不出话来,只是叩头请免他一死。

《明史·袁崇焕传》:文龙丧魂魄不能言,但叩头乞免。


最后,当一个高级别的文官,宣布斩将的时候,大家也是懵逼的状态。但是,当时毛文龙已经磕头求饶了。而其他人的级别又不够,没法阻止袁崇焕。所以,毛文龙被杀了!

等毛文龙的死讯传到崇祯这里的时候,崇祯非常震惊!但是,崇祯想到毛文龙既然已经死了,还要靠着袁崇焕,所以就以赞扬的态度下诏书褒奖袁崇焕。不久,崇祯又传旨公开毛文龙的罪行,用以稳定袁崇焕的心。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按制度是不能杀的,袁崇焕冒着犯法的危险杀毛文龙完全是利益冲突以及袁崇焕极端自私果敢的结果。1,袁崇焕的5年平辽承诺直接敢忽悠皇帝2,孙承宗得势,袁以守为战讨好孙,送3000两银子给孙祝贺。孙失势后袁又全面支持宦官政策3袁地位稳固后已是辽东军阀贪官的代表,保持满清不灭,获得朝廷利用价值跟军饷是他的根本。毛对满清的攻击分化已经让满清踏进了崩溃的边缘,袁不果断诛杀毛文龙将会让这种平衡彻底打破


sungeoZ


可以参考我的这篇文章《为何二品袁崇焕杀了一品毛文龙,崇祯没有追究,在于袁崇焕又此物》,其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在拜读明朝历史的时候,也许许多人会认为袁崇焕不死,满清就不能入关。虽然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崇祯杀袁崇焕是否是出于对袁崇焕的怀疑,其实这是需要思考的,因为毕竟如果袁崇焕一直刚正不阿的话,崇祯帝不敢轻易就处死袁崇焕,而袁崇焕之死离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毛文龙。

当年袁崇焕诛杀毛文龙时,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就是毛文龙官比他大,当时袁崇焕是二品,而毛文龙却是一品大臣。所以说袁崇焕在没有取得朝廷的同意之下,私自处死了大明的一品官员。袁崇焕这种做法,无疑使得朝野震惊,也就各种说法都会有,袁崇焕从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失去了崇祯的信任。

并且袁崇焕诛杀毛文龙,其动机不纯,要知道毛文龙在当时开辟了东江根据地,这个从战略上来说牵制了大量金军,极大缓解了大明的压力,因为有毛文龙的存在,后金不敢倾巢而出去进攻大明。而毛文龙一死,最可悲的莫过于其手下十几万军民都投靠了后金。而后金也没有后顾之忧了,把全部的兵力都用于侵扰大明。

但是当年袁崇焕为何杀得了毛文龙,而且崇祯最后没有追究,原因就在于袁崇焕拥有御赐的尚方宝剑。当时袁崇焕就是依靠这把尚方宝剑来号令部将诛杀毛文龙的,也就是说这把剑代表着崇祯旨意,所以也就没有人反对。并且在上报崇祯的时候,也是列举了毛文龙十二条罪状,其中包括欺君之罪,以及通敌。所以崇祯无凭无据就没有追究,但是崇祯有疑心是一定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毛文龙也有尚方宝剑在手,作为战绩辉煌的一名战将,毛文龙的东江镇受到了朝廷的认可,赐了毛文龙尚方宝剑,封为一品大将。所以如果毛文龙不死,其实辽东的局势是很预测的,或许毛文龙不死,也就没有后来的袁崇焕被凌迟了吧。历史就是如此,冥冥之中似乎都有安排。


袁崇焕当年诛杀毛文龙,其实是有私心的,动机是不纯的。但是最后袁崇焕也间接的因为诛杀毛文龙而死,不由的令人感叹。若是大明可以内外一心,区区三百万人的满清何足惧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