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時隔684天,榮耀再次帶來Magic新品,和兩年前相比,榮耀CEO趙明在聚光燈下站的更加從容。趙明的從容是有理由的,IDC數據顯示2018Q3季度包含榮耀的華為總出貨量5200萬臺,同比增長32.9%,市場份額增長至14.6%,這強有力的數據大部分出貨的功勞都在榮耀。而另據數據顯示在整個2018上半年在全球手機飽和、出貨量下滑的背景下,榮耀仍然逆勢上漲32%,不少人會好奇榮耀憑什麼,我想Magic2或許能給我們答案。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兩年前的12月16日榮耀首次帶來以未來科技為定義的Magic手機,八曲面玻璃和人工智能在今天看來雖不算什麼,但在當時Magic更像是盜取天火的普羅米修斯一樣向未來盜取黑科技為消費者帶來震撼。684天后的榮耀Magic 2,AI依舊是它的主打,但人工智能卻早已今非昔比。再加上麒麟980的加持,滑蓋結構的ID設計和時下火熱的屏下指紋,這些都讓Magic2極具看點。而對全面屏的不懈追求和彩色背殼的深入探索,更是幫助榮耀Magic2在發佈僅10天后的雙十一戰場成為4000-5000價位段的安卓手機銷量冠軍。

ID設計:滑屏結構助力屏佔比提升

從劉海屏到水滴屏,從升降攝像頭到雙軌潛望,手機廠商對屏佔比的追求從未停歇。追求更大的、甚至接近100%的顯示面積是手機廠商和用戶的共同祈盼。而在追求過程中前置攝像頭和眾多傳感器一直是屏佔比繞不開的坎,手機廠商更是各出奇招的安置這枚手機自拍剛需的硬件設備,作為滑屏三劍客之一的榮耀就拿出了自研的蝶式五軌滑屏結構。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在蝶式五軌滑屏結構中,其中四個滑軌為相互嵌套結構,這個結構設計可以是保證手機上下兩部分結構銜接更緊密、牢靠,同時也能降低各段滑軌之間承擔的壓力,保證使用壽命。而第五軌微型輔助滑軌則通過助力的方式保證結構滑動時的順滑體驗,不會出現上下兩部分因為結合過緊難以推動或是兩部分結合過鬆而滑動鬆垮。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滑屏結構是一種全新的產品形態,目前也只有榮耀Magic2、小米Mix 3和聯想Z5 Pro採用這樣的產品形態,但三者使用的滑屏技術卻各不相同。也正是在這種產品形態下得以保證榮耀Magic2可以將一塊6.39英寸無任何開孔的AMOLED屏幕嵌入其中,而正是這塊無開孔的屏幕和超窄邊框的作用下,Magic2才得以保證了超過93%的屏佔比。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Magic2的屏幕供應商雖不是三星,但國產京東方的屏幕調教與整合技術同樣表現出了不錯的水準。403ppi的屏幕像素密度、1670萬色的屏幕色彩,高達108%的DCI-P3廣色域,使得Magic2這塊屏幕的細節豐富,顏色柔順舒適,即便是在對比度較強的圖片中也沒有刺眼感。在屏幕的響應速度上,經過慢動作視頻的檢測,屏幕切換也毫無任何拖尾情況,而這正是一塊優秀的屏幕和超高的硬件性能所共同決定的。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此外,滑屏是為更高的屏佔比在常規形態下隱藏攝像頭,但在這裡Magic2顯然做的更多。榮耀為Magic2搭載了3D仿生感光技術(類似於3D結構光和Face ID)的面部識別,但只有頂級的8+512的3D感光版才會搭載。3D仿生感光技術的面部識別最大的特點是能達到安全支付等級,而Magic 2的搭載也是目前行業裡唯一一個既搭載了屏幕指紋又搭載3D結構光的真全面屏手機,榮耀所下血本可見一斑。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在用戶關注的下巴問題上,雖然榮耀沒有公佈具體的屏幕封裝方式,但目測Magic2採用的是COF封裝,而經過和已經公佈過下巴尺寸的OPPO R17對比判斷Magic2的下巴要比R17更窄一點,做到了3.95mm。目前隨著國產手機的COF封裝越來越成熟,這種屏幕封裝和COP封裝的尺寸差距也是越來越小,榮耀的3.95mm也是目前COF的極限尺寸,所以可以說Magic2的下巴尺寸控制的還不錯。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另外在背部配色的深入探索上也是榮耀一貫的特點,這次Magic 2帶來了漸變紅、漸變藍和漸變黑三種色彩。而背部的鍍膜工藝更是採用了光學納米級的真空鍍膜技術,它可以精準的控制光線在每一層鍍膜上的傳播路徑,穿過波浪紋理膜片產生衍射干涉和折射,從而在漸變的背景色上達到酷炫鏡面視覺效果。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滑屏是一個有趣的產品結構,媒體與廠商都將其解讀為解壓神器,也有人對其解讀為節奏大師,來規避這種額外的機械結構為用戶帶來的操作負擔。總的來看Magic2的產品設計,雖然也是滑屏但我們能清晰的看出榮耀為幹掉異形屏、提升屏佔比的決心。此外高素質的屏幕搭配高顏值的漸變色背殼讓Magic2得以受到更多年輕人的喜愛。但Magic2也並非完美,由於滑屏結構的搭載勢必影響了手機的整體厚度,8.3mm的厚度比大部分的時下流行的水滴屏手機稍微厚不到1mm,這樣細小的差別基本上不影響手感,但厚度問題也從NEX到Find X再到滑屏三劍客這類嵌入式機械結構手機的共同面對的課題。而在這方面榮耀Magic2在滑屏結構中將厚度做到8.3mm,可見在結構設計上還是下了一番功夫。

此外目前Magic2的滑屏邏輯是激活YOYO而非前置攝像頭,這邏輯比較奇怪,當然榮耀Magic2主要推廣YOYO的目的還是讓人理解的。另外,我看到網上有人在滑屏設置界面是可選激活YOYO還是激活前置攝像頭的,但我的設置界面卻不是,這也可能是系統版本的原因。未來的滑屏手機什麼樣,我們不妨放肆的腦洞一下,當你想打電話時劃開就是撥號界面,想自拍劃開就是前置攝像頭,有電話進入時劃開就能接聽,這是不是就是未來的人工智能?

新技術:智慧生命體是真智能?

作為宣傳重點,趙明在發佈會時曾花大篇幅介紹它全新的智慧生命體YOYO。AI在手機領域的應用已經越來越純熟,無論是真場景還是偽需求,如果你手機要沒個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域或技術,那你一定是落伍的。我們常見的語音助手最早出自於蘋果的Siri,而在這方面下功夫最深的卻要屬三星的Bixby,現如今榮耀拿出自己的解決方案智慧生命體YOYO。在我看來榮耀通過核心技術、獨家功能和自家7nm AIE芯片扯開市場一道缺口獲得市場的認可並非不可能。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要說榮耀Magic2的智慧生命體YOYO則和其他語音助手比確實在AI智能場景應用上獨具優勢。

首先和傳統語音助手相比它的喚醒方式多種多樣。我們經常遇到一些場景不方便做一些特定的操作,而有些只是單純的操作習慣不同,你覺得順手的操控我未必覺得順手。為了適應更多的適用人群,榮耀為YOYO帶來多達5種的喚醒模式,有些郭老屍用起來得心應手,而有喚醒方式的設置我也覺得奇怪,我想這或許說明那些新奇的操控方式只是不適合我而已。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在喚醒方式比較好用的方式是滑屏喚醒、屏幕左下角向上滑動喚醒和語音喚醒,但這裡有個有趣的點是Magic2左下角上滑喚醒的操作和一般安卓手機手勢識別的返回手勢相同,而Magic2的返回手勢是在屏幕左下角向右滑動。如果你是用慣了其他安卓手機的用戶,你可得好好適應一段時間。至於語音喚醒還是比較給力的,無論是喚醒還是日常的語音控制識別速度和準確度都能接受。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其次除了喚醒方式多樣,YOYO另外一個特技就是學習能力。以往不少自稱搭載AI的手機總在宣傳時說“越用越聰明”,但這種通過大數據優化算法的方式短時間內很難看出效果,甚至有的手機AI究竟是否真有效果都存疑。而YOYO不同的是你可以手把手的教他,當你喚醒YOYO後,只需要說“跟我學”或“我要教你”XXXX的觸發詞,你就能讓YOYO按照你的指示反饋對應的內容。此外在深度學習上,YOYO也是可以根據自然語句的培養,而越用越順手。

比如你可以針對你習慣的自然語句,錄入幾個手機功能。你可以說“這段話你能不能翻譯”,也可以說“給我翻譯下”等等,以後你在需要智慧視覺中的翻譯功能時,就能更為得心應手。再比如你也可以設置“搞個氣氛”,然後手把手教它打開音樂APP放一首浪漫歌曲,怎麼樣只要不是單身狗別說你用不到這功能。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總的來看,這次Magic2的智慧生命體YOYO,可以說是另闢蹊徑的從學習和喚醒等角度出發,給人以耳目一新的使用體驗。但要說YOYO要有多智能、多黑科技還為時尚早,畢竟這只是YOYO的1.0版本,而作為競爭對手的Bixby在1.0版本時甚至不如YOYO,所以對於如初手機AI的YOYO我們理應給它更多包容。與此同時我們還是從YOYO身上看到了不少榮耀認真的態度,隨著智能手機的下半場之戰語音助手成為除了拍照AI的重點應用場景,而在這方面不少手機品牌只是保證有,而只有以榮耀、三星、vivo為首的幾家廠商才會將研發重點放置在此,這也充分體現出了他們對未來手機行業的判斷。

硬件:全球首款7nm芯片加持

作為榮耀旗艦,Magic2的硬件自然對得起旗艦二字,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這顆全球首發的SoC,麒麟980。這顆芯片是在今年IFA上和華為mate20、榮耀Magic2一起發佈的,它採用了2+2+4的設計方案,大核和中核是基於A76,區別是前者主頻2.6GHz後者1.92GHz,小核則是基於A55主頻1.8GHz。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可能你會問,為何不用常規的四大四小,而是分出兩大、兩中和兩小?這是基於資源調配的考慮而對用戶的需求和性能匹配進行細分。大核性能強勁但功耗大,更適合需要消耗更多資源和性能的大型遊戲、軟件;中核性能尚可,可用於社交、通信;而小核雖然性能一般但功耗小,更適合待機、聽音樂等輕度使用場景。此外華為還自研的Flex-Scheduling技術,採用AI智能的預測和調度機制,就是通過判定應用功耗而將SoC做如上的三級調度。更細分的核心帶來了更合理的資源分配方式,自然在功耗上也會降低。所以麒麟980得以比上一代麒麟970的性能提升了20%,但功耗降卻低了40%。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除了CPU,麒麟980的GPU也得到了升級,GPU麒麟980搭載了Mali-G76,這個GPU對遊戲的幫助很大。此外榮耀Magic2不僅搭載了更高效的GPU,還搭載了嚇人的GPU Trubo以便追求更強的遊戲性能。而AI方面,麒麟980搭載的寒武紀1A的優化版芯片,採用雙了NPU架構,不僅識圖速度比麒麟970提升120%,在智慧生命體YOYO的底層支持上,以及拍照場景識別技術上都有更好的支持。

除了麒麟980,郭老屍拿到這款榮耀Magic2在硬件上採用的8+256方案,如此頂級的配置自然在日常使用中應對任何使用場景和大型應用都毫無壓力,尤其是榮耀Magic2還推出了“性能模式”以保證大型應用的使用體驗。雖然我們都知道跑分不能代表一切,但為了用事實說話郭老屍還是對榮耀Magic2進行了跑分測試,但和以往不同的是Magic2的跑分分為普通模式和性能模式兩檔。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非性能模式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性能模式

從兩次跑分我們能清楚的看到,是否開啟性能模式對跑分數據影響巨大,非性能模式時榮耀Magic2的跑分成績27萬左右。一旦開啟了性能模式,榮耀Magic2就像脫韁野馬,成績直飈30萬,排名第三。更有意思的是我們能從數據中發現排名前四的4款手機均為華為系,而且都是搭載這顆7nm SoC的麒麟980。

對於普通模式和性能模式兩種設置,郭老屍可以斷定榮耀目的是通過兩種模式的切換來達成功耗降低,畢竟在日常使用場景中普通模式已經完全夠用,而只有在進行大型遊戲時,用戶才會對性能有更高的要求,這才是性能模式的核心所在。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在面對遊戲時,郭老屍使用KFMARK對《絕地求生 刺激戰場》進行了測試。雖然郭老屍把遊戲畫面全部的設置都調到了最高,在遊戲體驗時還是絲毫體驗不到卡頓、掉幀等明顯的不適感。由於運行大型遊戲時手機會自動打開性能模式,所以在遊戲幾分鐘後就能明顯感受到手機發熱,但Magic2在8+512的頂配版本中搭載了石墨烯散熱技術,有比較好的熱傳導,發熱情況相信會比郭老屍手中的8+256版本更加出色。此外即便是我手中的8+256版本機身發熱溫度也尚能接受,並沒有出現某旗艦手機吃雞時燙手的情況。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在使用KFMARK測試時,我們能看到平均幀率基本上能維持在39幀左右,頻率波動僅在1幀左右,遊戲過程中有兩次明顯的降頻,但遊戲裡都沒有體驗出來。其實遊戲中降頻是個很常見的事情,郭老屍曾用多款驍龍845手機測試KFMARK這款軟件,在測試時均出現了降頻情況,可以說目前還未發現一款吃雞時不降頻的手機。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除了遊戲性能,還有值得一提的就是屏下指紋。雖然屏下指紋已經不是什麼新鮮技術但用在滑屏形態產品上榮耀Magic2還是頭一家,聯想Z5 Pro是第二家。限於屏幕結構原因,作為滑屏三劍客的小米MIX3到上市都沒有解決滑屏形態屏下指紋的技術壁壘。滑屏屏下指紋的難點在於指紋識別模塊的定位和指紋存儲,就連友商聯想手機掌櫃常程都坦言目前掌握這項技術的只有榮耀和聯想。

雖然榮耀並未公佈Magic2採用的哪家的屏下指紋解決方案,但互聯網還是有無法得到證實的消息指向Magic2的屏下指紋採用的是匯頂科技的解決方案。匯頂科技也是目前最成熟的屏下指紋方案供應商,此前伴隨著vivo的屏下指紋手機一路成長至今,目前已經迭代到第四代,也是公認最穩定的屏下指紋解決方案。經過測試Magic2的無論解鎖速度還是解鎖準確度都屬上乘,此外再搭配上前置的3D仿生感光技術(只在8+512GB版本中搭載),可以為用戶帶來多種安全的手機解鎖方案。

除此之外,榮耀Magic2在續航上為用戶帶來了一塊3500mAh電池,這塊電池的續航時間雖然表現中規中矩,但搭載了自研的40W安全超級快充給榮耀Magic2在續航上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體驗。

拍照:首次搭載超廣角鏡頭

說到榮耀Magic2的拍照功能,用喜憂參半描述最為恰當。因為本次Magic2並未把畫質提升作為主要目標,而是在保證畫質的基礎上把主要目標放在了超廣角鏡頭的運用上,從而讓手機拍照擁有了更為全面的使用場景,可以拍下很多以前手機無法拍下的場景,帶來更多樣的玩法。與此同時,AI智能場景識別也可以在用戶拍攝不同景物時進行專項優化。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從硬件上來看,這次榮耀Magic2帶來的後攝採用了三攝方案,後置的三個攝像頭分別1600萬像素彩色攝像頭、2400萬像素黑白攝像頭和16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多一顆攝像頭帶來更多樣的玩法和使用場景,這顆全新的超廣角鏡頭擁有117°的拍攝角度,17mm焦距和F2.2的光圈。而增加了超廣角鏡頭不僅在合影時可以收納更多人,即便日常拍攝也能體驗鏡頭畸變的獨特效果。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此外榮耀還是有良好的攝像頭調教。在實際拍攝中的體驗中,給我感受到的是榮耀Magic2在控噪能力還是表現不錯,即使在相對光照度較弱的情況下榮耀Magic2也能帶來拍照效果仍然可以接受。此外榮耀Magic2有獨立雙NPU芯片加持,可以為用戶帶來智能場景識別功能,在主流的拍攝場景中無論你對著任何人或物拍攝,Magic2都能識別出對應的拍攝場景,並對其進行針對性優化。

但Magic2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拍攝速度不算快,不支持光學防抖,所以在和麒麟980、智慧生命體YOYO比起來,拍照真的不算榮耀Magic2的專長,當然自拍除外。下面是我簡單拍攝的幾張照片,無任何裁切和後期,為你還原一個真實的榮耀Magic2。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寫在最後:Magic2是一把開啟未來科技的鑰匙

經過684天的閉關修煉,榮耀帶給了我們什麼這點值得思考。這款由神秘的華為2012實驗室推動的產品,可以說是頂級硬件和前沿軟件結合的產物。而智慧生命體YOYO的搭載讓Magic2更像是一把開啟未來科技的鑰匙。作為榮耀史上最貴的手機,無論是Magic2所搭載的7nm麒麟980,還是93%的全面屏,再或是蝶式五軌滑蓋結構、後置超廣角鏡頭都讓這款手機顯得物有所值。

榮耀Magic2除了滑屏和麒麟980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AI一直是榮耀持續向用戶傳達的核心理念,這次Magic2的發佈趙明更是用絕大部分時間介紹了YOYO。其實不僅榮耀,從驍龍660到驍龍845,每一家手機廠商在選用SoC時都會選擇搭載AIE的處理芯片,這是因為面對人工智能的大勢任何人都不敢掉以輕心。但令人遺憾的是雖然手機廠商都會用搭載AIE芯片的SoC,但實際上卻只用到它AI場景識別、手機語音助手等簡單的、具有現成解決方案的功能。而像榮耀一樣深入搭載雙核NPU芯片,不僅深入挖掘手機的AI應用,甚至目標是將YOYO打造成陪伴機器人一樣的手機廠商少之又少。雖然目前YOYO只是迭代了第一代,仍然有一些待完善的細節,但我們已經看到了榮耀的野心,至於未來榮耀在AI領域能走多遠,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