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自鴻:“柔性+”將會引起人機交互萬物互聯的最終實現

刘自鸿:“柔性+”将会引起人机交互万物互联的最终实现

【獵雲網(微信號:)北京】12月3日報道

柔宇科技創始人兼CEO劉自鴻,在由《中國企業家》雜誌主辦2018(第十七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表示,柔性科技是全新的人機交互平臺,改變的不只是顯示和傳感本身,而是萬物互聯當中最基礎的人機交互方式。

劉自鴻還稱,今天萬物互聯還遠遠沒有成熟,因為沒有數據的輸入和輸出口,很多東西不是方方正正的,是柔性的。回頭看從PC到互聯網,再到移動互聯網,未來最重要的結點就是萬物互聯。而“柔性+”將會引起人機交互萬物互聯的最終實現。

劉自鴻還從三個故事分享柔宇科技過去六年從0到N+的過程。一是從0到1的故事,從一個創意到一個技術的驗證成功;二是從1到N,有了技術之後,怎麼實現大規模產業化和量產;三是有了這樣的技術之後,怎麼實現大規模的應用,也就是從N到N+的故事。

以下為劉自鴻在2018(第十七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的演講整理:

很高興今天來到這裡跟大家分享柔宇過去六年從0到N+的過程。我分享三個故事。

第一個是從0到1的故事。從一個創意到一個技術的驗證成功;第二個故事是從1到N。有了技術之後,怎麼實現大規模產業化和量產。第三個故事是有了這樣的技術之後,怎麼實現大規模的應用,也就是從N到N+的故事。

柔宇最開始要做的事情是行業裡完全沒有參考的事情,因為以前沒有哪家公司在做。

我們很早以前有一個創意,認為所有的顯示技術不應該方方正正,應該把便攜和大屏結合到一起,電視機、電腦、手機結合在一起就非常方便,做成其他的形狀可能有更廣泛的應用,所以從創意開始想著怎麼實現它。

2012年成立公司,我們專注於這個使命,通過柔性技術創新讓人們更好的感知世界。創立時候的使命非常明確,今天也沒有改變。

為了實現這樣的技術,從0到1是最困難的一段時間,當你沒有任何參考的時候,你所面對的未知是巨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也是巨大的,你要足夠多的人相信這個事情,有足夠多的資源去支持。

我們從三個人開始奔著這樣一個使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成長到現在差不多2200多個人;從很小的天使投資開始,到現在六輪風險投資。

2014年,大家不知道柔宇是誰,也沒有人關心柔性顯示的技術會不會成功,會不會有用,很多時候聽到的反饋是這個技術30年、50年(才會實現),科幻電影看過,可是沒有人認真做。

2014年我們發佈了0.01毫米的柔性屏,用手一揮的時候,屏幕在飄的視頻,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這個視頻現在看其實非常土,但是我很喜歡。因為這個,大家在行業裡面關注到柔性顯示沒有那麼遠,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行業裡面,相信這個事情,投入資源支持這個事情。所以我非常願意分享這個視頻。

這個視頻背後有大量技術創新。要做這樣一個屏幕,大家可以想像在這樣的薄膜上需要上千萬個晶體管集成電路,每一個晶體管裡面又有很多微納米的材料。以前大家覺得難,才沒有人關心。

當然我們還有一個技術,在一個透明的薄膜上做大量的傳感器電路,除了顯示之外,還有傳感的功能。2014年我們做了0到1的突破。

過去六年我們從0到1的創新投入很大,到現在有將近2500件的全球核心技術知識產權。

0到1的創新之後,馬上很多人說光有技術不行,這個能不能量產?

我們2015年從一片荒草開始,10萬平方米的土地上建產線,基本上沒有參考。我們技術路線是非常獨特的。之前大家看到的曲面跟全柔性不一樣,我們的全柔性屏幕到了用戶手裡還可以摺疊、彎曲。在柔宇的柔性手機上市前,全世界還沒有這樣的顯示屏。所以我們量產的時候又得從0到1開始。

量產的過程背後非常不容易。我們在2015年年底籌備,投資110億,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的產線,很多設備都是需要定製的,因為沒有現成可用的東西。產線在今年6月份開始大規模量產。

產線投產的時候整個團隊非常振奮,兩年多的時間,前前後後6000多個人連春節都沒有回家。

有了這樣的柔性技術之後到底有什麼用?這就是應用的創新。今天的柔性技術已經開始走入生活很多方面,包括消費電子、智能交通、運動時尚、機器人、辦公教育、睡眠家居等。

說到手機,過去幾十年看手機行業發展,九十年代的時候功能機是第一階段,包括諾基亞、摩托羅拉很多公司為代表,出了非常多的功能機。那時候也有漸進式的迭代和微創新在不斷改變用戶體驗。

但是人的期望和追求是永無止境的。直到2007年蘋果發佈了iPhone,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會引起這麼大的變化。它改變的不僅僅是一個屏幕,改變的是硬件、軟件、操作系統和整個商業模式,這也是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時代。

過去十年有很多公司不斷創新來改進用戶體驗,但是有一些非常本能追求的問題,今天依然沒有得到解決。比如說屏幕碎裂的問題,今天哪個公司解決了嗎?沒有,十年當中一直存在。

還有今天為什麼買手機,又要買一個iPad,再買一個電腦,是因為不同場合有不同的需求。看電影打遊戲的時候希望高清大屏,要便攜的時候再買一個手機。儘管我們有很多微創新的漸進式迭代,但是用戶需求很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10月31日柔宇發佈了全球第一款消費級的可摺疊的柔性屏手機,就解決了上面這些核心問題。這款手機基於0到1、1到N的創新技術,把手機和iPad第一次正式變成了一個東西。

上臺的時候我帶了一個iPad和手機。看起來是普通的手機,但是不一樣的地方是,把它打開就變成了一個iPad,摺疊起來的時候就又變成了一個手機。而且不只一個手機,是雙卡雙待,有兩面,兩個手機。

這不是概念,實際上已經在量產,在柔宇的官網就可以買到。這是世界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可以買得到的摺疊屏手機。

這樣的手機,它改變的不只是屏幕,改變的是界面和人機交互的方式,硬件、軟件、商業系統、商業模式都會產生巨大變化。

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手機、iPad、電腦可以合N為一,商業模式、操作系統也會產生革命性的變化。我也相信因為有了這樣的技術,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將來就是一件事情。它們終將合二為一,這就是柔性屏的摺疊手機帶來的價值。

因為用了柔性屏,手機可以摔,屏幕是不會碎的,這個手機已經被我摔過很多很多次,毫髮無損,因為它沒有玻璃。

這就是技術對用戶真正的價值,也是我們想強調的,創新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而是為了用戶價值而創新,這既解決了碎屏的問題,告別了碎屏時代,又能使得我們對便攜性和高清大屏的需求真正融合在一起。

而且這樣的手機也不貴,它只賣八千多塊錢。但是今天不僅僅是價格的問題,而是對用戶體驗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這裡面操作系統、硬件,還有很多的用戶體驗上都做了很多的創新。

這個事情非常不容易,光0到180度的無極調節的結構件,隨便一個角度可以定住,這樣的設計都要花很多時間,我們有一百多個器件在這一部分,有很多的問題要克服。

最近BBC的評選當中,回顧過去幾十年的世界通訊歷史,從九十年代的大哥大,到2007年的iPhone,柔派是入選的最有標誌性的手機,也是過去幾十年當中唯一入選的中國品牌。

像柔性的技術還有很多其他的應用。在汽車領域裡面會改變汽車的設計,也會改變建築裝飾的很多方式,還有廣告、衣服帽子、辦公教育行業。

我們所謂的柔性是全新的人機交互的平臺,改變的不只是顯示和傳感本身,而是萬物互聯當中最基礎的人機交互方式。

回頭看從PC到互聯網,再到移動互聯網,未來最重要的結點就是萬物互聯,今天萬物互聯還遠遠沒有成熟。為什麼?因為沒有數據的輸入和輸出口,很多東西不是方方正正的,是柔性的,我們的衣服、鞋子、桌布、沙發有顯示和傳感之後才有被連接的可能性。

這也是我們相信的信息的技術,“柔性+”將會引起人機交互萬物互聯的最終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