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地鐵沒讓座被猛踹:誰教孩子被打時這麼乖?

男孩地鐵沒讓座被猛踹:誰教孩子被打時這麼乖?

近日看到一則新聞,我的心被猛烈撞擊了一下。

南京地鐵上,一中年男子給老人讓座後,開始質問旁邊一位十七歲男孩,為什麼不讓座。

男子叫囂聲稱:“我比你大。”

“讓你蹺二郎腿,腳尖還對著我!”

接著,朝男孩胸口猛踹。

一時引起眾人指責:

“他也買票了,他憑什麼一定要讓座?”

“讓座是情分,不讓是本分,不要搞道德綁架!”

這位男子看引發眾怒,氣焰一下滅了,跟被踹男孩道了歉。

乘客拍下視頻,給男孩並鼓勵他報警。然而,男孩最終沒有報警。


男孩地鐵沒讓座被猛踹:誰教孩子被打時這麼乖?


圖源:視覺中國

作為一名媽媽,看到男孩在暴力言行面前,不還口、不還手、不求助,乖乖坐著的樣子,真是又心疼,又氣憤!

如果我的孩子被人這樣踹,我大概會瘋掉,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不知道男孩的家人看了這段視頻,心裡是何感受,會不會像我一樣,感到無比的難過和憤怒。

十七八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為何孩子沒長出應有的“獠牙”。


男孩地鐵沒讓座被猛踹:誰教孩子被打時這麼乖?


圖源:視覺中國

  • 被欺凌者,有一個共同點。

最近熱播電影《悲傷逆流成河》中的女主角易遙,也是一個在被欺凌中長大的孩子。

易遙從小生長在單親家庭中,做按摩女的母親,對她常年沒有好臉色,動輒打罵。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易遙也養成了自卑、膽小的個性。

由於母親的疏忽,客人使用了易遙的毛巾,導致易遙染上了婦科病。

她不敢告訴母親,偷偷去小診所治病,被同學發現,並大肆宣揚。

婦科病成了易遙“被輕視被欺凌”的理由。

同學們使用最惡毒的語言來侮辱易遙,大冬天往她身上潑冷水,往她盤子裡倒剩飯,往她身上潑墨水,頭上粘口香糖。

甚至,同學的意外墜樓的責任,都被推到了易遙身上。

易遙無從應對,為證清白,選擇自殺……

你以為這些都是電影嗎?不,這些事件,每天都在真實世界裡上演著。


男孩地鐵沒讓座被猛踹:誰教孩子被打時這麼乖?


圖源:視覺中國

2018年9月11日,一則校園暴力視頻在朋友圈傳開。

長沙一中學一名男生被三個穿校服的同學毆打,長達3分鐘的視頻中,男孩跪在地上,毫不反抗。

然而,從被打到視頻傳開,已有1個月時間。期間,被打男生從未將事件告知家長和學校。

2016年4月27日,山西一學生在網吧被同學拳打腳踢,後又拖到小花園,棍棒交加,持續毆打4個小時而慘死。

此前,這個學生就幾乎天天被這幾名同學毆打,勒索錢物。因為沒錢,還被這幾名同學逼著去網吧打工賺錢。

在他長期被欺凌的期間,他從未向任何人求助,直到他被活活打死,學校和家人才知曉。

類似的新聞層出不窮,大多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被欺凌的孩子,大多都像一隻小綿羊,不知反抗,更不知求助。

  • 面對欺凌,別後退,身後是懸崖。

俗話說,兔子急了還要咬人呢!我們的孩子,為什麼在面對欺凌時,會如此軟弱呢?

在小區看過這樣一個事例。

一個小女孩在盪鞦韆,小男孩衝過來,二話不說就把她推下去了。小女孩摔在地上,痛得哇哇哭。

女孩媽媽聞聲趕來,問了事件緣由,抱著女孩安慰了一番,說:“好了好了,我們不哭了,多大點事,他要盪鞦韆就讓給他先蕩,我們去玩蹺蹺板吧。”

女孩壓抑了自己的委屈,跟著媽媽去玩蹺蹺板,但情緒始終不高。

我們常常教育孩子要有禮貌,要謙讓,不和小朋友打架,但卻忘了教孩子,當別人侵犯他時,他該怎麼辦?

回憶一下,以下的情景是否非常熟悉?

當孩子喜愛的玩具,第一次被小夥伴搶了,他條件反射地搶回來時,你是否制止了?

當孩子被別的小朋友打了,他伸手要打回去時,你是否攔住了?

當孩子與親戚家孩子發生衝突,明明是對方錯了,你是否也寧願委屈自己的孩子,不去計較?

孩子最原始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行為,就像是狼剛長出的牙齒,而我們為了把孩子教育成一個“不惹麻煩”的人,生生地把孩子自我保護的“獠牙”給拔光了,卻忘了給他保留一件武器。

當孩子被推下鞦韆時,應該責令推人的小孩過來道歉。

讓孩子知道,他不應該被隨意侵犯,犯錯的人,要來承擔責任。

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他身後有人在支持他,保護他,當他需要時,可以隨時來求助。

當孩子的玩具被搶了,應該讓孩子自己去告訴搶玩具的小孩:“這是我的東西,沒有經過我同意,不能拿走!你必須還給我!”

告訴孩子,你應該捍衛自己的物品,別人無權隨便從你手中拿走,尤其是在未經你同意的情況下。

當孩子無端被打時,告訴孩子,你可以還手,但你也可以嘗試剋制自己,先去警告對方。

如果雙方力量懸殊,你就要果斷求助父母或老師。

教育孩子有教養、學會謙讓都不是錯。

但任何謙讓與包容,都應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


男孩地鐵沒讓座被猛踹:誰教孩子被打時這麼乖?


圖源:視覺中國

我們不希望孩子是個睚眥必報的小人,也不主張將一件小事無限放大,但我們更不願看到孩子遇到衝突和糾紛時,只會忍讓,只會退縮。

我們應該教孩子如何用正確的方式應對、解決這些衝突。

孩子,你不能默然無語地忍受那一切,不能給自己找退路,因為很多時候,身後就是懸崖。

  • 獠牙,用來防身,而非吃人。

別被逼到牆角時,才露出你的獠牙;但也不必時時張著嘴,作出要吃人的樣子。

你的“獠牙”應是讓你用來保護自己的,而非用來吃人的。

親戚家的兩個女孩,都相當彪悍,與小夥伴打架,從來不吃虧。

在她們很小時,與小朋友發生了衝突,哭著回家求助,媽媽會推她們出去:“被打了只會哭,以後有什麼出息?誰打你的你自己去打回來,不打贏別回家。”

一副虎媽做派!

被推出門的孩子,只好哭著跟打了她的孩子“拼命”。

慢慢地,只要遇到衝突,兩姐妹就會“以暴制暴”,姐妹倆“不好惹”的名聲也傳開了,沒人敢再招惹她們。

同時,也沒人願意跟她們一起玩了。

以暴制暴,很容易讓孩子從受害者,走向施暴者;也會讓其他孩子不敢再接近她。

而一旦遇到真正歹毒的壞人,冒然地“以暴制暴”只會讓孩子受到更大傷害。

這個媽媽的錯誤在於,她沒有教孩子在剋制自我與以暴制暴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而是將每個小摩擦都無限放大,並用粗暴的方式去解決。

當孩子被打時,應該先問明原因,首先要了解引發衝突的點在哪裡,讓孩子先明白,孰是孰非,而非不分青紅皂白,就推孩子出去打架。

查明原因以後,才能確定如何在息事寧人、要求道歉、找對方家長、“打回去”甚至報警之間,找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

家長要給孩子提供的,永遠是正確的態度和應對方法,絕非情緒。

不要讓孩子活成一隻軟綿綿的小綿羊,任人欺凌;但也別讓孩子活成渾身是刺的刺蝟,令人不敢接近。

孩子更應該像一隻聰明的小猴子,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總有很多方法去解決眼前的衝突和處境。

  • 懂得保護自我的孩子,最強大。

雖然我們能告訴孩子很多道理,但現實世界,仍存在很多不講理的事、不講理的人。

遇到這樣的人,不要說孩子,就算是成人,又有什麼好辦法呢?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教孩子強大自我,保護自我。

該怎麼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呢,試試下面這5招!

1. 力量,是最強的武器。

在學校受欺負的,往往是身材弱小的孩子。施暴者不用擔心對方的反擊。

所以,多帶孩子鍛鍊身體吧,結實的身體,強大的力量,會給孩子帶來膽量和信心。

也可以帶孩子學點簡單的防身術,空手道,跆拳道,操練起來。

2. 朋友,是最好的幫手。

避免校園暴力,多交朋友是最好的方法。現實中,很多被欺凌的孩子,平常都形單影隻,身邊若有一群好友相伴,被欺凌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

3. 反抗,是最有效的震懾。

在面對欺凌時,應大膽地表明立場和態度:“你這樣是不對的!你不能這樣對我!”

或者大聲警告:“你再欺負我一次,我就報警!”

在遭受欺凌時,要懂得聰明地反抗。否則,一步讓,步步讓。

4. 逃跑,是最聰明的策略。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你的抗議和警告,對於垃圾人永遠都沒有用。

如果對手既強大又殘暴,孩子,最好的一招就是,先跑掉再說。秋後算賬,不丟人。

這是最直接、最及時地避免自己受到傷害的方式。

5. 求助,是最實用的技巧。

壞人最喜歡你沉默無語,最怕你大肆喊叫。

受到欺凌時,要學會向家長、老師、警察,甚至周邊最近的成年人尋求幫助。

孩子的性格,跟家庭的氛圍和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很大關係,給孩子一個寬鬆友愛的家庭環境,孩子自尊自愛,面對欺凌時,才有信心求助,才有勇氣反抗。

民間有句經典諺語,不惹事,也不怕事。

願所有的孩子,都心存善良,身有力量,不主動挑起事端,但也不懼怕別人挑起事端,做一個溫和又帶刺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